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緊緊抓住“百千萬工程”有利時機,著力下好典型村建設“三步棋”,推動連樟村新發展,成效明顯。
連樟中心村航拍
下好全局規劃“先手棋”,穩步推進促蝶變
連樟村地處英德市連江口鎮東南部,2016年曾被列入省定貧困村,村黨總支部曾是英德市“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之一。在中央、省、市各級的關懷和指導下,連樟村全體干部群眾牢記囑托,不忘初心,感恩奮進,全力推動,2023年該村入選首批“百千萬工程”省級典型村,為連樟村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該村堅持以村莊發展、群眾需求為導向,編制了村莊規劃方案,形成《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村莊規劃文本(征求意見稿)》,以規劃引領建設,持續加大公共設施建設力度,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已趨完善,涵蓋衛生站、健身休閑廣場、婦女兒童之家、老年活動中心及金融服務站等,實現了政務服務、幼小教育、醫療衛生、金融服務等功能的村內自給自足。
聚焦“點上突破、線上延伸、面上推進”的工作模式,持續通過深入摸排村內基礎設施狀況,立足村莊發展和村民實際需求,強力補齊短板。2024年,通過廣州市國資委攜手11家國企捐贈的550萬元資金及典型村建設專項資金100萬元,重點推進鄉村振興學院、農家樂改造、村容提升、交通設施、黨群活動中心修繕、污水及飲水工程等項目,不斷補齊短板,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下好產業發展“本手棋”,夯實基礎固根本
作為2023年省典型村,連樟村緊抓連江口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示范鎮項目建設的寶貴機遇,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做文章。
依托村果菜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及麻竹筍特色產業的堅實基礎,連樟村強化“產供銷研”一體化產業鏈,大力推廣“連樟1號”品牌,以連樟家二期項目為引領,攜手清遠市職業技術學院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深化麻竹筍的深加工環節與品牌建設,助推清遠打造百億麻竹筍產業。其次,依托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與碧鄉農業(英德)有限公司、佛山紫南村合作興辦鱖魚工廠化養殖項目合作關系,共同推廣“連樟1號”品牌,提高“連樟1號”的知名度以及市場影響力。
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
積極開展整村運營工作,依托連樟樣板區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引領效應,整合黨建、北江沿線、文化旅游、民宿、康養及教育等資源,探索“農文旅+研學”融合發展新路徑,實現了產業間的有效銜接與協同發展。通過盤活各類閑置資金,投入130萬元投資英德市中睿置業有限公司,每年為連樟村增加7.8萬元收入。同時,連樟村還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強化農村三資管理,保障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2023年連樟村實現村集體收入171.2萬元,同比增長18.34萬元;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9萬,同比增長12%,預計2024年村集體收入約190萬元。
下好社會參與“關鍵棋” 多方共建促發展
“沒想到大變樣了,干凈整潔,暢通有序,美化綠化亮化做得很好......”這是連樟村集眾人之力、展各家所長后,當地群眾和返鄉人員切身感受到了“百千萬工程”帶來的新變化。
連樟村干部群眾參與義務植樹
在推進風貌品質提升工程時,連樟村十分注重發揮黨員帶頭力量,廣泛動員群眾,助力該村風貌提升建設,截止目前,該村下轄的17個自然村已全面建成美麗鄉村,現有5個生態村、3個特色村、9個美麗宜居村。此外,該村還積極籌措社會資金13.05萬元用于開展綠美鄉村行動,在中心村綠道及黨校大道等關鍵區域及“四旁”“五邊”種植各類樹木共1657株,其中種植胸徑4厘米以上的樹木1120棵,超額完成了典型村鄉村綠化的任務指標。對沿村莊流經而過的7.2公里連樟河進行整治并建成碧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游客接踵而至,美麗鄉村變成美麗經濟,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