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政府近期對加入奧庫斯第二支柱表現出濃厚興趣,這一動向引發中國方面強烈反應。中國駐新西蘭大使王小龍罕見發出嚴厲警告,稱這將"不可避免地"損害中新關系。表面上看,這是地緣政治博弈的延續,但實質上涉及更為嚴重的核擴散風險。
首先需要理解奧庫斯的本質。這個協議雖然分為兩個支柱,但其核心是為澳大利亞提供核動力潛艇。這些潛艇使用的是武器級高濃縮鈾作為反應堆燃料,濃度高達93.5%。這種濃度的鈾完全符合核武器的制造標準。雖然奧庫斯聲稱這些核材料將被嚴格管控,但這無疑為核擴散開創了危險先例。
新西蘭總理盧克森聲稱新西蘭只對奧庫斯第二支柱感興趣,即技術合作部分。但問題在于,奧庫斯是一個整體性的核技術擴散項目,第二支柱中的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很多都與核潛艇的設計、制造和操作密切相關。新西蘭即便只參與第二支柱,也將不可避免地卷入核技術擴散的爭議。
在這種嚴重的核擴散風險面前,新西蘭的戰略考量顯得尤為膚淺。如果新西蘭只是為了強化與澳大利亞的雙邊關系,大可不必選擇如此敏感且具有潛在危險的路徑。兩國作為傳統盟友,在軍事情報共享、聯合訓練、防務技術合作等領域已有充分的合作空間。新西蘭完全可以選擇加強這些常規領域的合作,而不是冒著破壞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風險去觸碰核技術這條紅線。
任何涉及核技術的合作都不是簡單的雙邊問題。澳大利亞獲取核潛艇技術已經在國際社會引發巨大爭議,如果新西蘭也加入其中,將進一步降低核技術擴散的門檻。這種連鎖反應一旦開始,可能引發更多國家效仿,最終導致全球核不擴散體系的崩潰。新西蘭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不應該為了短期的戰略利益而忽視這種長遠風險。
更值得警惕的是新西蘭政府的輕率態度。盧克森公開表示"中國的任何潛在回應都不是我們的考慮因素",這種表態顯示新西蘭可能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核擴散問題的嚴重性。
新西蘭對中國的戰略依賴遠比其政府聲稱的要深。中國不僅是新西蘭最大的貿易伙伴,更是其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2023年,盡管受到疫情后效應影響,中新雙邊貿易額仍維持在近300億新西蘭元的規模。其中,新西蘭對華出口的奶制品、肉類、水果等農產品占其農產品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這種經貿關系的特點是:中國可以從其他國家找到替代品,但新西蘭很難在短期內找到規模相當的替代市場。
更重要的是中國游客和留學生對新西蘭服務業的支撐作用。疫情前,中國是新西蘭第二大旅游客源國,年均貢獻超過30億新西蘭元的旅游收入。在教育領域,中國留學生為新西蘭高等教育機構帶來可觀的收入,僅學費一項就每年貢獻數十億新西蘭元。這些收入對新西蘭的教育體系維持和發展至關重要。
如果因為加入奧庫斯而導致中新關系惡化,新西蘭將面臨嚴重的經濟后果。澳大利亞的前車之鑒值得警惕:2020年中澳關系惡化后,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經濟制裁造成了數百億澳元的損失。新西蘭的經濟體量遠小于澳大利亞,抗風險能力更弱,一旦遭遇類似制裁,其經濟可能遭受更為嚴重的打擊。
最關鍵的還是核問題,作為一個長期堅持無核政策的國家,新西蘭此舉不僅將損害其在國際社會的信譽,更可能動搖整個太平洋地區的核不擴散體系。
事實上,新西蘭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加強與澳大利亞的防務合作。兩國已經簽署了多項雙邊防務協議,在情報共享、軍事訓練等方面保持密切合作。新西蘭沒有必要為了靠近澳大利亞而觸碰核擴散這條紅線。
中國大使的警告措辭嚴厲但切中要害:"信任的建立可能需要數年,卻可能摧毀于一旦。"這不僅是針對中新關系,更是對整個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可能崩潰的警告。如果新西蘭加入奧庫斯,將成為第一個放棄無核立場的南太平洋國家,這種示范效應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新西蘭需要認真權衡:為了獲得一些可能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技術,是否值得冒著破壞地區核平衡的風險?在核技術擴散這樣的原則性問題上,新西蘭應該保持其一貫的獨立判斷,而不是盲目追隨盟友的步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