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條炸裂的消息,前不久,說某地一縣城,竟然把自己的天空掛上了「貨架」。
當時,小柴感覺特別不真實,咱們買個稍微貴點的東西,都說天價天價,這真是要給天定價了??
作為全國,可能乃至算世界首宗「賣天」交易,引發不少專業以及不專業吃瓜群眾的圍觀,甚至是不少的質疑。
最新的消息是,這天賣成了,賣了9.24億。根據該地發布的一則中標公告,一公司拿到了該地低空經濟30年特許經營權。???
公告顯示,特許經營者在特許經營期內負責低空經濟的運營和維護,提供飛行執照駕培等服務,合同履行期限為30年。
小柴查了下,該縣面積為827平方千米,按照9.24億,該地天價大概是1.11元/平米,這和我們用了成百上千年的「天價」,這一次,多少有點反差了。????????????
小柴看看自己的余額,好歹能買個上千平了!突然感覺要是天空也能賣的話,這真是一門好生意啊!
你看看,天空這玩意,如果離地就算的話,無上限啊,但凡誰從我的「天空」經過,都得交個過空費,以及空氣使用費,馬斯克的星鏈經過,我也得把它攔下來收個門票。
當然了,玩笑歸玩笑,雖然說1.1元/平看上去很便宜,但對于這個縣城來說,可一點也不便宜。?
小柴查詢資料顯示,該縣2023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7.73億,也就是說,這波天空出讓三十年,收入就超過了去年賣地。??
而根據最新的消息,該縣最近出讓成功的一宗土地2350萬元,掐指一算,這賣個天,等于出讓了這么大的39塊地。??????
看到這里,網友們紛紛不淡定了。有人表示,這是賣完地賣天的節奏!天賣完了還能賣啥?
還有人表示,以前經常調侃說,以后怕不是空氣要收費,現在看來,曲線落地了。
還有網友擔心,低空經營權被賣后,是不是意味著以后風箏也不能放了,否則要交低空使用費。??????
「前面幾十年,賣地發工資,現在房地產玩不溜了,開始賣天。接下去估計就是賣空氣了」
還有網友則調侃稱:「以后不許再喊我的天哪!從現在開始是天就是別人的了!」?
當然了,玩笑歸玩笑,調侃歸調侃,從實際務實的角度,該熱議事件,也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因為往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注定了要被質疑和嘲笑。
從該縣天空出讓公告也不難看出,其瞄準的是,當下火熱的低空經濟概念。???????????????????????
根據公告,中標單位將在特許經營期內負責低空經濟的運營和維護,提供飛行執照駕培等服務,推動低空經濟的全面發展。
而該公司的業務范圍則包括,通用航空服務;民用機場運營;飛行訓練;商業非運輸、私用大型航空器運營人、航空器代管人運行業務;旅游業務;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培訓;城市配送運輸服務(不含危險貨物);民用航空器維修;民用航空維修人員培訓;檢驗檢測服務;測繪服務。
那么顯然,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質疑的另一面,我們也看到不少積極的信號,該縣像是有備而來。
大家都知道,陸域時代,咱們有各種道路基建、各種交通信號標準,在空域經濟時代,這些環節將會更加重要,而空域相關的標準制定,無疑也成為低空經濟基建中,最重要的一環。
可以預計的是,為了剛有序、高效的落地低空經濟,這樣的天空使用權交易,也或許將會成為常態,該縣也只是打了個樣。也就是說,在吐槽、調侃、質疑之外,我們也應該從實際角度看看背后的必要性。????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元,達到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預計到2026年,這一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而到2030年市場規模更是有望達到2萬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廣。
且值得注意的是,低空經濟產業,還是一個產業鏈非常多元的產業,比如低空基建、低空飛行器、通信、半導體等等。
約等于再造一個新能源市場。甚至比新能源市場想象力更大,且目前來看,中國的低空經濟走在了世界前列,從市場規模來看,占據了全球20%的市場份額,從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應用,主動權非常明顯。
就連馬斯克前幾天看了中國「蜂群」后,都發出:「一些白癡還在研發像F-35這樣的有人駕駛戰斗機,真是令人費解」的感慨。
當然,更重要的是,從藍圖來看,低空經濟在下游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比如客運之外,想象空間更大的物流、農業、旅游、消防等等。
從效率角度來看,低空經濟在這些應用領域都有著巨大的想象空間。也因此,各地都在摩拳擦掌積極布局。
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近30個省份將發展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或出臺相關政策。
如近期,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印發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能力建設實施方案中提出,將在2027年年底前,全面形成上海市低空公共航路網絡架構,累計劃設低空飛行航線不少于400條。
之所以有質疑的聲音,或許主要原因來自于,雖然這一新賽道看上去前景廣闊,但目前來說,尚處于發展初期,難題難點一大堆。???
比如在基建方面,目前,低空經濟還依賴于傳統基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并登記通用機場449個、飛行服務站32個,而這樣的規模,不僅很難滿足低空經濟快速增長的特性。??????
更為重要的是,因為相關屬性配套基建的尚不成熟,使得低空經濟的靈活這一屬性被嚴重制約,使得相應的應用成本變得更高。?????????????
從應用層面來看,現階段,低空經濟主要集中在To B層面,比如農業、工業,以及文旅層面,雖然在想象力更大的To C 應用層面有所涉及,但大規模落地還很遠。???????????????????????????
這也就意味著有規模化潛力的應用場景大多缺乏相對清晰的商業化路徑和盈利模式,這背后還受制于技術難題,如智能化控制、相關通信技術等等。
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網絡上,也對該縣出讓天空事件產生了一些質疑,比如30年是否能賺回來或許也是個問題,畢竟一年要賺3000萬才能保本。
質疑的深層次問題是,一個小小的縣城,會有這么大的發展低空經濟的需求嗎?
事實上,從長遠發展視角來看,或許真有。如當相關應用或許要深入到客運、旅游、物流等等關鍵行業的細枝末節后,低空經濟發揮的經濟效益將會大的超出想象。
比如,空中出租車大家都能用得起、空氣汽車大家都能買得起,以及末端物流、外賣無人機送到家等等。
雖然直觀看上去,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不容易,比如相關的成本,降到比傳統方式更低,從而去搶占傳統方式的市場,但這或許需要更多的時間。
然而新事物,總歸是需要時間去沉淀的,方向對了,或許其他都不是問題。
自然,從實際需求角度來看,貨運、物流、通行頻率不高的縣域市場,才是低空經濟發展的福地,很簡單的例子,以物流外賣為例,一線等發達城市,現有的模式可以滿足半日達。
而在很多縣域市場,農村送外賣現有的模式,基本上是給判了死刑的,而物流,僅在末端配送環節,也是要延后一兩天,那么如果低空模式規模化后,成本大降后,這一切都將成為可能。
那么回到此次「賣天」事件,事實上,中標該項目的公司,也是該縣財政100%控股。
雖然看上去是左手換右手,換來一個財源滾滾,但實際上,所謂的低空經濟經營權,還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又能搶占相關的熱點概念,加速布局相關產業,絕對是好棋、高招。
事實上,該縣也的確在低空經濟產業似乎有了較早的布局,比如在今年10月份,表示將加快萊該地兩大機場的改擴建工程。
此外,還積極鼓勵在符合要求的醫院、學校、體育場、城市核心商務區、高層建筑、軌道站點、交通樞紐站點、物流園區、旅游景點等布設低空飛行起降設施。
那么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如果要讓低空經濟、有序安全的進行,對于空域的專業化管理,標準制定,也必然是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該縣的低空經濟使用權依然掌握在自己手里,結合中標公司經營范圍來看,包括航空服務、機場運營、飛行訓練、駕駛員培訓、配送運輸服務、人員培訓、檢驗策劃,無不都是基建環節的必選項。
所以,被調侃為「賣天」的背后,實際上是在相關基建環節搶占先機。
而可以預計的是,在低空經濟在各領域加速落地的背景下,各地低空經濟打包出讓使用權,也將不會再是新聞,而是打開一個新經濟增長引擎的開關,也是我們打開新時代大門的信號。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號
編輯|譚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