2024年11月18日,新聞與傳播學院舉辦了2024級學習指導日暨院領導接待日。這次活動旨在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梁,為新生答疑解惑、指點迷津。
會議上,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懷民老師、副院長洪杰文老師、新聞系副主任林婕老師、廣播電視學系副主任歐陽敏老師、傳播學系副主任王朝陽老師、廣告學系副主任廖秉宜老師以及本科生工作辦公室全體老師出席會議,為學生代表們解答圍繞學習、生活及未來規劃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富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建議,營造了溫暖、務實的交流氛圍。以下是本次交流會中的具體內容。
1、學生若遇到問題想要向老師請教,可以通過哪些途徑?
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與老師溝通,包括在線上通過課程群進行交流,或通過郵件與老師約定時間進行面對面的探討。此外,學院的每位老師都有固定的辦公室,學生可以直接前往,禮貌地敲門請教。
2、對于部分課程專業相關性不高的問題,學院怎么看?
一些課程屬于公共必修課,雖看似與新聞傳播專業關聯不大,但其培養的工科思維和邏輯能力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產生深遠影響。這類課程雖在短期內效果不明顯,卻能為學生未來的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提供新的思維方式。
3、如果對未來的專業方向感到迷茫,應該如何調整心態?
對于專業方向的迷茫,學生可以多參與學院組織的學術講座、實踐活動等,借此拓展視野、培養興趣。同時,與專業導師或學長學姐交流也是有效的途徑。通過逐步探索,學生可以在實際行動中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4、學院的轉專業政策是怎樣的?是否有建議?
學生可以自由申請轉出,只需通過目標學院的考核即可。學院建議,在申請轉專業之前,學生應充分了解目標專業的特點,可以與目標學院的師生多溝通,深入了解課程安排和就業前景。同時,選擇專業時需遵從內心,慎重決定,避免盲目跟風。
5、學生可以提前了解所有年級的課程安排嗎?
學生可以通過教務系統查詢所有年級的課程信息。但是,低年級學生并不建議提前修讀高年級的專業課程,應該根據自身學習進度循序漸進,以免因知識儲備不足而影響學習效果。
6、關于跨專業考研,學院有何建議?
學院鼓勵跨專業考研,并認為這種選擇雖然難度較大,但能夠帶來專業思維的融合和拓展,這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會大有裨益。學院中許多教師自身也有跨專業背景,他們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考和激勵。
7、下課時間較短對部分學生不太方便,是否可以延長?
延長下課時間將影響整體的課程安排,目前的上課安排已經是經過反復研討和實踐確定的。
8、學院是否考慮引入導師制?
目前已經在大一實施了班導制,學生可以向班導咨詢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我們的所有任課老師和教職工都是開放的,非常歡迎大家積極交流,后續學院也會開始試點導師制。
9、學生如果不想參加校園活動,學院的態度是什么?
所有校園活動均以自愿為原則,旨在營造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圍,豐富學生的大學生活。同學們可根據興趣選擇參與,通過活動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社交能力。
10、如果不想考研或保研,大學生活應該如何規劃?
同學們不要被傳統路徑束縛,而應充分利用大學階段的多樣化資源,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例如,參加社會實踐、校內外的競賽活動,或關注職業規劃課程。大學是充滿機會的平臺,只要用心規劃和實踐,每位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軌跡中取得成功。
大學是人生中探索與成長的新起點,對大一學生而言,這更是邁向獨立與自我發現的重要階段。本次師生交流會充分展現了學院對學生訴求的關注與回應,為新生們解答疑惑、指引方向。相信在學院的支持下,同學們將更加自信地面對未來,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圖片 | 學習部 徐語帆
文字 | 學習部 汪康橋
運營 | 珞新傳媒 袁藝菲
審核 | 胡靜文 珞新傳媒 劉藝博 王庹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