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班第三天,估計大家都累了吧。
今天,來聊點八卦的~
上周六,廣州規自局發布了《上下九步行街品質提升工程項目荔灣廣場南塔裙樓外立面修繕工程》批前公示,公示日期截至下個月月初。
如果進展順利,荔灣廣場明年就會開始變身。
那這一次,荔灣廣場能否撕掉靈異的標簽呢,下面我們接著看。
01
不改名不大拆!
翻新主打一個敞亮
荔灣廣場分為北塔和南塔,北塔是藍港國際珠寶交易中心,而南塔則靠近上下九步行街,主營珠寶玉器,但什么店鋪也都有一些。
大家最熟悉、被討論最多的“荔灣廣場”招牌,就在南塔這邊。
而在去年4月,招牌曾經進行過翻新的工作,當時還曾引起熱議,以為是要改名換姓。
圖源:廣州荔灣發布
但據修繕工程批前公示,“荔灣廣場”將會繼續保留下來,項目不會更名!
好好好,這是主打一個不信邪呢~
再看其他細節,目前的外立面以墻面、廣告牌為主。說實話,視覺上比較擁擠,質感也有點low。
這也導致室內比較陰郁,采光得靠開燈。
而目前的翻新方案,就采用大面積的玻璃、不銹鋼鋁板和米白色真石漆作為搭配,傳統廣告牌換成LED屏幕,風格上會直接洋氣很多。
屋頂全部拆除,改為透光的玻璃頂,亮堂又環保。
在不大拆大建、不改動結構的背景下,這樣的翻新也算是盡力了。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至今,荔灣廣場一直在斷斷續續地進行小范圍的整改,修繕范圍包括里面商鋪、大堂、電梯、消防等等。
但從效果以及市場反饋來看,作用不大。
一方面,是外立面太丑、運營思維太舊。
顏值不行,商場勾不起消費的欲望,真的路過都不想走進去。
另一方面,也是很多8090后街坊的感受——就是主營珠寶玉器,定位太過單一,客群嚴重受限。
就看看廣州的商場,大部分都是往多元化、多業態去走。開業快20年的正佳廣場,為了客流甚至把博物館、海洋館都搬進商場里,簡直拼老命了。
反觀荔灣廣場,路是越走越窄,轉營珠寶玉器以后,一個業態做了20年。
想起我小時候,還會去那里買衣服鞋子,還有玩具書包。尤其是過年前,那必須得去“進貨”一下,從頭到腳換一身新的。
而現在要逛街買東西,再不會聯想到荔灣廣場。
加之廣州多個綜合體、新消費中心的崛起,“上下九”大IP也在沒落,荔灣廣場就更容易被人遺忘了。
02
跟風水無關
與人為因素有關
在看到前面珠寶玉器這個業態時,我猜一定有人會說:還不是因為要辟邪,要鎮壓嘛。
作為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我當然知道這一個說法。
但今天這篇稿子,不打算去聊這個事情,而且會去刻意避開。
一是,不想變相宣揚玄學,放大傳言。
無論在哪個平臺上搜索“荔灣廣場”,彈出來有95%的信息,都跟風水、詭異這些關鍵詞有關。但這些內容,很可能95%都是道聽途說,沒有事實依據。
比恐怖故事更可怕的,是人心。不經意的流言蜚語,往往勝過毒藥。
見證過荔灣廣場鼎盛時期的人,如今再看這些,難免會感覺唏噓和不忍。
二是因為,“風水不好”粉飾了太多的真相。
所有人都知道荔灣廣場的沒落,那些光怪陸離的傳說,卻鮮有人分析,為什么會這樣?
譬如各種事故,背后首先是設計缺陷和管理漏洞。
早年商場內部的欄桿,高度只到成年人腰部,非常容易翻越。
目前欄桿已經進行加高 圖源:廣州荔灣廣場
另外,穗南公司在荔灣廣場的開發、銷售和出租中曾存在嚴重的稅收違法問題。由于穗南公司沒有及時清欠稅費,稅務局最終查封并拍賣了部分商鋪。
拍賣部分商鋪以后,商場的管控權一度變得混亂,其中還涉及了租賃糾紛、欠費等等問題。
以上種種,都為后來荔灣廣場的經營、安全管理埋下了地雷。
最后一點,有的事說多了,越是頻繁發生。
像是荔灣廣場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維特效應”,即自殺事件經媒體報道或者渲染以后,會產生“榜樣”的作用,間接為其他人提供目標場所、操作方法以及行動計劃。
經過輿論的發酵,流量的孵化,最終會讓越來越多人感染這種情緒“流感”,產生關聯想法。
在這個互聯網傳播無比發達的時代,人人都是內容生產者,也是內容傳播者。
有些不幸,不是風水作祟,而是我們無意識的推波助瀾所導致的。
真心希望大家下次聽到、看到荔灣廣場時,嘴里說的不再是那些都市傳說。
而是對廣州初代商業中心振興的期待。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