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國電氣巨頭博世再次傳出全球裁員的消息,其一再被迫“瘦身”甚至引發了各界對德國工業、汽車零部件行業持續走低的擔憂。不過,此次的裁員風潮里,博世中國未受影響,甚至于,博世中國還可能增加招聘計劃。
博世此次的全球裁員,涉及其近年來才發力的業務范圍,實際上,從2023年下半年就頻繁傳出博世智駕業務進展低于預期的消息,同時期博世的人事變動也愈加頻繁。結合今年以來的各種信源消息來看,這只是營收、利潤、技改等都未能實現既定目標的德國電氣巨頭的一次常規動作,既是減負,也為自保。
此次博世將在德國本土裁減與自動駕駛和汽車轉向產品相關的大量崗位,而在中國,博世的智駕團隊最少都有3000人的規模,分布在蘇州、無錫、上海張江等多個地區,其中蘇州人數較多一些。這與博世的布局有關,2023年,博世在蘇州投資10億歐元打造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制造基地,以此時間點來看,尚處于上升期。
博世中國的業務基本為服務中國市場,按照官方數據,博世的中國業務只占博世集團的近2成份額,但銷售額的全球占比卻是超過了四分之一。人員方面,中國是博世集團在德國本土之外,擁有員工數量最多的國家。近6萬在中國市場的博世員工中,研發人員在一萬以上,年度研發費用超過100億元。
博世的運營思路始終是堅持服務所有主機廠,強調“不造車”“為客戶創造價值”——這和中國一家遙遙領先的企業異曲同工,只不過兩家企業的優勢項目有所差別。比如,底盤是博世的基本盤,強勢占據了全球6成市場,該領域的中國市場份額9成都被博世所吞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線控制動產品,90%也由博世提供,行業領先優勢極大。在很多細分領域,在某些特定年份,中國市場是博世集團的最大單一市場。
新的汽車產業供應鏈關系變化極大,迫使博世這樣的巨頭都必須求變圖存,裁員只是其招數之一。即便是在中國市場,博世面臨的競爭也是極度激烈的,比如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領域,博世有200個以上的高水平競爭對手,這使得博世必須重點投入芯片和軟件服務方面的研發。
中國汽車市場始終是博世攻略的重點,不容有失,這或許就可解釋為何博世中國能夠風景獨好。博世中國的高層也明確提出,要將中國在生產和技術研發上的解決方案帶到海外市場??梢哉f,面對汽車行業的劇烈變化,博世一邊放“軟”了身段,一邊打出了“中國牌”。因此,博世中國不裁員反而增加招聘理所當然。
與中國車企、汽車零部件企業普遍利潤較低不同,盡管同樣受到主要供應鏈成本增加的影響,但博世保持了較為可觀的利潤,換句話說,全球裁員的博世過得也蠻好的,中國車企、汽車零部件企業才是亟待擺脫高營收、低利潤的“死扛”“死撐”狀態。
最后,博世中國連續十多年榮獲“中國杰出雇主”,這一點,頗值得中國汽車產業的新、老勢力重視與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