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很佩服山東省平陰縣最近賺到了9.24億元。這背后是一次前無古人的一大創舉。
歷史上都沒有人用天空賣出錢來。平陰縣不僅做到了,而且一次性的收入了9.24億元。
媒體報道,11月26日,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披露,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低空經濟30年特許經營權公開出讓,當地一家注冊不到一個月的國有獨資公司投標成功,中標價格為9.24011億元。
雖然媒體沒有解釋平陰縣低空經濟30年特許經營權包含了什么。
但既然能夠賣出30年9.24億的價格,每年3000萬,那么大概率意味著平陰縣未來30年的低空,其他企業或者個人是沒法無償染指。
否則這片天空憑什么能夠賣出9.24億。
歷史上,一些官府機構迫于財政收入壓力,想多增加收入,大致還是在捐稅上作文章。
比如多增加稅收,提前多征收很多年的稅收,或者讓老百姓以各種名目多捐納一些錢財。
但的確沒有人想到天空還能賣出錢來。
今天平陰縣能夠讓天空變出錢來,得益于現代航空技術的發展。在低空運行的通用航空被認為是未來的藍海,將成為一個新的萬億元級經濟增長點。
但這畢竟還沒變為現實,還只是市場的一個預期。
但就是還在設想的基礎上,我們就看到了平陰縣把未來30年的天空賣出了9.24億元。
中國現在有1791個縣級行政區,如果都像平陰縣這樣把未來30年的天空賣出9.24億,那么現在就能夠賣出1.65萬億元。
這筆上萬億的收入對一些現在負債很高的地方的重要性不用多說。
但真的收了這筆錢,并不是沒有后遺癥。
在人們習慣性思維中,天空使用是不用付費的。
現在平陰縣每年收了3000萬特許經營權收入,其他公司和個人要發展通用航空,比如使用無人機來做一些事,難道不需要另外付費。
平陰縣收了30年9.24億元的收入,就意味著提前向該縣未來30年有志于投身低空經濟的企業和個人征收了30年的稅,而且是一次性收完。
低空經濟還未真正發展起來,就類似先收30年的稅,這樣做合適嗎?
至少筆者個人認為,這是比殺雞取卵更嚴重的事情。
這么做,先人一步抬高了低空經濟的發展成本,可以說是阻礙了未來低空經濟的發展。
9.24億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未來平陰縣低空經濟產業鏈上的企業和個人要真金白銀掏出來的錢。
另外,平陰縣方面有法理依據來收這筆錢嗎?
哪條法律授權平陰縣可以收未來30年天空的錢?
如果平陰縣可以這么做,那么未來任何屬于自然資源的使用,地方都可以用特許經營權的方式收錢。
比如山川河流的特許經營權,比如湖泊、海灘的特許經營權。(文玉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