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航母海上“相遇”后,美軍航母艦隊的一名至關重要的指揮官被解職,而此時距離其上任指揮官職位僅有半年時間,一時間,外界議論紛紛,猜測其中是何原因,有分析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還是因為在電子對抗中落敗。
事情是這樣的,根據(jù)美媒“USNI News”在日前的消息,美海軍的克里斯托弗·亞歷山大海軍少將,在上周五解除了第9航母打擊群的第115空中指揮與控制中隊“自由鐘”的指揮官查爾斯·迪爾中校的職務,理由就是因為該中校“對自己履行指揮職責的能力失去了信心”。
克里斯托弗·亞歷山大海軍少將,是第9航母打擊群的指揮官,而第9航母打擊群,也就是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第115空中指揮與控制中隊,則是羅斯福號航母上的艦載預警機中隊,使用的機型是E--2D空中預警機,該型預警機是E-2系列的最新改進型,也是美海軍唯一服役的一款固定翼預警機。
這個解職的理由咱們并不陌生,近幾年,美海軍已經(jīng)多次以這樣的理由,解除了多艘驅逐艦的艦長、核潛艇指揮官以及艦載機電子戰(zhàn)中隊指揮官等人的職務。
現(xiàn)在這名被解職的中校指揮官,也是比較悲催的,因為他在今年5月份中旬才到羅斯福號航母上擔任預警機中隊指揮官,現(xiàn)在才僅僅過去了半年時間,就被解除了職務。在美軍的聲明中,迪爾中校在離開航母打擊群后,被調往了加州的一個后勤聯(lián)隊,從一個一線指揮官,變成了搞后勤的了。
當然了,美軍只是說他被“臨時”抽調去搞后勤,但至于什么時候能回到一線,這并不好說,因為即便是回到了一線,他也不能繼續(xù)擔任一線部隊的指揮官了吧?畢竟已經(jīng)在上司那里失去了信任,想要找回來可沒那么容易。
預警機中隊,在航母上占有重要地位,能幫助艦隊建立起強大的海上和空中態(tài)勢感知能力,是探測數(shù)百公里外的目標,為航母編隊提供預警,確保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同時也能指揮己方編隊進行防御或攻擊,在現(xiàn)在海戰(zhàn)中,預警機的作用無可替代。
可就是這樣一位重要的指揮官,卻為什么突然遭到解職呢?
有趣的是,在美軍公布撤掉迪爾中校的職務之后,有軍迷發(fā)現(xiàn),在今年9月21日左右的時候,美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曾在西太海域和遼寧艦打擊群“遭遇”,當然雙方并不是面對面,而是隔著五六百公里,但這個距離對于一個航母打擊群來說,也是近在咫尺,形同面對面一樣。
所以,在羅斯福號返回母港休整的時候,其艦載預警機指揮官卻被突然解職,這就不得不讓人十分好奇這里面的緣由了。
有分析認為,這里面的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是雙方航母打擊群在遭遇之際,也展開了激烈的博弈和較量,羅斯福號航母上的預警機出動,與遼寧號上的殲15D電子戰(zhàn)機進行了電子對抗 ,結果就是美軍無法擋住殲15D的電子攻勢,以至于編隊的通訊和導航能力受到嚴重干擾,因此作為預警機中隊指揮官的迪爾中校,自然需要負起首要責任。
二是當時美軍艦隊指揮官要求迪爾中校出動預警機,搜集遼寧艦編隊的有關活動信息,隨時掌握遼寧號艦隊的動態(tài),但迪爾中校所指揮的預警機中隊,無法有效完成任務,搞不清我方艦隊的情況的同時,還遭到了我方的電子壓制。說白了,這還是在電子對抗中落敗了。
結合過去兩年美軍被解職的艦長艇長等指揮官的情況,羅斯福號航母預警機中隊在和遼寧艦編隊的電子對抗中落敗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因為在2023年12月,第七艦隊卡爾文森號航母上的第136電子戰(zhàn)中隊指揮官威廉·庫爾特中校,也是被以同樣的理由解除了職務,在在此之前,第136電子戰(zhàn)中隊的“咆哮者”電子戰(zhàn)機,曾和055大驅遭遇并進行了激烈的電子對抗,結果自然是不敵。
不過,對于這種分析,美方自然是不會認可,有美國網(wǎng)友表示,他更愿意相信是因為迪爾中校在心理和健康上出現(xiàn)了問題,以至于沒法100%效力于美海軍。
也有美網(wǎng)友稱,這種解職事情僅是少數(shù),在2023年有13起,2024年可能有20起,但美海軍這樣的指揮職位有1600個,被解職的指揮官僅占1.25%,絕大部分的指揮官,都是能勝任指揮職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