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老矣,尚可戰也!
海軍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男人???
鄧兆祥我國海軍開國少將之一,從11歲進入海軍學校到83歲退役,鄧兆祥將軍服役時間長達71年,創造全世界海軍史上服役最長紀錄,載入中國海軍史冊。鄧兆祥為中國海軍的建立和發展貢獻了一生,令人敬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的故事。
鄧兆祥將軍
謊報年齡,進入軍校?
1913年小學畢業之后,父親去世,家境中落,家里無力供養他繼續讀書。鄧兆祥只能無奈地離開心愛的學校,早早踏上了謀生的道路。
1914年4月5日經遠親,時任廣州警察廳廳長的鄧瑤光的推薦,鄧兆祥到黃埔海軍學校參加入學考試,學習海軍知識。然而年齡的大麻煩擋在了鄧兆祥的面前,原來黃埔海軍學校的入學最低年齡為14歲,而鄧兆祥那時只有11歲。
報名處的考官滿臉疑惑地打量著他,問他你到底有多大叫什么名字。他非常響亮地回道:“14歲,鄧兆祥,鄧世昌的鄧,瑞雪兆豐年的兆,吉祥如意的祥。”考官驚奇地問你知道鄧世昌是誰嗎?
致遠號
鄧兆祥說:“鄧世昌是北洋海軍致遠艦管帶,甲午海戰中的民族英雄”。考官對這個看上去不像14歲的少年能有如此見識很欣賞,不再追究他的實際年齡。自此鄧兆祥的人生被打上了大海的烙印,他開始了長達71年的海軍生涯。
刻苦學習,成績優異?
在黃埔海軍軍校學習的日子里,鄧兆祥非常刻苦,他學習許多專業,精通海軍多門知識。1919年底鄧兆祥以極為優異的成績完成了軍校的全部課程。按理說,畢業的鄧兆祥就應該上艦學習,然而因為戰爭的緣故,鄧兆祥根本沒有上艦艇學習的機會。
直到1923年8月,鄧兆祥經過一波三折才在廣東汕頭海軍得到實踐的機會。之后憑借扎實的海軍知識技能,鄧兆祥逐步被提升,由副部門長、部門長一直到副艦長、艦長等職。
飛鷹艦
1929年時任飛鷹艦少校副艦長的鄧兆祥毅然選擇放棄職位,作為一位學生到達英國倫敦向英國海軍學習先進的海軍經驗。鄧兆祥留學的日子里學習非常刻苦,盡可能地了解海軍知識。一次,英王喬治六世乘航母去南非視察,鄧兆祥所在的“決意”號為其護航。途中遇到颶風,在危急關頭鄧兆祥頂替英國軍官協助艦長處理許多突發險情。鄧兆祥的刻苦和專業素養得到了肯定,鄧兆祥得以進入英國皇家海軍學校繼續學習。
經歷過四年的艱苦學習和訓練,鄧兆祥成為了一名出類拔萃的海軍指揮人才。回國之后,因為戰爭空間的問題,海軍難以發揮效果,鄧兆祥更多從事海軍人才培養的工作。
重慶號起義?
1948年英國為賠償在香港被日軍擊沉的4艘民國海軍炮艇,決定將大型巡洋艦“重慶號”贈予中國海軍。但是英國對艦長人選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必須是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二是必須在大型艦艇上擔任過艦長。而鄧兆祥成為了當仁不讓的選擇,“重慶號”是當時中國海軍最大的巡洋艦。
然而,蔣介石發動內戰的行為以及國民黨的內部腐敗讓鄧兆祥難以容忍。他不希望自己的軍艦成為內戰的幫兇,成為民族的罪人。隨著國民黨在三大戰役的潰敗,“重慶艦”的部分官員決定發動起義。時任艦長的鄧兆祥事先不知道起義的事情。當起義發生,鄧兆祥并沒有一絲恐慌和害怕,而是立刻了解全艦的具體情況,保證全體艦艇官兵的安全。
重慶號
經過深入的交談,弄清士兵是真正進行起義,開動也沒有問題的時候鄧兆祥毅然地選擇支持和參加了起義。長江口航道復雜,怎么保證避免被發現的情況下,順利抵達煙臺港是一個不小的難題。鄧兆祥和諸多海官共同討論之后得出具體的航線規劃。在鄧兆祥的精心指揮下,“重慶艦”離開了長江口,并沒有被發覺,于1949年2月6日順利抵達了煙臺港
可惜在后續蔣介石的瘋狂轟炸下,重慶號沉沒于大海,戰爭結束因為技術難度也難以修復,一艘大船就這么失之交臂。
培養海軍人才,盡心盡力?
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海軍力量十分薄弱,尤其是在朝鮮戰爭當中中國的海防面臨嚴重挑戰。軍委決定,以較短的時間快速培養一批快艇人才,組建快艇部隊,保衛國家的沿海安全,而這一任務交給了鄧兆祥。經過一年的緊張訓練,鄧兆祥的青島海軍快艇學校培養出879名合格的快艇學員。這些快艇學員在之后的海戰多次立功,其中多人成為高級將領。
1955年,鄧兆祥被授予少將軍銜,以表彰他對人民海軍的貢獻。之后鄧兆祥始終唯一海軍建設發展的第一線,先后擔任副參謀長、副司令 員、北海艦隊副 司令員、海軍副司令員等職。1985年,鄧兆祥已83歲高齡,已經擔任重要職位。鄧兆祥深感身體機能的下降,多次誠懇請求退休,軍委最終批準。從此他結束了長達71年的海軍生涯。
去南沙和西沙看看?
70多年的海軍軍旅生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國的內海都留下過鄧兆祥的航行足跡。然而鄧兆祥將軍一直遺憾沒有登上自己國家的明珠——西沙和南沙群島看看。
90年代之后,已經退休鄧兆祥多次提出去南沙看看的請求,然而因為鄧兆祥的年事已高一直沒有成行。1996年1月22日,對鄧兆祥將軍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已經93歲的高齡乘坐飛機飛往西沙,踏上西沙,老將軍的心情非常激動。他顧不上休息,從機場到連隊,再到紀念碑下。
鄧兆祥將自己收藏的近千冊圖書贈送給了守島官兵,并在將軍林親手種下了一棵椰子樹。他對水兵們說:我栽樹,你管理一定要讓這棵椰子樹在西沙長得根深葉茂。”
1998年8月6日,這位大海之子在北京病逝,享年95歲。兩天后,他的骨灰在青島撒向他馳騁一生的大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