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黨的二十大進一步強調分配制度的重要性,明確指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并將公益慈善作為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提出“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為深化慈善領域改革指明了方向。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體育產業發展與公益議題也成為代表討論焦點之一,涵蓋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全民健身計劃深化、體育人才公益培養項目、冰雪運動的普及與可持續發展等關鍵領域。今年是中心連續第六年發布中國體育公益報告,將從主體、地域等多角度入手全方位呈現2023-2024年(數據周期為2023.7.1-2024.6.30)中國體育公益活動發展情況,縱向對比2019-2024年六類體育公益活動發展趨勢,并從單項體育組織入手,展現其所進行的各類體育公益實踐,在此基礎上對我國體育公益發展提出相關建議,期望能為其他類型的體育組織提供借鑒和參考。
今天發布的是公益報告上篇,主要從主體數量、活動場次、活動人數、媒體報道量、募集公益金額等方面分析2023-2024年中國體育公益的發展情況,并對比2019-2024年間體育公益活動發展趨勢,將重點展示體育基建、體育文化、體育人才這三類公益活動。
一、2023-2024年我國體育公益的發展情況
2023-2024年我國體育公益的發展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2023-2024年度我國體育公益活動總體情況
由上表可以看出,體育設施建設類公益活動的主體數量、活動場次、媒體報道量、募集公益金額最多,是進行體育公益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支持人民群眾最基本的體育活動。特殊群體支持類公益活動的主體數量、活動場次、活動人數、媒體報道量、募集公益金額次之,在2023-2024年度也發揮著積極的公益作用和效果。體育文化宣傳類公益活動的主體數量、活動場次、媒體報道量次之,但是活動人數和募集公益金額較前者下降的幅度較大,大眾參與該項公益活動的積極性較弱。體育人才培養類公益活動、運動員支持類公益活動的各項數據較為均衡,但是能夠募集到較多的公益金,其公益效果良好,能夠為公益對象提供全方位的資金支持。相較于其他5類體育公益活動,轉移捐贈類公益活動的主體數量、活動場次、活動人數、媒體報道量、募集公益金額均最低。
二、不同類型體育公益活動年度發展分析
通過縱向對比,在五個報告周期內從體育基建、體育文化、體育人才、運動員支持、特殊群體支持及轉移捐贈等六種體育公益活動,深入分析我國體育公益事業發展的過程和趨勢,并體現出五年間中國體育公益活動的主體數量、活動場次、媒體報道量和募集公益金金額的變化情況。
(一)體育設施建設
圖1 2019-2024年度體育設施建設類公益活動基礎數據變化情況
體育設施建設類公益活動的主體數量逐年上升,2020-2021年間上升幅度最大;活動場次逐年上升至2022-2023年,隨后下降較多;媒體報道量在2021-2023年間最多,2019-2020年最少,沒有明顯的發展趨勢。
圖2 2019-2024年度體育設施建設類公益活動募集公益金額變化情況
在2019-2020年,體育設施建設類公益活動募集到的公益金額最多,但在之后兩年迅速減少,占當年募集公益總金額的比重也逐漸降低。之后兩年間,募集公益金額有所上升,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并且在2022-2023年占當年募集公益總金額的比重最大。相較于其他5類體育公益活動,體育設施建設類公益活動以其直接而顯著的物質貢獻能力脫穎而出,能夠有效地吸引并募集資金。這類活動聚焦于改善體育設施條件,直接關聯到公眾體育活動的便利性,往往能夠激發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為體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優秀公益實踐案例:
案例一 鴻星爾克成為“村BA”公益合作伙伴,助力體育下鄉
鴻星爾克作為2023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的公益合作伙伴,啟動了以“村BA,中國行——送體育下鄉,助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23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系列公益活動,共捐助了總價值1200W的現金及運動裝備,用于支持村BA籃球賽事的開展及全國20個公益籃球場修建。鴻星爾克一直是“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堅定擁護者和踐行者,始終將企業的發展融入國家的發展戰略之中,履行社會責任,深入實施體育惠民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圖3 鴻星爾克公益籃球場捐贈儀式(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二 瑞金市紅色體育協會愛心體育用品助力鄉村兒童強身健體
早在2022年10月,瑞金市紅色體育協會就開展了“促夢紅色體育 賦能體教融合”的公益活動,向瑞金市九堡鎮下宋小學捐贈了足球、籃球、羽毛球、排球等5種合計150件體育用品,價值約1萬元。2024年3月25日,在眾多騰訊公益愛心網友和北京緣夢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瑞金市紅色體育協會和瑞金賦能公益共同執行“共圓山區孩子體育夢”項目,向瑞金市九堡鎮下宋小學捐贈足球和籃球各5個,合計10個,來幫助鄉村學校開展豐富的體育運動,樹立學生熱愛運動鍛煉、追求健康生活的文明風尚。
圖4 瑞金市紅色體育協會捐贈愛心體育用品(圖片來源:網絡)
(二)體育文化宣傳
圖5 2019-2024年度體育文化宣傳類公益活動基礎數據變化情況
體育文化宣傳類公益活動的主體數量、活動場次、媒體報道量在各年間的增減幅度相匹配,呈現穩定發展的趨勢。2023-2024年較之上年度,主體數量、媒體報道量增長了近一倍,活動場次也有小幅度上漲。而在2020-2022年間,各項數據最少。這表明隨著經濟形勢的逐步恢復,人民生活狀態逐漸安定,他們有更多的意向和時間進行傳播體育文化、弘揚體育精神。
圖6 2019-2024年度體育文化宣傳類公益活動募集公益金額變化情況
體育文化宣傳類公益活動募集到的公益金額,在2019-2020年最多,之后四年間呈下降趨勢。募集公益金額占當年募集公益總金額的比重,也波動下降,僅在2022-2023年有所上升。體育公益活動的參與主體致力于深化體育文化的傳播與弘揚,展現出一種獨特的紐帶力量,這種力量根植于對體育精神的追求,相較于物質資源的直接支持,其受物質條件限制的影響較弱。因此,其籌集到的公益金可能并不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激發的精神共鳴和社會影響力,難以用金錢數額來衡量。它更多地體現在促進社區凝聚力、提升公眾進行體育參與的意識,以及傳承和發展體育文化等長遠的社會效益之上。
優秀公益實踐案例:
案例一 薩馬蘭奇先生向杭州亞運會博物館捐贈紀念雕塑
2024年5月8日下午,為慶祝杭州亞運會博物館順利開放,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創始人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赴杭州亞運會博物館進行展品捐贈。在捐贈儀式上,薩馬蘭奇先生向杭州亞運會博物館捐贈了象征理解、和平、繁榮和福祉的紀念雕塑——“千禧門”,同時杭州市副市長陳衛強向薩馬蘭奇基金會回贈了杭州亞(殘)運會紀念青瓷盤以及捐贈證書,并對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對杭州亞運會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圖7 薩馬蘭奇先生向杭州亞運會博物館捐贈紀念雕塑(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二 2024年“中華益動行”紅色體育大會
在2024年“中華益動行”紅色體育大會啟動儀式之后,現場舉行了一場紅色運動會。紅色運動會將軍隊訓練與體育項目結合,將著名長征故事融入其中,設置“突破封鎖線”“飛奪瀘定橋”等比賽項目,邀請了長征沿線14個省區市的代表隊參加,讓參與者在歷史與現實的交織中,體驗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苦,學習紅色體育文化知識,推動中華體育精神和革命精神的進一步傳播。此外,現場還有紅色體育文化展,展覽分“紅色基因 體育鑄魂”“賡續接力 永攀高峰”“體育強國 未來有我”三部分,以中國體育博物館館藏近現代體育文物藏品為載體,講述了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艱辛歷程與輝煌成就。
圖8 2024年“中華益動行”紅色體育大會(圖片來源:網絡)
(三)體育人才培養
圖9 2019-2024年度體育人才培養類公益活動基礎數據變化情況
體育人才培養類公益活動的主體數量在2019-2021年間較大,媒體報道量在2022-2023年間達到峰值,活動場次和媒體報道量在2023-2024年達到谷值。
圖10 2019-2024年度體育人才培養類公益活動募集公益金額變化情況
在2019-2022年間,體育人才培養類公益活動憑借其對于未來體育事業發展的深遠影響,成功吸引了大量公益資金的注入。不僅募集到的公益金額數量攀升,占當年募集公益總金額比重也呈波動性增長的趨勢。到了2022年之后,該類公益活動募集到的公益金額開始出現明顯的下滑,且占比也逐年下降。在當前的環境下,公益資金的流向與分配可能正經歷著新的調整與變化,體育人才培養領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存。
優秀公益實踐案例:
案例一 2024上海市科學健身體驗營公益活動
活動為上海市兒童福利院的小朋友們量身定制了兒童體適能趣味體育指導,前上海女足后衛劉力豪還為他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KT足球體驗,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指導孩子們科學鍛煉。壓軸登場的乒乓球奧運冠軍閻森,更是以自己的項目為出發點,和小朋友們面對面“競技”,講述勵志故事,傳授運動技能,傳承體育精神。在活動的開幕式上,上海市兒童福利院黨委和上海市體育發展服務中心黨支部完成共建簽約,今后將通過資源互補、工作聯動,以體育公益活動攜手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圖11 2024上海市科學健身體驗營公益活動(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二 2023年日照市“100天健身培訓公益行”活動
本次活動自8月3日啟動以來,由日照市18家體育社會組織120余名專家教練,利用近3個月的時間,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之旅,在全市推廣培訓了太極拳、花繩操、交誼舞、毽球、魔方、街舞、圍棋、跆拳道、輪滑、羽毛球、網球等17個健身項目,公益培訓人數達2000余人。本次活動整合全市各級體育社會組織資源,選派德才兼備、業務能力強的骨干人員,采用“創新項目推廣培訓、網上報名定點式培訓、流動式培訓、團體預約式培訓”等方式,開展體育健身“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場館、進體育為民驛站”活動,把健身培訓送到群眾家門口,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吸引了各類人群就近就便主動參與健身活動,真正讓市民“動”起來、全民健身“熱”起來。
圖12 2023年日照市“100天健身培訓公益行”活動(圖片來源:網絡)
(四)運動員支持
圖13 2019-2024年度運動員支持類公益活動基礎數據變化情況
運動員支持類公益活動的各項數據在2019-2022年間呈現上升的趨勢,僅在2022-2023年有短暫的回落。主體數量則在2023-2024年達到峰值,較之前四年漲幅最大,活動場次和媒體報道量也有小幅度的上升。
圖14 2019-2024年度運動員支持類公益活動募集公益金額變化情況
運動員支持類公益活動長期以來在募集公益資金方面展現出了一種相對平穩而持續的發展態勢,募集的公益金額和占當年募集公益總金額比重均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區間內。到了2023-2024年度,募集公益金額數量和占比迅猛上升,漲幅較大。這一變化可能源于社會各界對運動員身心健康、職業發展及退役保障等方面問題的日益關注與重視,以及一系列創新、高效的公益活動的推出與實施。
優秀公益實踐案例:
案例一 安踏集團成立“奧運領獎臺公益基金”
為助力中國競技體育事業,支持基層體育及青少年體育發展,并為傷病運動員提供救助與保障,安踏集團向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捐贈價值1億元的現金和裝備,并成立“安踏集團奧運領獎臺公益基金”。該基金以服務國家體育發展戰略為目標,主要由三部分構成。4000萬元現金捐贈,用于激勵登上奧運領獎臺的中國運動員,將覆蓋未來5年共3屆奧運賽事。1000萬元現金捐贈,將用于運動員傷病及困難救助保障。價值5000萬的裝備捐贈,將用于支持奧運競賽項目后備人才隊伍培養,包括但不限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優秀年輕運動員及基層教練員,并為參加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公益支教項目的在校大學生提供裝備支持。在基金發布儀式現場,國家體育總局還為安踏集團授牌“體育公益合作伙伴”。
圖15 安踏集團成立“奧運領獎臺公益基金”(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二 2023年江蘇省優秀運動員保障“勿忘我”計劃
目前,江蘇省體育局已在豐富運動員保障工作內涵、構建運動員保障長效機制、開辟退役運動員就業創業轉型多樣化通道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新形勢下不斷提高運動員保障工作水平作出了應有的努力。今后也將按照國家和省內的有關要求,更加關注運動員群體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運動員職業發展和保障工作專業化水平。“勿忘我計劃”自2009年實施以來,先后有1350人次的退役運動員、老教練員獲得醫療救助、文化教育、創業就業方面的資助,總金額達817.7萬元,其中2023年資助122人50.1萬元,持續為退役運動員、老教練員提供教育、創業、就醫方面的有效幫扶和就業、創業方面的引導支持。
圖16 2023年江蘇省優秀運動員保障“勿忘我”計劃(圖片來源:網絡)
(五)特殊群體支持
圖17 2019-2024年度特殊群體支持類公益活動基礎數據變化情況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特殊群體支持類公益活動如同社會脈搏的晴雨表,其發展與變化深刻反映著時代的風貌和公眾的需求。在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中,更多地聚焦于長期性、基礎性的社會需求,活動內容會更加多元化和深入。而當社會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活動重點則會迅速調整,更多地展現其應急響應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圖18 2019-2024年度特殊群體支持類公益活動募集公益金額變化情況
在六年間,特殊群體支持類公益活動募集的公益金額及其占當年募集公益總金額比重變化較大,有很明顯的波峰和波谷狀態。這類活動募集公益金額的占比,從較小比例逐步擴大,在某些關鍵年份甚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凸顯了公眾對于促進社會公平與包容性發展的深刻認識和積極行動。這種變化不僅反映了社會價值觀的演進和公益行為的周期性特征,也預示著未來體育公益事業將更加聚焦于特殊群體的實際需求,推動社會整體福祉的進一步提升。
優秀公益實踐案例:
案例一 “2024把愛帶回家—李寧公益行”系列活動走進龍州
2024年1月11日,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攜手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向廣西捐贈公益價值100萬元品牌物資。本次活動旨在將關心關愛送到困難婦女手中,為她們捐贈“母親郵包”、李寧服裝及《習近平走進百姓家》書籍,并與受助婦女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她們的身體健康、生產生活等情況,鼓勵她們要勇敢面對生活的磨礪和挑戰,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不屈的人生和美好的明天。
圖19 “2024把愛帶回家—李寧公益行”活動(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二 “愛暖童心·共護成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活動
2024年1月4日,玉溪市婦女聯合會、市教育體育局聯合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到達元江縣洼垤鄉中心小學、洼垤中學開展“愛暖童心·共護成長”志愿服務活動,共380余人參加了活動。志愿者向學生們捐贈了眾多學習及生活用品、愛心助學金及新春禮包等。玉溪發型師愛心小隊志愿者還開展了“愛心義剪”活動,市教育體育局志愿者為小學師生開展了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引領學生認識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等。
圖20 “愛暖童心·共護成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活動(圖片來源:網絡)
(六)轉移捐贈
圖21 2019-2024年度轉移捐贈類公益活動基礎數據變化情況
2019-2020年度轉移捐贈類公益活動的各項數據都達到峰值,之后4年逐漸下降,主體數量、活動場次、媒體報道量逐年穩定。
圖22 2019-2024年度轉移捐贈類公益活動募集公益金額變化情況
轉移捐贈類公益活動募集的公益金額及占當年募集公益總金額比重,在2020-2021年間達到最大,顯示出在這一特定時期內,參與主體對于通過該類方式支持公益事業的熱情高漲,以及在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和快速響應社會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相比之下,其他四個年度的數額和占比均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反映出不同年份間公眾捐贈偏好、社會經濟狀況及公益活動吸引力的差異。這也強調了創新公益模式、提高公眾參與度及精準對接社會需求對于推動公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優秀公益實踐案例:
案例一 “步步行善”新年網絡公益行動
本次活動特設18個會場,包含深圳10+1區、香港、澳門、海南、清遠、桂林等地,公益路線包含香港麥理浩徑、香港大美督、澳門大三巴、海南東線騎行、清遠云冰山、桂林陽朔遇龍河等全國特色路線。也吸引到9大優質公益慈善項目參與,包括美好善育共筑計劃、美好家園共建計劃、深愛有你美好社區、退役軍人溫暖行動、外婆敬老包、得趣書吧書送希望、姚曉明光明行動、藝術鄉村聯合行動、益+小站。8年來,“步步行善”聯合50個愛心基金會,展示推廣了近百個優秀公益項目,帶動了超2500萬人次市民參與捐步行動,累計善行里程超5000萬公里,成為了全國廣受關注和好評的公益品牌活動,亮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關愛姿態”與“價值表達”。
圖23 “步步行善”新年網絡公益行動(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二 “潮聞西湖 有愛就行”快樂公益跑
近千名潮新聞的忠實用戶以及多年來支持免費午餐的捐贈者、志愿者、愛心市民等相聚在西子湖畔,將公益跑的步數通過騰訊公益平臺進行捐贈,兌換成一碗碗免費午餐送給鄉村兒童。從解決一頓免費午餐到成為支持鄉村學校發展的平臺,免費午餐已經走過了13周年,累計籌款超過10億元,為超過43萬的鄉村學童提供免費午餐。目前,杭州市也與9省14地市63縣區建立對口關系,簡稱為91463,公益慈善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圖24 “潮聞西湖 有愛就行”快樂公益跑(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