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寶馬,又不像寶馬,而是新的寶馬。
日前,寶馬集團高調宣布將在2025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上全球首發新一代BMW智能座艙和操作系統。
寶馬并未透露產品細節,但有兩點已知信息。首先,會很寶馬,新智能座艙將圍繞以“駕駛樂趣為中心”的設計理念。
其次,會很懂中國。據悉,最新一代BMW操作系統將由中國數字研發團隊與慕尼黑研發團隊聯手設計,包括智能個人助理、導航系統、用戶界面以及車內生態系統的數字化功能和服務。
目前,中國在汽車智能座艙方面的發展,已經領先全球,寶馬新系統的推出,建立在一個全新的前提下,即寶馬的中國團隊已具備全棧智能汽車軟件開發能力。中德智能汽車研發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
答案躍然于紙上:
1、智能駕駛技術迭代加速;
2、智能座艙持續進行本土研發。
除了中國速度、中國研發、中國朋友圈,寶馬此番智能化創新的另一個特點,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依舊很寶馬。
正如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所說:“‘純粹駕駛樂趣’是寶馬不隨時間改變的承諾。”
V2X加持,“聰明車”遇上“千里眼”
2024,被諸多車企定義為高階智駕元年。
然而,純視覺、輕地圖、端到端大模型、車位到車位,各種熱門概念被頭部智駕公司捧紅,面對智駕這張答卷,車企們給出的答案越來越趨同。
作為傳統豪華汽車品牌的寶馬,如何跟進,如何創新?
寶馬果然拿出了新東西,即V2X,“車路云一體化”。智能汽車不應該是單獨的聰明個體,還應該行駛在“智慧路”,連接“強大云”。寶馬V2X技術能同時處理通信范圍內200臺車發出的信號,并為它們提供安全服務。
寶馬宣布:從2025年1月起,搭配V2X模塊的聰明車——全新BMW 5系將在沈陽量產,這是寶馬首次推出搭載V2X技術的車型。
技術層面,目前,寶馬V2X可實現前車緊急制動預警(EBW)、闖紅燈預警(RLVW)以及十字路口橫向來車碰撞預警(ICW)3個場景功能。
通過車輛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互聯,車輛能像對講機溝通一樣,提前預知路況,做到“超視距”安全預警。相當于寶馬在中國編制一張緊密相連的智慧交通大網。
基于該網絡,搭載V2X技術的寶馬車型甚至能不受攝像頭、雷達等傳統感知系統的限制,在主動緊急制動AEB功能基礎上再加強安全預警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寶馬V2X技術依托直連通信,不受運營商擠占覆蓋范圍的限制,使搭載該技術的寶馬車型,能在無線通信范圍內實時“對話”。
在感知到危險即將發生,卻還沒到AEB功能觸發閾值的時刻,提前對駕駛者發出預警,提供安全保障。
原理層面的技術講解比較枯燥,可以舉三個例子,來對V2X的功能進行演示:
場景1: 當駕駛者駕駛全新BMW 5系駛入城區,面對絡繹不絕的人潮和擁擠的車道,慌亂之中油門當剎車。此時,緊急制動預警(EBW)就會立即響應,提醒駕駛者存在追尾風險。
場景2: 在路口需要左轉或右轉時,駕駛者因為A柱或B柱視野遮擋,無法及時發現橫向快速駛來的車輛。此時,十字路口橫向來車碰撞預警(ICW)功能開始發揮作用,能在最遠1km時預判側向來車的碰撞風險,并在儀表盤上發出警告,讓駕駛者及時踩下剎車,避免碰撞。
場景3: 當靠近交通信號燈時,闖紅燈預警(RLVW)功能提前啟動,基于V2X模塊與紅綠燈信號燈單元的實時通信,可預判車輛駛過路口時,信號燈為紅燈還是綠燈。如果是紅燈,儀表盤會出現減速預警,確保駕駛者遵守交通法規,安全通過路口。
當前,寶馬V2X技術能同時處理通信范圍內200臺車(車輛均需具備V2X模塊)發出的信號,并為它們提供安全服務。
未來,隨著與路網的不斷深入融合,寶馬V2X將解鎖更多場景。
智能座艙,數字化為駕趣服務
寶馬是智能座艙的鼻祖。
早在2001年,當時旗艦E38的末代改款更新時,就帶來了突破性設計:iDrive。
通過一個碩大的旋鈕以及數個實體按鍵,結合中控上的一塊LCD屏幕,可以對車輛數百個功能進行調節,以應對車輛功能越來越多,但實體按鍵不夠用的問題。
難以想象,在23年前,沒有觸摸屏的時代,通過簡單的旋鈕和按鍵,就能操控地圖,讀取CD。
如今,冰箱、彩電、大沙發,是不少汽車品牌對智能座艙的具象化理解。
不乏一些品牌“為了智能而智能”,去掉幾乎所有實體按鍵,調個座椅或者空調風向都要在中控屏幕中完成,將簡單事情復雜化。
寶馬在智能座艙方面的主旨非常直接:致力于打造更自然、更順暢的人車交互,安全易用,不干擾駕駛。
寶馬旨在做出更懂中國消費者的智能座艙。
通過“隱形科技”(Shy Tech)打造出悅享(EASE):讓信息傳遞“零層級”,駕駛專注“零打擾”,駕乘體驗“零壓力”。
還有悅駕(BOOST),車要開得快,跑得久,剎得穩,真正實現車與人溝通如一,只添駕趣不添亂。
以“零層級”為例,BMW最新的操作系統以地圖打底,做到了“哪里需要點哪里”,學習成本幾乎為零。
融入了騰訊視頻、愛奇藝、QQ音樂、墨跡天氣等中國用戶使用頻率極高的熱門本土APP應用。
同時,全新BMW智能個人助理也更加聰明、貼心,不僅能延時傾聽指令,還能主動關心駕駛者。例如,提醒關窗、開啟空調、避免疲勞駕駛等,甚至具備OTA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寶馬智能座艙中70%的功能均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制,并出自本土研發團隊之手,主打一個“中國人更懂中國人”。
下一代BMW智能座艙將隨新世代車型推出,有望像20多年前的BMW iDrive系統一樣,再次引領行業新潮流。
中德合作,為中國量身定制
“在中國、為中國”,是寶馬提出已久的理念。體現在商業領域,努力讀懂用戶需求,舍得投入,就是一個企業對于市場最大的善意和誠意。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車消費市場,同時也是智能化科技發展與應用的最前沿。而寶馬則擁有百年造車底蘊,深厚的汽車文化與制造技術積累,享譽全球。
取各自之長,成了數字化時代,雙方深入合作的基礎。
早在2018年,寶馬便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開啟V2X技術研發合作,并與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開始V2X電子認證服務合作。
2019年,寶馬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領域涵蓋C-V2X等未來無線通信系統的研發合作、驗證與標準化制定工作。
2024年10月,在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見證下,寶馬與清華大學共同成立“清華-寶馬中國可持續發展與出行創新聯合研究院”。
今年是寶馬集團進入中國市場的30周年,為更好地開發本土化產品,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寶馬已經在中國建成除德國之外最大、最完備的研發網絡,具備全棧智能汽車軟件開發能力。
分布在北京、上海、沈陽、南京四座城市的研發機構,業務范圍涵蓋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數字化服務等領域。
寶馬的中國團隊已具備全棧智能汽車軟件開發能力。
3200多名BMW設計師和研發工程師與中國的科技公司、初創企業、本地合作伙伴以及學術界密切合作,旨在推動智能汽車軟件層面的開發,實現端到端等高階智駕功能的落地。
2026年,寶馬將在沈陽投產首款新世代SAV車型,其將根據中國消費者需求進行量身定制,力求為用戶提供更加貼合的出行體驗。
高翔表示,寶馬在過去百年歷史中,遇到過“各式各樣的挑戰”,但寶馬有“敢于在危機環境下作出重大決策的魄力”,這是寶馬的品牌傳統。同時,寶馬始終堅信,未來出行應以人為核心,責任為根基。
結語
用戶主義時代,體驗才是真正的長期主義。
作為豪華車領域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店”,寶馬的創新一直以人為中心,將前瞻的硬件、軟件能力無縫融合,塑造“以駕趣為核心”的智能時代新體驗。
真正的豪華不僅是外在的奢華,更是內在的創新與堅持。
在新汽車時代,寶馬用創新二字對智艙、智駕做了新解,也用創新二字對本土化進行了深耕。
智能化浪潮中,擺脫千篇一律,打造屬于自己的智能標簽,才是寶馬真正的目標所在。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汽?出行產業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商業邏輯與商業人物,影響圈層中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