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長倒刺,真的很心煩。
不撕吧,看著鬧心,撕吧,又擔心感染,而且一不小心撕狠了,那酸爽簡直了……
關鍵這玩意兒還跟割不完的韭菜似的,一茬接一茬地長。
倒刺怎么來的?
長倒刺,真不是因為缺維生素。
“倒刺”在醫學上叫“逆剝”,屬于常見的甲周皮膚問題。
指甲周圍這一小片皮膚,與身體各部位皮膚不同,它缺乏汗腺和皮脂腺,容易缺水;甲周皮膚的角質層一般只能靠“蹭”旁邊皮膚分泌的少量油脂來保濕。
在這個大前提下,如果洗手洗得太頻繁、反復物理摩擦,就會破壞甲周皮膚表面原本就很貧瘠的油脂層,使角質層因水分蒸發而干燥和剝離。
換句話說,長倒刺不是因為缺乏維生素,而是因為缺少油脂。
某些維生素確實會影響到皮膚的狀態,但這種影響通常是全身性的,如果僅局限于甲周皮膚,就不考慮是維生素缺乏。
長了倒刺怎么辦?
該不該隨手撕?
對于已經產生的倒刺,不建議徒手撕扯或拔除。倒刺的根部往往與手指背側皮膚緊密連接,直接的撕扯不僅難以把倒刺扯下來,常常還會順帶撕扯出傷口。
比較理想的處理方式為,使用干凈的、尺寸合適的指甲剪,把表皮剝離起來的部分修剪下來。盡量縮短倒刺的長度,有助于避免因不經意摩擦、碰撞而導致的外傷。
倘若真的不慎產生了傷口,出現明顯疼痛、滲血、結痂等情況,則說明破損已經突破表皮、至少深達真皮層。這時出現感染的風險將明顯升高。
例如,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可導致甲周疣;細菌感染可導致急性甲溝炎、化膿性指頭炎等;真菌感染可導致甲真菌病(俗稱“灰指甲”)。通通這些指甲、指頭的感染性疾病,都與甲周皮膚破損息息相關。
所以,針對已形成的傷口,建議適當使用含抗生素的外用制劑,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有助于預防常見細菌的感染。如因生活習慣、職業需要,手部難免會接觸不潔的環境、液體,也應當使用創可貼、手套等器具對傷口進行隔離保護。
倒刺傷口接觸公共物品會感染嗎?
接觸公共物品,會感染艾滋病嗎?
可能性很低。
以美甲工具為例,工具上有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很低,即使有,大部分也是沒有活力的病毒。艾滋病病毒離開身體后會迅速滅活,在常溫干燥環境下也存活不了三個小時。
另外,即便美甲工具有接觸傷口,殘留微量病毒進入傷口被感染的可能性仍不到千分之三。手上倒刺傷口小,還是能起到屏障保護作用,被感染的可能性小。
接觸生銹物品,要打破傷風嗎?
不用怕,一般不用打。倒刺傷口只是接觸了生銹物,感染破傷風的可能性很低。可以用碘伏消毒,保護創面。
傷口是否要打破傷風,得看傷口的破損程度和病因來決定。
倒刺這種傷口較淺沒有傷及皮下組織,只是表皮擦傷的情況,不需要打破傷風。臨床上對于鐵銹、鐵器扎得很深,或開放性傷口比較大的,才會建議打破傷風。
有傷口處理海鮮后變紅腫
會感染海洋創傷弧菌嗎?
傷口僅出現輕微紅腫,不支持海洋創傷弧菌感染表現,先消毒后涂抹藥膏處理即可。
海洋創傷弧菌的感染途徑包括食物感染和傷口感染。感染海洋弧菌的特點是起病急、進展迅速,24~48 小時傷口起泡,出現紅斑、皮膚發黑及伴有劇痛、發熱癥狀。
建議如果手部有傷口,不要直接接觸海鮮海水。
撕了倒刺,傷口紅腫化膿怎么辦?
首先建議大家盡量不要撕,忍不住撕了,多注意觀察甲周情況,及時處理。
最常見的后果就是手指出現傷口紅腫、疼痛,可以用碘伏消毒,外用莫匹羅星軟膏。
如果出現明顯化膿,建議去醫院皮膚科就診,進行專業的消毒清創處理。
不建議自己在家用工具挑破,操作不當的話容易感染擴散,甚至引起血行性全身感染。
記住,如果消毒處理幾天還是出現反復紅腫熱痛,情況更糟糕了,一定要立刻去醫院!
傷口嚴重的可能發展為趾骨骨髓炎,這種情況得長療程抗生素治療、手術清創甚至截骨處理。
腳底也長了倒刺,該怎么辦?
腳部活動量大,加上皮膚和襪子鞋子摩擦多,也很容易長倒刺。
日常盡量穿舒適、合腳的鞋子,同時做好保濕。如果出現傷口,和手部一樣處理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