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終于要入冬了。
我也終于把冬裝收拾出來穿了。
這大概就是住在廣東的天然福利吧。
冬天姍姍來遲,而且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所以,需要的冬裝也會少很多。
這可真是省錢啊。
去年冬天,我16件衣服就過來了。
今年冬天,依然是這16件衣服陪伴著我。
可標題卻寫著17件,因為我打算在12月的時候入手一條帶絨的厚褲子,就先把它也算上吧,
1)那么,這16件衣服分別是什么呢?
打底穿的搖粒絨長袖衫,4件
帶帽或不帶帽的衛衣,4件
一年四季皆可穿的長褲,4條
(含牛仔褲一條,運動褲一條,闊腳褲兩條。)
帶絨厚褲子,1條
冬裝外套,2件
(一件是女裝長款,一件是男裝廓形,兩種不同的風格,我都可以。)
羽絨服,1件
(主要室內穿,南方的室內往往比室外更冷,而且是越呆著越冷,這個時候我會直接上羽絨服。)
前面說了12月應該會增加一條帶絨厚褲子。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冬裝了,沒有圍巾、帽子等配飾。
也沒有一件衣服是很矜貴的,全部都可以扔洗衣機洗。
我不伺候難伺候的衣服。
我也不追求買一件“貴”的衣服穿10年。
我的衣服都不貴,最貴的應該是羽絨服,也才599r山姆超市買的。
其次是冬裝外套,可也是特價299、199的時候買的。
不過它們質量都很好,款式也是我喜歡的,這就夠了。
價格不是我買衣服的標準,質量好和我喜歡才是最終選擇。
2)咱就說,衣服少真的很爽啊。
我是在晚上洗完澡后把換季衣服拿出來的。
全程不超過15分鐘。
大致的動作是這樣的,從收納袋里把冬裝拿出來放在床上,把準備收起來的夏裝疊好放進去,再把冬裝掛在掛衣區。
那些冬裝放在床上時,都堆不起來,零零散散的。
我當時忍不住就感嘆了一句:我的衣服可真少啊。
跟5年前收拾衣櫥時是完全不一樣的景觀。
我終于不必被衣服埋沒自己的時間、空間、金錢和勞動力了。
我也終于感覺,是我在穿衣服,而不是衣服在奴役我。
我蠻喜歡這種對自己的物品和生活擁有掌控力的感覺。
3)在廣東,三層疊穿足夠保暖了。
所以,我穿衣的模式一般是:
不那么冷的話,衛衣+打底衫+普通褲子,或衛衣+外套+普通褲子。
很冷的話,打底衫+衛衣+外套+加絨厚褲子,或衛衣+羽絨服+加絨厚褲子。
廣州這邊,很冷的情況前后加起來應該不超過1個月。
所以,厚衣服不必買太多,夠穿就行了,多了只會閑置浪費,還非常占地方,收拾起來也麻煩。
這么搭配下來,我其實就只有2-4套衣服可以穿,但也夠了。
鞋子的話,我也沒有特別準備冬天穿的鞋子,還就是那兩雙夏天也在穿的運動鞋。
4)冬天怎么穿,才能又保暖還不顯臃腫?
在我看來,最偷懶的方式是,買一件羽絨服。
一件羽絨服抵得過好多件普通衣服。
在南方的話,羽絨服里面隨便穿一件薄衫就夠了。
而且我會選擇長款的羽絨服,老寒腿也能保暖到。
如果是多件衣服疊穿的話,外套的選擇很關鍵.
去年冬天,我和朋友一起吃飯。
她穿了3件衣服,搭配的外套是很修身的那種。
我也穿了3件衣服,搭配的是男裝廓形外套。
結果朋友一見到我就說,你真是不怕冷啊,穿這么少。
我愣了一下說,不是啊,我穿了3件呢。
她很認真地打量了下我說,我也穿了3件,你也穿了3件,但我怎么感覺我穿得很臃腫。
朋友的身材跟我差不多,我覺得問題應該是出在外套上面。
有時候我們覺得修身的外套更顯身材,可如果里面穿得多時,修身的外套反而會顯得臃腫。
所以,我冬天更喜歡穿寬松廓形的外套,即使里面穿多幾件也看不出來,即使里面穿的衣服比較寬松,也不會有被束縛的不舒服的感覺。
最后想說,衣服就是用來穿的,每次想要買衣服時我都會謹記這才是它的真正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