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媒的時代,“媒體”無處不在,舉目皆見“媒體人”。
因此,為了適應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新媒體人才的需求,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新增設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2013年,中央從國家戰略層面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建設的重要轉折點,該專業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招生;2015年,傳媒產業整體結構已經發生深刻變化,“新媒體”的成份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各高校開啟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轉型探索。
那么,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想要學習網絡與新媒體,當然要選擇一個專業實力強勁的高校。而小編比較推薦的就是信息特色鮮明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據悉,信息科大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在媒體融合和“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集合該校工科優勢與信息特色而開辦的新專業。匯集了新聞傳播學、影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多個學科,積極探索智能媒體、計算傳播等前沿領域,形成了“智能傳播”、“內容創意”、“運營管理”三大特色。著重培養該專業學生在媒體策劃與運營、輿論監控、大數據分析、寫作編輯、攝影攝像、后期制作、ps動畫、UI設計等方面的專業技能。
究其原因,是什么給了信息科大打造這種新媒體“全能人才”的底氣呢?
首先是其強大的師資。該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所在的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在現有專任教師中,擁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比42%,擁有博士學歷的教師占比70%,他們大部分來自于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等國內高水平院校和研究院。
要知道,一流的師資力量不僅能為學生帶來了前沿的學術動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其豐富的教學經驗,也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吸收養分,不斷提升自我。
例如負責主講《數字動畫設計與制作》課程的王琪老師為了讓該課程在課程思政與實際應用中與新聞傳播學科緊密相連,她收集并編撰了大量與新聞行業相關的動畫案例與習題,并多次組織團隊進行教學研討,從而通過教學改革提升課題質量。
聽過此課程的學生都對課程內容和王琪老師有極高的評價:“數字動畫設計與制作課程深入淺出,在課程理論學習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們的專業責任,在上機實踐中王琪老師不斷激發我們的創意,在具體操作中耐心指導,整個課程讓我感到非常充實。”
其次是信息科大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對學生實習和就業的重視。該專業已經與中央電視臺媒體融合研究院、北京電視臺、北京日報、鳳凰衛視、人民網研究院、騰訊研究院、學術志自媒體等新媒體行業中的重點企業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系。這就意味著學生在本科階段就會有機會接觸到新媒體的實踐前沿,能更快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有效增長自身的見識,為日后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實習基礎。
有了師資、課程及實習資源的支撐,該專業的就業情況自然也不會差。據小編了解,信息科大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契合度高,選擇面寬,既能進入新浪、愛奇藝、字節等頭部互聯網公司,也能在新華網、央視、各大出版社等傳統媒體的新媒體部門任職。
看了這么多,相信大家已經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實力有所了解。無論是人才培養特色、師資水平,還是實習實踐資源,信息科大這所“一本”院校都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感興趣的同學不妨多多了解一下,相信你會獲得不一樣的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