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租賃房屋的過程中,一份有固定期限的租房合同是保障雙方權益的重要文件。這份合同既是保護傘,也是約束雙方行為的框架。租戶需時刻警惕,避免觸犯合同中的違約條款,否則將面臨相應的法律責任。長租品牌自如,在在線簽約環節,特別通過重點標注的方式,提醒租戶留意違約條款,并在其APP的相關頁面上設置了醒目的提示,以幫助租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合同規定。
那么,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的哪些租房行為容易導致違約呢?接下來我們可以根據自如的兩個租客案例,來做更加具體的了解。
未經業主許可,不能隨意改造房屋
在租房生活當中,有些租客為了自己的便利,可能會在墻上打孔、改變房屋布局等操作,這些行為如果沒有經過業主的許可,且合同沒有特殊約定,那就很有可能造成違約。
比如自如就遇到過這樣的案例,有租客為了日常使用方便,想要在自己的整租房源內安裝壁櫥,然后聯系了裝修公司,準備在墻上進行打孔然后再安裝。幸虧在這之前,租客跟自如管家進行了溝通,經管家反饋,明確這屬于違約行為,遂及時中止。
后來自如管家在詳細了解租客需求的基礎上,又與業主進行了協商,最后三方協商一致,完成了壁櫥的安裝。這個案例其實給我們提了個醒,就是我們租房僅僅是擁有房屋使用權,并沒有改造房屋的權力,所以要盡量避免對墻壁打孔等裝修操作。
留意合同條款,解約可能要提前申請
自如曾處理過一起涉及租客李先生的訴訟事件。李先生因個人緣由需提前終止租賃合同,卻是在退租當天才向自如提出申請。因此,他除了被收取違約金外,還被額外扣除了15天的房租費用。對此處理結果,李先生表達了不解與異議,并決定訴諸法律。然而,在法院對李先生的租房合同進行細致審查后,確認合同中明確規定了租客在提前解約時需提前15天提出申請,若未滿足此條件,則在退租時需額外支付未滿15天的租金?;诖耍ㄔ鹤罱K駁回了李先生的訴訟請求。
通過自如的兩個實際案例,我們深入了解了租房生活中容易導致違約的行為。這些案例不僅揭示了租戶在租房期間需要注意的細節,也強調了遵守合同條款的重要性。租戶在租房過程中,應仔細閱讀合同條款,了解自身權利與義務,避免因一時疏忽而引發不必要的糾紛。在租房期間遇到問題時,及時與自如管家溝通,尋求幫助和解決方案,是維護自身權益、避免違約的有效途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