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立陶宛向我們求饒了。
在11月2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立陶宛候任總理表示愿意與中國恢復外交關系。三年前,北京因貿易爭端降級兩國關系,候任總理表示支持恢復兩國關系,但他強調,他的政府不會改變目前的政策,包括維持與臺灣的貿易聯系。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就此表示,眾所周知,立陶宛在涉臺問題上的錯誤行徑是導致中立關系遭遇困難的根本原因。中方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希望立方重新回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道路上來,恪守兩國建交公報中所作政治承諾,為雙邊關系正常化積累有利條件。
事情的起因是,早在2021年,立陶宛無視中方的多次警告,單方面決定在其首都設立一個所謂的“臺灣代表處”。
這一舉動嚴重違背了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中方的一中原則,因此遭到了中方的堅決反制。
作為回應,中方不僅召回了駐立陶宛大使,還將兩國的外交關系降級為代辦級,以示對立陶宛行為的強烈不滿和譴責。
緊接著,立陶宛的對華經貿合作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由于立方的錯誤決策,中國民間自發地對立陶宛的產品和服務進行了抵制,導致立陶宛的對華貿易受到嚴重沖擊。
更為嚴重的是,中歐班列這一重要的貿易通道也開始選擇繞開立陶宛,進一步加劇了立陶宛的經濟困境。
俄烏沖突爆發后,立陶宛國內經濟持續惡化,導致其國內政治局勢也開始轉向,直到現在,立陶宛終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前不久,立陶宛社會民主黨總理候選人帕盧茨卡斯表示,他希望能推動立陶宛與中國的關系“正常化”,并認為立陶宛當初允許臺當局設立所謂“臺灣代表處”是“重大外交錯誤”。
上個月,社會民主黨贏得了立陶宛國家議會選舉,立陶宛議會正式批準了帕盧茨卡斯的總理候選人資格,不出意外,帕盧茨卡斯將擔任下一任立陶宛總理,因此他的表態還是有一定分量的。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也對帕盧茨卡斯的立場表示認同,瑙塞達通過總統辦公室發布聲明稱,他支持立陶宛和中國外交關系正常化的努力,希望中國改變降低外交代表級別的決定,讓大使們能夠重返兩國工作。
不過,立陶宛政壇上,對于如何處理對華關系存在著明顯分歧。一派主張基于經濟現實,積極修復與中國的關系;而另一派則堅持所謂的“價值觀體系”,對華采取強硬立場。這種分歧不僅體現在帕盧茨卡斯的表態上,也體現在即將卸任的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的行動上。
因此,帕盧茨卡斯雖然想跟中國改善關系,但他同時又對中國開出了兩個條件:
1、他強調立陶宛“不會跪下乞求任何東西”,即他認為中立兩國改善關系的舉措應該是相互的,中國也要拿出相應的誠意才行。
2、他聲稱與中國恢復關系,不代表要“羞辱臺灣”,這句話也被認為立陶宛可能會拒絕對所謂的“臺灣代表處”更名。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外交部已經清晰表明,允許臺灣當局設立所謂的“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無疑是在公然制造“一中一臺”的局勢,這完全違背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領土完整原則。
立陶宛試圖狡辯稱“代表處不具有外交地位”,這顯然是一種掩飾行為,無法掩蓋其背信棄義的本質。
鑒于此,如果立陶宛方面不采取實際行動來糾正這一錯誤決定,不尋求更名或撤銷該“代表處”,那么中立關系的恢復與改善就無從談起。
我國一直秉持著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對于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不會容忍。因此,立陶宛必須正視自己的錯誤,采取有效措施來修復受損的中立關系,否則雙方的合作與交流將難以重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