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這是一回到俄羅斯,就立馬改口了?俄羅斯的這位傳奇飛行員博格丹,也算是非常善變了,但這也凸顯出,他真的是被中國的隱身戰機所“征服”了。
在不久前的珠海航展上,俄羅斯年過六旬的功勛飛行員謝爾蓋·博格丹,長途跋涉數千公里,親自駕駛蘇57隱身戰機,飛抵珠海金灣機場再度參加航展。
和蘇57戰機一樣,博格丹一到中國,就成為了中文網絡上的“網紅”。
因為博格丹表現得非常平易近人,不僅是長途駕駛蘇57跋涉數千公里,居然沒有穿飛行服,僅是帶了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挎包,就來到了航展上,而且他還抽空一頓買買買,將殲20和殲35的模型拿回了俄羅斯,而且還體驗了一把中國的“足療”。
再加上博格丹傳奇的一生,這樣的人物,難免不讓人追捧。
不過,在航展期間,博格丹的一些話,卻驚起了一些波瀾,主要是他在接受采訪時候表示,俄羅斯的蘇57戰機,比現有的任何一款隱身戰機都要優秀。
他說,中國的殲35A隱身戰機,在航展上僅僅是飛了一個過長,展示了整體的氣動性能,但蘇57則展示了卓越的穩定性、可控性和出色的空氣動力學性能。
在不少人看來,博格丹的這番話,實在是有夸大自身的意思在里面,包括一些參加了航展的人都認為,實在是言過其實了。
因為僅僅從做工方面,就凸顯出了蘇57的不足,鉚釘凸顯,機身部件裂縫大得能塞下手機,和殲20、殲35A的做工相比是相差甚遠。
這些還是一眼可見的差距,而在看不見的雷達、航電設備上,那就更不用說了,俄羅斯的電子和雷達工業,一向都比較落后,根本沒法比,差距更大。
不過,博格丹在航展上過高地抬高蘇57,那也是沒辦法,畢竟事實就擺在那里,某些地方的差距那是人所周知的。
而且蘇57還是帶著“任務”來的,蘇57要想國際市場上推售,要是自己的功勛飛行員都認為蘇57不行,這不是自己貶低自己嘛,那誰還會買這樣的“隱身戰機”?
博格丹作為一名飛行經驗超過7000小時,試飛過蘇30、蘇27、蘇35、蘇57等一眾俄羅斯主力戰斗機的資深飛行員,他自然有自己判斷一架戰機先進與否的方式方法,所以別看殲35A僅僅是在航展上進行表演性的飛行,沒有靜態展示,但這也能讓博格丹感受到殲35A的不平凡。
因為就在他回國后不久,在接受《俄羅斯報》的采訪時候,他就透露出了真情,對中國的隱身戰機大加贊譽。
他表示,在航展上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國航空工業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尤其是殲20和殲35A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裝備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先進發動機,對此他是充滿了欽佩和敬意。
博格丹的這份贊譽,相信是發自肺腑,是真誠的。
因為他擁有著超過40年的飛行經驗,試飛了超過50種戰機,見證了蘇俄航空工業的沒落到緩慢復蘇,也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從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到現在完全獨立自主的成長過程。
但是相信他從來沒有見過,一國能在當初僅有些許航空底子的基礎上,能發展到如今已經超越了蘇俄“老師”,同時擁有兩款隱身戰機的一流航空強國。
也是啊,對于中國航空工業所取得的這樣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別說讓博格丹這樣一個俄羅斯飛行員刮目相看了,就連我們自己也沒有料想到,咱們會有這么一天。
在看到殲20機群不斷壯大,殲35A從當初襁褓里的嬰兒一樣,到現在完成了“成人禮”的這一幕時候,也不免讓我們想起,當年8架殲8換一架F22的那一段辛酸歷史。
當年的我們也不會想到,咱們的第五代隱身戰機,這么快就出來了,咱們的第一艘國產航母,這么快就下水服役了。
回想起過去的那一幕幕,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淚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