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賣地的,但你聽說過“賣天”的嗎?這事兒還真就發生了!
你沒聽錯,就是那片我們抬頭就能看到的天空,現在成了商品,而且價格還不菲,9.24億!
原來,11月26日,濟南平陰縣一紙官方公告在網絡上炸了鍋。他們居然公開出讓低空經濟30年的特許經營權,總價高達9.24億元!
圖片
這可是全國第一單縣級低空經濟項目,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說起這事兒,小品演員賈冰有個段子挺應景:“買塊天給太上老君做宅基地,讓他專門熬高湯喝。”沒想到,“天”還真能拿來賣呢。
不過,這消息一出,網上可是炸了鍋,褒貶不一。
支持者覺得,低空經濟可是個新興產業,未來前途無量,說不定能成萬億市場,也是新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
可更多人則是在調侃:“真沒想到,頭頂空蕩蕩的天空這么值錢!”還有人說:“以后風箏還能不能上天了?私人的無人機還能不能飛了?飛過的鳥兒需不需要得被拔毛?”甚至有人開始擔心:“上賣天,下賣地,下一步是不是就要賣空氣了?”
說實話,航空航天的確在蓬勃發展,低空經濟也確實是個新型的經濟增長點。但一個縣的天空,上來就能賣9.24億,這事兒聽起來還是覺得怪怪的。
這到底是在大力發展低空經濟,還是借著低空經濟的名義,搞出個地方創收的新渠道,來彌補土地財政疲軟造成的巨大缺口呢?
試想想,9個多億包30年,平均下來一年盈利不能低于3000萬。
平陰是個什么地方,就是個小縣城,2023年的GDP才281.2億元,在濟南15個區縣里排在第11位,真有那么多低空經濟的需求嗎?
公開報道稱,平陰縣現在有些企業正在從事航空攝影業務、無人機組裝試飛、農林飛防等業務。而且,未來還要開通兩條低空物流航線,用飛機把平陰縣的玫瑰阿膠制品、時令蔬菜及無公害農產品運輸到北京、青島等地。
但問題是,這些產業真的能撐起一年至少3000萬的利潤嗎?
就拿低空物流來說吧,雖然相關部門信心滿滿,但蔬菜等農產品用飛機運輸,運費肯定不低,怎么能和公路運輸競爭呢?別說賺錢了,不虧錢就算不錯了。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次中標的企業——山東金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居然是個新成立22天的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5日),注冊資本2億元,由平陰縣財政局100%持股。而且,這家公司的成立時間非常巧妙,就在招標公告發布的同一天!
圖片
圖片
圖片
招標人是平陰縣發展和改革局,中標公司則由平陰縣財政局100%持股。
這事兒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魔幻?
而且,而且這樣一個注冊資本才2億元的企業,怎么能掏出9個多億來呢?
這事兒讓我想起了現在一些地方土地拍賣的新動向。雖然土地已經賣不動了,但有些地方還是高價賣地,而接盤這些高價地塊的,往往是地方城投等國企,但這些國企手頭上也沒錢呀。
那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
巧妙之處在于,這些國企拿到地后就以此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
這樣一來一去,銀行的錢就到了財政的口袋里,財政有了錢,國企完成了經營任務,銀行完成了放貸指標,皆大歡喜。
可見,如今的高價“賣天”的邏輯,和高價“賣地”的邏輯,是不是有些類似呢?
雖然說是開始“賣天”了,但性質上更像是左手賣給右手。至于為什么能夠這樣做,我也解釋不清楚,但我相信體制內有高人。
同樣是左手倒右手,“賣地”可比“賣天”復雜多了。畢竟涉及到征地拆遷,各種手續繁多。
相比之下,“賣天”就簡單多了。領導對著天空畫上一個圈,馬上就可以起賣,財源滾滾來。而且打著低空經濟的時髦旗號,從銀行拿貸款也更容易,領導也有面子。
我敢說,平陰縣這事兒一旦成功,肯定會引起其他地方的蜂擁效仿。
以后的“賣天”經濟說不定會代替“賣地”經濟,成為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
畢竟全國有2844個縣級行政區,每個縣都把“天”賣了,那可是一筆巨大的收入。想想都讓人有點小激動呢!
“萬物皆可賣”,什么都能找出來賣。真是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
說實話,咱們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在搞錢模式的道路上,那可真是大膽創新、花樣百出:
▲2022年7月,四川閬中市1.8億拍賣了該市的公辦學校、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食堂食材統一配送服務30年經營權。
▲2022年8月,貴州榕江縣把殯儀館的20年特許經營權拍出了1.268億的天價,網友調侃“黃泉路”上也要被“宰一刀”。
▲2022年11月,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把城市公共停車場9028個停車位30年的特許經營權賣了4.3億。
▲2023年6月,四川把樂山大佛景區觀光游覽車和攤點30年的經營權賣出了17億元的巨款,網友都笑稱“佛祖被賣了”。
看看這些地方,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不過話說回來,把以后多少年的都賣了,家底兒都抖落沒了,那個地方的子孫后代的日子怎么過?
這不是吃未來的飯,讓未來無飯可吃嗎?
啥都賣完了,錢還是不夠花,又該怎么辦呢?
最近有條消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西藏自治區成都老干部休養基地設計/標段啟動公開招標,該項目工程投資約106.86億元,還不含土地費用。
可現實問題是,如今社會上普遍認為地方政府債務嚴重,沒錢了。為什么又要拿出這么多錢來建設老干部休養基地,這是不是說明債務沒想象中那么嚴重?
這幾年,媒體一直在宣傳什么《用“緊日子”減法做實“好日子”加法》、《用“緊日子”換取老百姓“好日子”》、《始終堅持“過緊日子”的思想》、《始終繃緊“過緊日子”這根弦》......
我覺得吧,過緊日子,應該做的是“能省則省”,不應該是“能賣則賣”。
有個成語不是叫“開源節流”嘛,別光想著“開源”了,也得適當做些“節流”吧?難道這花100多億巨資建設老干部修養基地這事兒,不該商討商討,在社會上征詢意見再建嗎?
老干部這樣一個群體,本來就享受著很多優渥的退休待遇。現在地方財政吃緊,降薪、裁員、拖欠工資的情況越來越多,還要繼續向他們做利益傾斜,老百姓自然有意見。
果然是“影視劇情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啊。
大家都記得電影《讓子彈飛》中有這樣一段臺詞:“鵝城的稅收都到90年以后了。”就連導演姜文自己都說:“沒有隱喻,都是真事兒。”
看看現在這些地方政府的操作,是不是覺得這話還真有幾分道理呢?
說實話,地方政府為了搞錢也是夠拼的,但也得想想長遠啊,不能把子孫后代的路都給堵死了。
不是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希望這些廟堂居高者能多為老百姓著想,多為未來打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