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湖波瀲滟,蒼茫水色空濛。珍稀鳥群舞清風,振翅云霞與共;富水湯湯東去,綠楊裊裊煙中。風光如畫意無窮,沉醉桃源幽夢。”
網湖,就這樣敞開了冬的懷抱。它,宛如一個被上蒼和大自然格外寵愛的神秘樂園,將數十萬只越冬的珍稀鳥類匯聚于兩萬多公頃的湖面濕地,奏響了一曲生機勃勃的冬日樂章。
當初冬的第一縷陽光灑進網湖,整個水天世界一下子就被喚醒了。天空中,一群群候鳥如一片片流動的彩云,在這片溫暖的港灣翱翔、追逐、嬉戲……
率先映入眼簾的是優雅的白天鵝,它們伸展著修長的脖頸,潔白的羽毛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臨近中意的水域,便開始輕盈地降落。只見它們腳蹼前伸,推動水面,剎車一般,蕩起一圈圈漣漪,仿佛是大自然在湖面上繪制的精美圖案。而天鵝起飛,先是撲扇著翅膀拍打水面,纖長的脖子向前伸展,梗得筆直,短小的雙腿在水中交替奮力劃行,滑躍一段距離后便騰空而起。看著它們優雅的起降,很自然就想到了飛機,不知道這些讓人類展翅翱翔的銀鷹是否受過它的啟發?
而湖邊的淺灘上,一群反嘴鷸正忙碌地搜尋著食物。它們那獨特上翹的嘴巴就像一把神奇的小鏟子,在泥濘中快速地翻動著。每當找到一只肥美的小蟲子或是一顆飽滿的螺螄,它們就會歡快地叫幾聲,仿佛在向同伴炫耀自己的收獲。
稍遠處,一群白鷺也在湖邊的淺灘上覓食。它們修長的雙腿在水中緩緩移動,優雅的身姿宛如一群白衣仙子。白鷺們時而低頭啄食水中的小魚小蝦,時而抬頭警覺地觀察著四周。當它們發現獵物時,便會迅速地將長喙插入水中,準確無誤地將美食捕獲。
水中央,一群綠頭鴨也在大展身手。它們一個猛子扎進冰冷的水中,不一會兒,嘴里就叼著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浮出水面。
在一片開闊的草地上,一群灰鶴邁著紳士般的步伐,尋找著食物。它們的身姿高挑,動作輕盈,就像一群高貴的舞者。一只年幼的灰鶴亦步亦趨,跟著長輩學習覓食技巧,樣子有些笨拙,但那股認真勁兒讓人忍俊不禁。
求愛,在這寒冷的冬季,也同樣充滿了浪漫與溫情。一只雄性的鴛鴦,身披五彩斑斕的羽毛,在湖面上游弋。它不時地梳理著自己的羽毛,展示其英俊的身姿,試圖吸引雌性鴛鴦的注意。當心儀的對象靠近時,它會迅速游過去,獻上最溫柔的“舞蹈”,水波蕩漾間,愛情的火花悄然綻放。
而對于已經成雙成對的鳥兒們來說,它們最重要的責任就是不離不棄,相互關愛。通過觀察望遠鏡發現,在一個隱蔽的草叢中,一對黑水雞夫婦正廝守在一起,那種親熱讓人心生羨慕。據說,很多鳥類都是從一而終,形影不離,甚至一只離世,另一只也會絕食而亡。這種對于愛情的忠貞,真的值得當今人類好好學習學習了!
網湖的冬季,因為這些鳥兒們而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它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聲鳴叫,都構成了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我靜靜地站在湖邊,沉浸在這充滿鳥趣的世界中,仿佛自己也成為了它們中的一員,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已經化作一只鳥,在濕地上飛翔……
網湖濕地,面積太大了,開車一周都得半天時間。我們早晨出發,邊走邊看,到達保護站,天近中午了。但我們還是忍不住好奇,要去拜訪兩只懂禮貌的烏鴉。
走進保護站那碩大的網棚,還未完全靠攏,就感覺到有兩道黑影“唰”的一下飛到跟前,原來正是那兩只烏鴉。令人驚奇的是,它倆一看到我們,竟不住地點頭致意,然后,便歡快地扇動幾下翅膀,那模樣就像是在熱情地歡迎我的到來。
據說,兩只烏鴉是前年收救的,到救護站時已是奄奄一息,毛色灰暗,可如今,它們全身毛色烏黑發亮,像是被精心擦拭過的黑寶石!
簡短的歡迎儀式過后,一只便飛到網棚中央的橫桿上梳理那黑得發光的羽毛,另一只則不停地與我們互動。當這一只飛到橫桿上去梳理羽毛時,那一只又趕緊飛過來向我們示意問好。那樣子像是生怕冷落了客人似的,溫馨的場景讓人感到無比溫暖!
跟它們的熱情相比,我卻兩手空空,連點鳥食也沒帶,頓時感覺有些汗顏:人不如鳥,算個鳥人?
六塘山古樟園,是網湖濕地一片保護得幾近原始生態的森林。這里,幾十年乃至數百年的古樟和珍稀樹種遍地皆是,方圓數千米,宛如一個古老而寧靜的神秘世界。
抬頭望去,那一棵棵古老的樟樹高大而威嚴,它們的枝干伸向天空,仿佛在與蒼穹對話。歲月在它們的樹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那一道道褶皺和紋理,都記錄著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變遷。
進入古樟園,山路迂回曲折,從樹的縫隙和地的疏朗間穿行。常有古藤如蜿蜒的巨龍,緊緊依附或纏繞著經年的樟樹。有的架起蓬式凱旋門,有的則垂吊著長長的松蘿,它們的存在,給這片樟園更加增添了古樸原始的意味。
林深處,有連理樟映入眼簾。兩棵樟樹在離地不高處緊密相連,宛如一對深情相擁的戀人,不離不棄。它們的枝葉相互交織,共同沐浴著陽光雨露,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似在傾訴著彼此的眷戀。
與之相鄰的“五子登科”更是別具特色。五棵樟樹大小不一,卻錯落有致地生長在一起,仿佛如同相親相愛的五兄弟,各自展現著獨特的風姿。有的挺拔高聳,直插云霄;有的枝干橫斜,姿態優美;有的樹冠如蓋,蔭庇大地。它們相互呼應,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除了古樟古藤,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鳥類。行走在“原草原木原生態,野滋野味野風情”的古林中,耳邊傳來各種鳥兒清脆的啾鳴。人在林中走,鳥在樹上唱,這和諧的場景讓人沉醉。它們在枝頭跳躍嬉戲,歌聲、歡叫聲與樹葉的沙沙聲、溪水的潺潺聲交織在一起,宛如一首大自然神奇的交響樂章。
高高的樹叉上,筑有不少鳥巢。鳥媽媽們忙碌地穿梭于樹林間,為孩子們尋找食物。像極了人類的父母,辛辛苦苦則毫無怨言。
遠處,一只喜鵲正在修補它的巢穴。大約是經歷了幾個季節或長時間的風雨洗禮,有些窩巢的樹枝腐爛,出現了破損。喜鵲用它那靈巧的嘴巴叼來樹枝和草葉,認真地修補著,那種一絲不茍的勁頭,就像是個任勞任怨的建筑師。還有小巧玲瓏的繡眼鳥,用它們纖細的爪子和靈巧的嘴巴,采集著柔軟的草莖和羽毛,也在精心織補著自己的小窩,專注的模樣仿佛在創作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約是冬天到了,把窩補好補厚,更利于保暖吧?
再往深處走去,一群紅嘴相思鳥在枝頭歡唱。它們的歌聲清脆悅耳,仿佛是在為這初冬的天氣增添一份溫暖。看得出,雄鳥用悅耳的歌聲向雌鳥表達著愛意,雌鳥則輕輕地回應著,它們相互依偎,共同抵御著冬日的嚴寒。
林中鳥似乎與湖中鳥有所不同,它們多以巢穴為家,以昆蟲為食;而湖中鳥則是水里越冬,以魚蝦為食。這也許是大自然的神奇的安排吧,有限的資源必須得到合理分配,同搶一種資源,必將致其枯竭也!
沿著山路穿林過溪,溪水清澈見底,水底的石子和水草清晰可見。溪水在石頭間歡快地流淌,濺起朵朵水花,仿佛在為這寧靜的古樟園增添一份靈動之美。
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樟樹的清香和泥土的氣息,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古樟的枝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綠色的天幕,將天空遮得嚴嚴實實。在這片綠色的海洋中,人們仿佛忘卻了塵世的喧囂與紛擾,沉浸在這寧靜而美好的世界里。
濕地管理局的鄭和松局長,是個很有文化內涵的領導。自始至終都在向我們滲透濕地生態文化。他告訴我們,他們的工作就是把濕地之美喚醒,讓其固有的歷史文化熱情得以充分彰顯!他還說,在這片古樟園里,每一棵樹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每一處景觀都充滿了生命的力量。這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歲月的見證,是讓人心生敬畏和向往的神奇之地。
太陽西去。余暉灑在古樟園里,整個園子被染成了金黃色,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大家帶著滿心歡喜和依依眷戀,緩緩離開,而古樟園的美麗與神秘,卻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
網湖,這片由數個湖泊組成的神奇濕地,不僅承擔著長江一級支流富河分蓄洪的重任,還與長江中游江湖群構成了東亞地區最大的淡水生態系統,在中國水利資源中的地位十分顯要!尤其是,它已經成為數十萬只鳥兒們繁衍生息的家園和樂園,更加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理念。
網湖,嚴謹時,彰顯了它的多重功能重要性,保障著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輕松時,又讓這片水域充滿了鳥趣,為廣大人民群眾增添著更多的生活情趣和樂趣!
人說,作用無處不在!這,或許就是對網湖最好的禪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