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環二講了北上海發展慢的原因(《北上海,真的要被時代拋棄嗎?》),得到了廣泛共鳴,文章留言、私信多達幾百次。
有些是補充北上海的一些問題,有些是認為北上海即將爆發,總結下來就五個字:“恨鐵不成鋼”。
大部分都是真心的希望北上海好起來。
要北上海好起來,很多人都在出主意,環二給大家匯報一下投票最多的幾個。
01
鐵路南何支線改造
抱怨最多的,是鐵路南何支線、北楊線。
鐵路對生活影響很大,上海鐵路分布很多,南何支線、北楊線的問題是途徑太多居民大區。
南何支線是唯一主體位于外環內的貨運鐵路。
南何支線走向
貨運鐵路的直接影響是,嚴重阻礙了居民出行。
有鐵路,一定會有大量斷頭路。
從寶山到靜安到虹口,斷頭路一個接一個,居民出行都是個問題還談什么發展。
即使不是斷頭路,有時也因為火車經過堵車。
鐵路路權最高,火車來了誰都得等著,尤其是運大炮的火車。
趕上下雨天、晚高峰、火車來,堵車一小時一點不夸張。
鐵路的第二個影響是,嚴重割裂了城市空間。
南何支線平均寬度8-32米,視覺上阻隔嚴重,功能上更是切分了城市。
南大經緯匯商場體量很大,但是非常冷清,沒辦法,鐵路以南的客戶過不來。
而且zf也不會大力開發鐵路兩側,鐵路附近很多都淪為了老舊工廠、倉庫等。
城市割裂帶遠不止30米。
南何支線沿線環境
中間有這樣的發展斷層,城市很難組團發展,只能各自為戰。
不用說寶山,靜安永和因為鐵路、部隊用地,搞得都像城鄉結合部。
南何支線永和段
城市的本質就是資源互換,北上海能發展起來才怪。
北上海的好運馬上來了,南何支線要改造成市域鐵路。
一方面改為客運,實際的便利沿線居民。
一方面可能要高架化,像三號線一樣,打通沿線路網,增強資源交流。
部分文件在醞釀2035年完成改造的可能性,落地規劃我們拭目以待。
哪些區域潛力更大
哪些區域觸達上限歡迎私信咨詢
02
大場機場搬走
北上海其實承擔了城市發展的代價。
貨運鐵路我們肯定需要,恰好部署在北上海而已。
為全市提供了資源支持,做了貢獻,又為南上海騰出發展空間。
代價卻留給了北上海。
承擔這個作用的,還有大場機場。
這是一個軍用機場,對國防安全的戰略意義重大,肯定是需要的。
對全上海、對全國都非常重要。
只是恰好放在了北上海,而且是北上海外環內。
1938年便占地4000多畝,解放后又一度擴容。
面積超過2個世紀公園。
作為軍用機場,噪音自不必多說。
雖說班次減少了,轟鳴聲卻大過民用飛機。
更可怕的是直接阻斷了寶山東西側的交流。
滬太路到共康西邊界,直線距離只有2公里,開車卻要繞行6公里以上。
沿途都是小路,沙土飛揚,大車的往來又造成交通擁堵。
稍有不慎,半個小時便扔在路上。
大場機場不走,周邊也無法開發。
大場機場東側城市環境
你不可能把優質的項目放在軍用機場旁邊,附近區域幾乎幾十年不發展。
連拆遷意愿都沒有。
周邊城市界面破爛不堪,周邊10km內也無法建設高層建筑。
嚴重影響了資源導入。
大場機場一直有搬遷的聲音,靠譜的文件還沒看到。
當然這是軍方戰略決策,我們都得尊重,國防安全大于一切。
感謝北上海居民做出的貢獻。
03
多建幾條快速路
北上海發展雖慢,人口卻非常密集。
淞南、高境、曲陽、江灣、彭浦、共康、大場、顧村、羅店、上大、桃浦隨便一個都是人口大區。
不僅人多,還在快速導入,六普到七普寶山、嘉定人口流入前三。
這樣重磅的居住大區,快速路很少,導致堵車嚴重。
北上海外環內7.5公里,外環外15公里的居民大區,沒有快速路。
閔行南部,外環外,3公里一條快速路,還要醞釀龍吳路快速化。
都是上海的土地,厚此薄彼到這種程度。
南北高架到外環就戛然而止,而且一直不給延長。
甚至還限流,寶山萬達這里只有下高架匝道沒有上高架匝道。
只讓下不讓上,原因你懂的。
很多上海人出行靠地鐵,但是我們必須得承認,收入越高的居民自駕出行意愿度越高、地鐵出行的意愿度越低。
例外肯定有,大致規律就這樣。
自駕不方便,也影響了北上海優質居民的導入。
人口結構,對區域的發展是全面影響。
本質上講,決定地段價值的就是居民。
滬太路快速化喊了不知道多少年,現在也沒個落地方案,說是和大場機場一起動工。
南北高架南延到了浦江鎮,就是不想北延出外環。
看不懂。
哪些區域潛力更大
哪些區域觸達上限歡迎私信咨詢
04
中環北抬
前面提到的快速路是南北向,東西向交通大家抱怨也很多。
之前抱怨最多的是“寶山三炷香”,3號線、1號線、7號線幾乎沒有換乘站。
東西向交流不方便,也導致地鐵過度擁擠——直到市區才有人下車。
現在18號線在建,有望局部緩解,換乘站數還是不多。
東西向自駕,主要是中環、外環相隔太遠,中間大片居民上高架很麻煩。
尤其是新江灣,上內環、中環、外環都不方便。
新江灣居民都很有錢,很多上班在陸家嘴的朋友,也被逼著擠地鐵。
豪車在車庫吃灰。
當時規劃時,中環確實跟內環距離太近,最近處不足500米。
放在地圖上一看就不協調,中環北抬的計劃就一直在討論。
如果中環北抬實現,大片土地搖身一變成為中環內,地段能級得到提升。
而且也解決了出行難題,新江灣、淞南、高境等地方居民去浦東更加方便。
張江上班新江灣定居,變得可行。
05
復興島大力開發
北上海的另外兩個問題,是缺乏高端產業和高質量公共活動中心。
放眼望去,全是大片大片的住宅,真正的公共活動中心就五角場、大寧少數幾個。
一方面嚴重影響當地經濟發展,楊浦經濟連續多年倒數前三。
一方面要頻繁進出市區,上班或者休閑娛樂。
這些問題,甚至影響了北上海房價。
比如西北部,產業非常薄弱,出了江蘇路后基本沒有大的產業。
真如、桃浦、南大產業引入才剛剛開始。
這個基本面,決定了當地購買力相對乏力。
西北片區卻規劃了大量住宅。
房子很多、買房人不多,房價怎么可能漲起來?
普通居民可能講不了這么專業,但是言辭中能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太多人期待復興島,其實就是局部解決上面兩個問題。
復興島是上海市區唯一的島嶼,恰好有大片待開發土地,目前還通了地鐵12號線。
如果能開發,解決了北上海土地不足的困境。
20多年前就在討論復興島的開發。
2004年、2016年開展過復興島國際開發方案征集。
從“生態島、休閑島、論壇島”到“智慧島”“創新灣”的功能設想,無不讓人對復興島的開發寄予了厚望:
曾有人大代表提議,將復興島打造成世界級科創島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硅谷島”。
與長陽創谷遙想呼應,形成楊浦發展的“雙核”。
這樣一個島嶼,既有頂級的產業集群,解決大家就業問題。
又有豐富的公共活動場所,解決大家休閑娛樂問題。
一舉抬高北上海的城市地位。
環線研究了規劃,復興島開發時間還早。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中,復興島被列為了戰略預留區。
也就是說,2035年之前復興島都不會大開發,此前的規劃又收了回去,開發方案征集了個寂寞。
目前復興島上主要以央企、市屬企業的工業倉儲用地和部隊特殊用地為主。
這也決定了復興島的開發是困難的,阻礙太大了。
大家再等等吧。
回到文初,講了這么多大家初心還是希望北上海變的更好。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不妨留在評論區,我們一起建言獻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