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鳳凰網風財訊fengcaixun
作者 |W=T=T
詐騙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據最高檢通報全國檢察機關懲治和預防金融犯罪工作情況,2024年1月-6月末,檢察機關起訴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簡稱“非吸”)共7763人,同比上升4.1%;而2023年1月-11月起訴非吸和資詐騙罪已達15590人。
(近期多地非吸和集資案集中爆發)
11月以來,鳳凰網風財訊后臺爆料量也明顯增加。金恪集團及其旗下品牌艷陽度假的會員、含德基金的投資者、中宏涌晟控股的投資者、泛華控股的投資者等多人均通過爆料,斥訴上述公司暴雷、發行投資產品無法兌付等情況。
據了解,金恪集團和艷陽度假的相關問題,經市民報案,上海公安局已于11月19日立案;中宏涌晟控股已由寧波公安局通報“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立案偵查”;含德基金和泛華控股則處于投資者爆料、報案以及追究兌付方案的焦灼狀態。
(公司人去樓空)
而上述案件以外,據網友爆料,當前還有華僑基金、山海慧、江海匯等多家公司因涉嫌詐騙或非吸被調查,大量投資者、消費者正努力通過各種方式爭取自救,甚至華僑基金等公司的老板已經攜款潛逃境外。
鳳凰網風財訊注意到,上述暴雷事件,大多由于相關公司向投資者許諾高收益、輔以各類“畫餅”,原本其轉手以更高利率放貸能“賺取利差”。但隨著經濟下行,尤其房地產的暴雷和資產貶值,投資公司拿不回錢,更難以支付投資者本利,而這些公司缺乏底層資產,甚至是“空殼運轉”的旁氏騙局玩家,終究在流動性周轉壓力下,隱雷爆裂。
浪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當風險浮出水面,有限公司的老版們承擔著“有限責任”,更有甚者可能已攜款潛逃,最終收拾殘局的主力,依然還是投資者自身。
投資者是如何被“圈套”又該如何自保?鳳凰網風財訊展開了調查和采訪。
康養度假騙局:
好玩又賺錢,“便宜”騙空老人積蓄
“拿回本金太難了,能拿到10%我們都接受。”金恪集團旗下艷陽度假會員張某的兒子無奈感慨,投資這類康養度假產品的基本是老年人,投資10萬-2000萬不等,普遍投資都在50萬-500萬元,許諾7個點收益,最高時候聽說承諾25%收益。
“成為會員后,跟你簽租賃、債權或應收賬款權益三類合同,看起來很正規,相當于高收益理財了,而且艷陽旗下的酒店和度假村可以住、可以跟團游、積分可以兌換很多禮品和權益,老人家都很容易被誘惑。誰料現在錢拿不回來,最怕老年人接受不了發生什么狀況。”受害人表示。
“一位70多歲的阿婆投了大概1000萬,報案的時候手里都捏著護心藥。”據稱,像這樣的老人并非孤例,而這些錢都是其存了一輩子或全家的流動資金。
據金恪集團官網信息顯示,該司為一家投資布局“醫食住行養娛”的產業投資運營集團。上海艷陽集團則成立于1999年,曾為原新三板上市公司艷陽國旅(871826,已退市)的主體公司。天眼查顯示,2020年1月艷陽國旅的投資人變更為深圳金言恪行控制有限公司。在此前后,金恪集團已逐漸實控“艷陽度假”商標品牌及旅游、地產等資源。
金恪集團官網顯示,公司布局了丹東濱江凱旋門、丹東未來城、金首府等地產項目;浙江桐廬溢美國際酒店,如皋艷陽國際酒店,黃山君禧酒店、上海楊浦夕陽美閣康養中心、桐廬富春江文旅康養度假村、蘇州太倉宜何養馨公寓、南京浦口松香康養度假村等旅游項目,以及新疆葡萄酒莊園、浙江香榧全產業經營體、貴州種植加工產業園、上海福歆醫藥門店等多類產業。
不過金恪集團是否真實持股與掌握上述產業和資產尚存疑。天眼查顯示,金恪集團及關聯公司涉及30余宗被訴案,涵蓋旗下多個酒店和度假村項目的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旅店服務合同糾紛、股權轉讓糾紛和勞務合同糾紛。由此可窺見,金恪集團旗下部分旅游資產為租賃,并非持股。
金融投資陷阱:
高收益“畫餅”,股東夢淪為接盤俠
上市公司?實則虧錢。
資產雄厚?只有墓地。
鳳凰網風財訊發行,和金恪艷陽、山海慧、江海匯此類以旅游獨家康養為噱頭集資的公司不同,含德基金、泛華控股、中宏涌晟控股等投資理財公司,是以上市公司、老牌大企業、上級背書等眾多噱頭為包裝,以私募產品、高收益理財產品、員工持股計劃等形式各異的金融投資品為標的,以遠高于當前存款和貨基的收益吸引投資人,最后無法兌付淪為騙局。
11月4日,含德基金向投資者發出了一封文件,表示公司因虧損無法及時兌付,正采取整改挽救措施。
公司官網顯示,含德基金主要投資領域包括股權投資(PE/VC)、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上市公司可轉債和可交債等。
不過據投資人爆料,含德基金投向的是雪球結構產品(即一種高風險金融衍生品),原本去年10月該雪球產品的敲出就出險問題,并且公司虧損嚴重,但依然告訴大家沒問題。結果今年9月公司CEO出國了,老板稱財務被機構總托管了。
“告訴我們公司現在有一個墓地項目,一個墓穴3萬多(6萬多個墓穴),可以用墓穴賣出去的錢補投資人一部分本金,但墓穴多久能賣出去不確定,而且這個項目已經作為標的募集過了,同樣的借口誰會信?”投資人稱,當前還在就兌付方案和含德基金“死磕”。
購買泛華控股理財產品的投資人也正因為本息無法如期兌付而焦慮。
據爆料,泛華控股一款名為“體育專項持股”的理財產品,投資基本都在30萬元以上,對應持有1萬股華普股票ADR,1年后可獲得1000股華普股票分紅,股票許諾可在2年后出售套現,獲得18%-50%的回購收益率。一款名為“員工持股計劃”的產品,投資期限為2-3年,約定年化收益率為7%-8%,據傳涉及資金已將近9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泛華控股”是一家國內保險中介平臺,創始人兼現任董事為胡義南。其曾持股一家名為“泛華金融”的小額貸款平臺,泛華控股的新任股東“普益財富”則是一家第三方財富管理平臺。
上述三家公司均為美股上市企業,有趣的是,其中兩家公司都進行了更名,泛華控股更名為“智能未來”(AIFU.O),普益財富更名為“華普集團”(HPH.O)。
然而更名和換賽道,似乎并未扭轉公司的經營。根據2024年半年財報顯示,泛華控股的總營收同比下跌43%;普益財富的總營收同比下跌48%,凈虧損規模同比擴大6%。業務基本面惡化和流動資金緊張,無疑再給如期兌付蒙上陰霾。
律師:保本高息理財不存在!
遇暴雷要積極多步自救
感情牌、口碑牌、資源牌......可以看到各類騙局套路不同,但相似的路數都是以“高收益”為終極誘餌,以投資者的財富焦慮、人生規劃焦慮等為工具,引導人們放松對風險的警惕,投入大量資金。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強調,不存在所謂“保本高息”的理財產品。這一點消費者需首先明確。
承諾“保本保收益”,“保本高息”、“專家保證”等均是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常見套路,應提高警惕。同時,謹慎選擇投資平臺和投資項目,消費者需要切記在選擇理財項目之前,對于投資項目的計息方式、投資平臺的資質、是否獲批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等進行充分考察;對于具體投資項目的資金投向、杠桿水平、收益分配、托管安排、投資賬戶信息和主要投資風險等也需要進行了解。此外需要關注協議內容,關注理財項目信息披露走向。
如果已經暴雷,如何爭取可能的利益?
王玉臣表示,首先消費者需要統計自身財產損失,并固定相關的證據,如協議、投資記錄、暴雷原因等,并密切關注投資平臺動向,防止人去樓空。
其次,積極和投資平臺工作人員溝通,爭取盡快彌補損失。如果投資項目暴雷,消費者需要及時和自己對接的理財經理溝通,明確后續理財項目是否有明確走向,是否可以提前終止投資,以及后續是否存在彌補方案等。
再次,如果暴雷是因相關機構的違法操作、或本就涉嫌圈錢詐騙等導致,消費者可以及時向相關監管部門投訴舉報,要求對相關機構依法查處,也可以為進一步充實證據做好準備。最后,消費者根據前期對證據的收集、對暴雷原因的了解等,如果經過溝通、協調不能妥善解決,可以及時提起訴訟。
暴雷事件不同定罪和訴訟,是否影響追款程度?
對此王玉臣指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詐騙罪等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在于“是否獲取錢款的主觀目的,是否擾亂金融秩序等”,因此會產生定罪的區別。
訴訟根據具體情況、嚴重程度、涉及人數等,可能分為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承擔違約責任、賠償損失;或者刑事立案,追究相關主體刑事責任,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賠償損失等。
而受害者可以拿回款項的金額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如涉及的金額、人數、款項的用途、追回的金額,可變現的資產等,并不以10%或者固定的追款比例為限。
并且,在刑事訴訟過程,受害人也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之規定,推進刑事附帶民事程序,盡可能彌補自身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的物質損失。
預告:
在暴雷潮中,不少老板攜款潛逃,然而當“潤人”真那么容易?下一期,風財訊將深度解析當前最新格局下,攜款潛逃潤人將面臨的三大風險。
作者|王婷婷
版權丨鳳凰網風財訊
聯系丨491275725@qq.com
禁止抄襲/洗稿/鏡像/摘錄,轉載可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