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國貨之光,如今的質量洼地,這種戲劇性的轉變并非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輕資產”模式,把生產環節交給別人,自己則專注于品牌推廣和授權。
這種模式在短期內能夠快速擴張,帶來豐厚的利潤,但也可能導致產品質量失控,最終損害品牌信譽,甚至走向衰落。
從輝煌到信任危機
時間撥回到上世紀90年代,南極人以保暖內衣起家,憑借舒適的穿著體驗和親民的價格迅速打開市場,彼時,劉德華的代言更是為其品牌形象增色不少,“南極人”幾乎成為保暖內衣的代名詞。
1997 年開的這家企業,厲害得很吶,短短四個月,銷售額就沖破 1 億,還把 “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 這些榮譽攬入懷中,當時那叫一個風光。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南極人開始尋求轉型,但這次轉型卻成為其由盛轉衰的拐點,為了規避傳統制造業的風險,追求更輕盈的商業模式,南極人選擇了“賣吊牌”。
生產線被他們舍棄,轉頭搞品牌授權,讓別家廠商使自家牌子,從中撈錢,起初,收益挺可觀,品牌名聲愈發大了。
隨之而來的是產品質量的急劇下滑,由于監管不到位,被授權的廠家為了多賺錢,常常會削減成本,結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在電商平臺上,充斥著各種打著“南極人”旗號的店鋪,產品種類繁多,從服裝鞋帽到家電日用,幾乎無所不包,消費者在購買后卻頻頻遭遇質量問題,差評如潮。
2018 年南極人 “栽跟頭” 了,整整 14 次被監管部門以及消費者協會列為不合格,對它品牌形象,簡直是重重一拳。
曾經的“國貨之光”,如今卻淪為“貼牌貨”的代名詞,消費者對南極人的信任度也隨之崩塌,南極人的案例并非個例,它揭示了“賣吊牌”模式內在風險。
太過依賴品牌授權,不注重產品質量,最終只會自己嘗到苦果,品牌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用心經營,而不是簡單的“賣吊牌”就能一勞永逸,南極人的衰落,給所有品牌敲響了警鐘。
其他品牌案例:模式復制與風險共存
那 “賣吊牌” 模式就像塊磁石,把眾多品牌吸了過去,曾經響當當的北極絨也沒扛住誘惑,學著南極人,踏上同一條路了。
他們不僅賣商標吊牌,還提供防偽貼和合格證等配件,讓“雜牌貨”搖身一變成“名牌”,這種做法雖然能夠快速獲利,但也透支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恒源祥,這個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老字號品牌,也未能抵擋“賣吊牌”的誘惑,雖然恒源祥的“聯合體模式”比南極人更早,但其大規模擴張也是在南極人“成功”的示范效應下進行的。
不過,授權廠家的產品質量高低不一,也影響了恒源祥的品牌形象,俞兆林,曾與南極人、北極絨并稱為“保暖內衣三劍客”,也選擇了“賣吊牌”這條路。
“賣吊牌” 純屬自毀前程,品牌口碑一路下滑,消費者不再買賬,就連國際知名的花花公子,在中國也沒忍住,玩起這套,下場不妙。
以前高端的形象,現在因為質量問題經常被消費者抱怨,這表明,“賣吊牌”模式并非中國特色,其風險是全球性的。
消費者視角
對于消費者而言,“賣吊牌”模式帶來的最直接的損害就是產品質量的下降,沖著品牌名稱購買的產品,卻發現質量遠低于預期,甚至出現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的情況。
這不僅讓消費者損失了金錢,還嚴重動搖了他們對品牌的信任,現在信息越來越多,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變得更加理性了。
現在人們不再迷信大品牌,更看重產品本身的質量和使用體驗,當一個品牌屢次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就會用腳投票,選擇其他更值得信賴的品牌。
“貼牌貨”的泛濫,也讓消費者在購物時更加謹慎,他們會仔細查看商品詳情、用戶評價,甚至會選擇官方旗艦店或線下門店購買,以避免買到“貼牌貨”。
這種謹慎態度,反映了消費者對市場亂象的無奈,也對品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品牌方來說,“賣吊牌” 是把 “雙刃刀”,起初確實能撈金,把市場占得更廣,只是暗藏的風險,一不留神就會捅婁子。
授權管理的缺失、質量控制的困難、品牌形象的受損,都可能導致品牌最終走向衰落,對于品牌來說,只看重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發展是不行的。
品牌建設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注重產品質量、提升用戶體驗、維護品牌信譽,過度依賴“賣吊牌”模式,無異于殺雞取卵,最終損害的是自身的品牌價值。
作為品牌方,得對被授權廠管起來,搭好質量控制那套體系,確保產品跟品牌標準對上號,還有,授權別過火,把范圍框在合適地方,不然品牌名聲得被搞砸。
購物別犯迷糊,別被低價和大牌迷了眼,一定要細瞧商品介紹,參考用戶口碑,選信譽佳的商家跟平臺,準沒錯。
必要時,可以通過官方渠道驗證商品的真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對品牌授權的管理,打擊假貨和劣質產品,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趕緊出臺更嚴的品牌授權管理規則,把授權行為管得規規矩矩,堵住 “賣吊牌” 引發的市場亂局。
結語
品牌若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得摸清人家需求,拿出貼合個人口味的商品、服務,才能跟消費者貼得更近。
想打造過硬品牌,就得積極追新技術,像用大數據深挖、靠人工智能助力,提升產品品質,管好供應鏈,做好品牌宣傳,搶占優勢。
電商監管日益嚴苛,消費者權益保障越發周全,維權時路更順、代價更小,促使市場環境公平透明程度直線上升。
品牌授權并非完全不可取,但必須建立在規范管理、質量保障的基礎之上,品牌要想長久發展,關鍵是要把品牌授權、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