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男孩累,養男孩煩,也因此很多男孩父母總會不知不覺失去耐心,言語糙了一點,動手力度大了一點,父母們總以為:男娃嘛,哪那么矯情,沒事!
但實際上,父母不經意的一些舉動,卻正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養廢”男孩的6個錯誤做法,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01
吃飯和睡覺時,批評責備
晚餐就緒,男孩正捧起飯碗準備干飯,這時候,父母開始邊吃飯邊“審問”:
“今天被老師批評了嗎?”
“考試成績怎么樣?”
“什么原因又和同學干架了?”
男孩只顧低頭吃,無心作答,毫無誠意的回答惹得原本就不痛快的父母更加生氣。父母的眉頭不由蹙了起來,聲音不由抬高了八度,不快轉為憤怒,開始呵斥男孩:“放下筷子,好好回答問題再吃飯!”
男孩不痛快,卻又沒辦法,只能極不情愿地先應付父母的“審問”,口中的美食頓然失去美味,有時候為了逃避父母的追問,男孩匆匆扒拉幾口,就逃離“災難現場”。
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中并不少見。家長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常常在吃飯時和睡覺前這兩個關鍵時間點對孩子進行批評責備。然而,這樣的行為卻會對男孩的成長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從生理角度而言,吃飯時被罵,孩子的情緒會受到極大影響,進而導致腸胃功能紊亂,無法充分吸收食物中的營養。長期如此,身體發育怎能不受阻?
而睡眠,那可是孩子大腦修復和發育的黃金時段。孩子睡前被責罵不痛快,帶著不愉快的心情入睡,容易睡得不踏實,大腦也無法得到安寧,正常的神經發育進程被打亂。長此以往,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和學習能力都會大打折扣。
據研究表明,長期在睡前遭受責罵的孩子,其睡眠質量明顯下降,白天容易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自然也跟著降低。
02
放縱孩子沉迷低級樂趣
男孩天生好奇,對新鮮事物充滿探索欲。一旦有一個新鮮的玩意,總會令男孩著迷。就拿前段時間流行全國的“煙卡”來說,你總能夠在街頭小巷看到成群結隊的男孩,聚在一起瘋玩。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諸如“煙卡”這樣的誘惑很多,有不少家長覺得“孩子玩會兒就玩會兒吧,只要不吵鬧不犯法”就行。殊不知,這種看似寬容的做法實則是在害孩子。
煙卡本身雖看似危害不大,但孩子一旦沉迷其中,就會花費大量時間去收集、交換,心思完全脫離了學習和有益的探索活動。
包括電子游戲,也是一樣的道理。放任孩子玩游戲,會推孩子掉進虛擬的 “黑洞”。游戲中,那絢麗的畫面、刺激的關卡極易讓孩子上癮。孩子在游戲中能輕易獲得即時滿足感,久而久之,便習慣了這種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快樂,進而喪失了主動思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
相關數據顯示,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每周用于閱讀、學習新知識的時間不足正常孩子的三分之一,他們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也在逐漸磨滅。
03
用物質方式,激勵學習和家務
介于男孩本身性別,鞭策男孩學習上進和督促男孩做家務,是兩件難上加難的事情。為此,有不少父母會采用物質獎勵的方式驅動男孩:
掃地獎勵1塊錢,洗碗獎勵2塊錢,考試進步獎勵10塊錢,考試前三獎勵100塊錢……
男孩做事注重結果,物質獎勵的確可能會在短期內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但長期來看,這會讓他們形成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忽視了學習本身的樂趣和家庭責任的重要性。
當學習和家務都與金錢掛鉤時,孩子的內在動力就被外在的物質誘惑所取代。他們不再認為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成長和未來,做家務是家庭責任感的體現,而僅僅是為了獲取金錢獎勵。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缺乏自律性,一旦沒有了物質獎勵,就失去了做事的動力。
在一項針對中小學生的調查中發現,長期接受物質獎勵學習的孩子,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學習的熱愛程度明顯低于其他孩子,而且在面對困難任務時,更容易選擇放棄。
04
放學就把孩子關在家里學習
男孩的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需要更多的運動來釋放能量。但恰恰,很多父母看到“好動”的男孩就感到無比頭疼,想方設法把孩子關在家里,一心只求孩子好好學習,盡一切可能杜絕男孩參與戶外活動和社交的機會。
男孩的能量無處釋放,長此以往,會影響身心健康。
長時間的學習壓力會讓男孩感到焦慮和抑郁;同時,缺乏運動和鍛煉也會讓他們的身體素質下降。這些負面影響都會讓男孩變得脆弱和不堪一擊。也許,一次小小的考試失利、一次朋友間的矛盾,都可能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05
用大人的霸權地位,控制孩子
男孩調皮搗蛋,每時每刻總企圖挑戰父母的底線。在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觀念下,男孩的父母耐心消耗,越來越容易采取暴力教育,試圖用霸權控制男孩。
不聽話就懲罰!孩子長期生活在壓抑、不被尊重,缺乏安全感的環境里,會讓男孩逐漸失去對家長的信任,要么變得唯唯諾諾,要么產生叛逆心理,與家長對著干,親子關系愈發緊張。
據統計,長期遭受霸權式溝通的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叛逆行為的比例高達 70% 以上。
06
傾訴不易,用情感綁架孩子
“我辛辛苦苦都是為了誰?還不都是為了你!你就不能聽話點嗎……”
硬的不行,就來軟的。父母天天向男孩訴說自己的不易,企圖用情感綁架孩子。
男孩的情感表達往往不如女孩豐富,他們可能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經常向他們訴說自己的辛苦和不易,希望他們因此而聽話,這種情感綁架會讓他們感到沉重的壓力,長期處于慚愧和自責中,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長期處于情感綁架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育兒不易,養廢孩子常常就在不經意的舉動中。
誠然,男孩的確有這樣那樣的不盡人如意,但家長若用錯誤的方式“養廢”他們,豈不是令自己更傷心?
養育男孩,需要家長更多的細心與耐心,正面溝通、尊重選擇、培養興趣……用愛與智慧,激發男孩的內在動力,才能幫助男孩為自信、獨立、有擔當的男子漢。
我是諾媽,家有男寶,致力于親子成長研究,為父母們提供有價值的育兒干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