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眼中的宇宙比我們眼中的通透。
韋伯太空望遠鏡在中紅外波段上拍攝的M104。NASA / ESA / CSA / STScI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眼中的宇宙比我們眼中的通透。
在科學家近日公布的韋伯新照片中,著名的“草帽星系”(或稱“寬邊帽星系”)M104的一個標志特征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似乎從來也不曾出現過。
M104距地球約3000萬光年,直徑約8萬光年,位于室女座。其中心部分原來有一個龐大的球狀突起,加上它外圍的一個塵埃環,讓它看起來就像一頂墨西哥寬邊草帽。
但在韋伯拍攝的新照片中,這個突起整個不見了。而在其外側塵埃環的內側,還出現了一個以前沒人見過的較小塵埃盤。這使草帽星系不再像草帽,倒是有點像箭靶。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可見光波段上拍攝的M104。NASA / ESA
核球的消失,是因為韋伯是一臺紅外望遠鏡。韋伯不但擁有驚人的穿透能力,還擁有超高的分辨率。這讓它得以揭示星系塵埃環中的大量細節。
在之前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中,這個塵埃環外觀平滑;而在韋伯的眼中,塵埃內部錯綜復雜的團塊特征展露無疑。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紅外波段上拍攝的M104。NASA / JPL-Caltech
韋伯在這些塵埃團塊中探測到了一種名叫多環芳香烴的含碳分子。出現這種分子表明星系中存在產星區。但草帽星系內的造星活動并沒有特別活躍。我們銀河系的恒星誕生率約為每年2個太陽質量,M82星系的恒星誕生率約為每年20個太陽質量,而草帽星系每年誕生的恒星數量連1個太陽質量都不到。
草帽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活躍程度相對較低。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相當于90億個太陽,但它被歸類為低光度活躍星系核,因其攫取星系物質的速度相對慢,產生的噴流規模也相對小。
草帽星系中還存在大約2000個球狀星團。這些由幾十上百萬顆恒星組成的天體系統對于天文學家來說是難得的珍寶。它們是天然的實驗室。因為這些恒星基本上都是同時形成的,但是質量等特征卻各不相同。
在韋伯的這張照片中,我們還可以在草帽星系背后的深空中看到大量遙遠的星系。這些星系形狀色彩各異。而不同的色彩反映了它們不同的特征,以及它們和地球之間不同的距離。
參考
Hats Off to NASA’s Webb: Sombrero Galaxy Dazzles in New Image
https://science.nasa.gov/missions/webb/hats-off-to-nasas-webb-sombrero-galaxy-dazzles-in-new-imag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