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5 日,我的朋友圈被一件事兒刷屏了:「蔚來十周年」。
同行們在感情飽滿的回憶著蔚來這十周年的歷程。除了本身工作中跟蔚來產生的感情外,2014 年~2024 年這十年也剛好是大家見證中國「新造車」的十年:
十年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掰著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特斯拉 Model S(參數丨圖片)、比亞迪 E6、北汽 E150EV、寶馬 i3,僅此而已;十年后,新款燃油車成了小眾群體;
十年里,新勢力從「PPT 造車」變成了第 50 萬輛、100 萬輛車下線;
十年里,新能源汽車從「補貼產物」到如今變成了市場里的大多數。
作為「新勢力造車」鼻祖,蔚來在一段時間里都是這個群體的先行者,讓我們看到了第一款純電量產車上市、第一家新勢力車企上市、第一個 5 萬輛電動車下線、第一個 1000 座換電站建成……
借著蔚來十周年,咱們一起回顧一下蔚來那些決定勝負手的瞬間,以及中國新造車十年的關鍵瞬間。
關卡 0:冷啟動與榜樣的力量
2014 年 4 月 22 日,第一批中國車主從埃隆·馬斯克手中接過 Model S 車鑰匙,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第一批特斯拉車主,其中有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
半年后,當時身為易車公司董事長兼 CEO 的李斌在公開演講里總結了特斯拉成功的經驗:「第一,特斯拉的成功在于定位,既然電池這么貴,索性做高端的車;第二,在于商業模式創新,在分工越來越細的商業模式中,提供服務銷售產品的垂直一體化,連充電站也自己建」。
此時,距離蔚來汽車(當時叫 NEXT EV)正式成立只有不到 20 天。想必說出這番話時,李斌已經想好了新公司蔚來的未來:走高端路線,做服務銷售產品的垂直一體化。
直到 2024 年,蔚來基本上還是延續了最初設想的路線:NIO 走高端定位,以 ET5/ET5T 為門檻,上至即將上市的豪華旗艦 ET9,大眾市場走量的任務則交給了樂道和第三品牌;做垂直一體化,自建充換電站、自營銷售體系、自建工廠、技術全棧自研……
特斯拉榜樣的力量對蔚來的影響不只體現在定位和商業模式上,還有「冷啟動」的方式:從賽道開始。2015 年,NEXT EV 蔚來汽車 TCR 車隊成為 Formula E 首個年度車手總冠軍;2017 年 5 月,蔚來首款純電超跑 EP9 以 6 分 45 秒 9 成為紐北最速量產電動車,直到前兩個月雷總在紐北刷圈,EP9 七年前的成績依然值得拿出來致敬。
賽道是內燃機時代最「old school」的啟動方式,也是最「燒錢」的啟動方式之一。后來出現的新造車品牌已經越來越少走這條路了,但對于十年前的蔚來和更早時的特斯拉來說,在純電動車還不被普遍接受和認可的時代,是 Formula E 和 EP9 讓大家看到了純電動車在「政策產物」之外的優勢和實力,讓一小撮人愿意先嘗試純電動車,才有了后來蓬勃的新造車運動。
關卡 1
把車造出來
回憶十年前,伴隨著新勢力車企出現的往往有另一個詞「PPT 造車」。
也不怪網友揶揄,2014~2018 年,中國有 300 多家新進入造車領域,其中造出來車、正式面向市場交付量產車的,只有其中的零頭。大多數的「新造車公司」真的只是拿了個 PPT 在大家面前轉了一圈而已。跟如今造車容易賣車難不同,早期新勢力車企由于缺乏生產資質和造車經驗,把車造出來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2016 年 4 月,蔚來與江淮汽車達成百億戰略合作,蔚來汽車將在江淮汽車的工廠進行生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代工」模式。至此,早期新勢力車企開始了 1.0 時代的代工模式:理想汽車與力帆汽車、小鵬汽車與海馬汽車,甚至 2024 年的小米汽車與北汽工廠。
當然,有野心的車企不會局限于只通過代工造車。2016 年蔚來與江淮合作之初,就開始著手打造了全新的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F1 工廠),李斌那句網上著名的「保時捷的工廠,肯定比不上江淮蔚來的工廠」,說的就是 F1 工廠;隨后在 2021 年開始建設蔚來第二先進制造基地(F2 工廠);2022 年蔚來正式獲得獨立造車資質,正式開始自主生產。
在這種早期代工+獨立生產結合的模式下,2018 年 5 月,蔚來的第一款量產車下線,成為新勢力車企交付的第一款量產車;35 個月后,蔚來第 10 萬輛車下線,成為第一家下線 10 萬輛車的新勢力車企;2024 年 10 月,蔚來第 60 萬輛車下線。
(2024 年 10 月 11 日,第 60 萬輛蔚來正式交付)
關卡 2:
新商業模式,打消質疑并不容易
2017 年 11 月 25 日,在蔚來兩周歲生日這天,第一家 NIO HOUSE 在北京東長安街開業。如此大的 NIO HOUSE 不僅是為了品牌的「門面」,也是因為蔚來的定位——「用戶型企業」。
在國內新造車企業里,蔚來是最先走上用戶型企業這條路的一家,也算是最成功的一家:在納斯達克敲鐘的 12 個人全部都是蔚來「用戶」;蔚來老用戶推薦的訂單比例,一度高達到 69%等等。
(蔚來在納斯達克上市時 12 位敲鐘「用戶」)
用戶型企業,以服務為護城河,在當初難免遭到質疑: 網友質疑這種「服務」是否有意義,友商質疑這種投入等用戶多了該怎么辦。
如今十年過去,時間在逐漸回應這些質疑:越來越多車企喊出「用戶共創」、「貼心服務」的口號,爭做用戶型企業。
同時,隨著用戶越來越多,蔚來對于「服務」這個商業模式本身也在迭代優化:
2024 年初,李斌宣布不再在用戶群里發紅包,一個月后,李斌開始在抖音直播,換了種方式跟更多網友直接交流;隨后,車企 CEO 走進直播間逐漸成了趨勢,大家都希望借助直播拉近跟用戶的距離。
也是在 2024 年初,蔚來推出了 2024 版無憂服務,用「輕享版、樂享版、尊享版」三款更細化的產品代替了之前的服務無憂/保險無憂雙方案。
當然,蔚來身上除了「服務」之外的另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就是電池租用模式(BaaS)。自從 2020 年 8 月推出 BaaS 模式以來,屬于一直被誤解狀態:「BaaS 模式豈不是相當于買了個車殼?」、「每個月交租金跟直接買有什么區別?」
不過,盡管質疑不斷,BaaS 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在今年下調了電池租用金額后,也推動了蔚來的月銷量站穩 2 萬輛;據蔚來官方透露的數據,目前超過七成蔚來用戶選擇了 BaaS 方案。
關卡 3
融資,「李斌總能找到錢」
網絡上流行一個說法:李斌總能在關鍵的時候找到錢。
在 2023 年底的媒體溝通會上,李斌自己把這歸因于蔚來長期主義的吸引力,但不可否認,李斌真的很有「找錢」的實力。
2018 年 9 月,蔚來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新勢力第一股,當年估值 126 億美元。IPO 路上最著名的一則傳聞就是李斌去劉強東家里吃了一頓飯,花了 15 分鐘講他的造車想法,劉強東當即只花了 10 秒鐘就說了「Yes」。
這種「找錢」能力不僅把蔚來送到了納斯達克,成為第一家美股、港股、新加坡三地上市的車企,也在關鍵時刻幫蔚來度過了「至暗時刻」。
2019 年底,隨著「ES8 自燃風波」發酵,蔚來的股價一度跌至 1.4 美元/股,賬面顯示的現金流只能支撐 5 個月,李斌被評為媒體「2019 年車圈最慘的人」。也正是 5 個月后,蔚來獲得合肥市 70 億元戰略投資,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這次戰略合作不僅幫蔚來解了燃眉之急,也讓蔚來在合肥開始建立自己的一體化基地,更讓合肥從此之后有了個響亮的稱號「風投之城」。2023 年,在蔚來虧損百億,又一次陷入低谷的時候,蔚來又拿下阿布扎比投資機構 CYVN 的戰略投資。
(2020 年蔚來牽手合肥時,「蔚小理」另外兩家送上祝福)
可以說在新造車的前半段賽程,比拼的就是融資能力,誰融到的錢多,誰就有更多的錢投入研發和產品打造,誰的贏面就更大:更強的融資能力意味著能搞全棧自研搞的技術基建,也能自建 2700 座換電站搞補能基建。
當然,在新造車的后半段,需要的不只是「找錢」的能力,更是自己賺錢的能力,是產品和技術的競爭力。
關卡 4
技術,才是造車的核心競爭力
「單電機就是耍流氓?!?020 年,李斌在采訪中說出了這句話,此話一出,爭議不小。畢竟就算如今到了 2024 年,單電機依然是純電動車里的大多數,連蔚來的子品牌樂道也采用單電機配置。
不過,對于蔚來來說,像雙電機這樣在配置、技術上搞「冗余」,倒是一直以來的堅持。
2021 年初的 NIO DAY 2021 上,蔚來 ET7 亮相。這是全球第一款搭載 NVIDIA Drive Orin 的量產車,而且一用就是 4 顆——4 顆 Orin 芯片組成了 1016Tops 的智駕算力,這讓 ET7 的算力在今天依然非常能打。
而且從此開始,蔚來的「全棧自研」之路就一發不可收拾:自研全球首款 5 納米車載芯片神璣 NX9031、自研整車操作系統 SkyOS·天樞、自研手車互聯的手機 NIO Phone……
當然,有人說蔚來這是「花錢大手大腳」。的確,跟當年同時起步的「新勢力三強」比,蔚來的融資能力最強,業績不錯,但是盈利還有不小的距離。不過,在 2023 年底經歷了「降本增效」后,如今花在研發上的錢可以說是不能省的錢。押注 AI 和智能技術,才押住了造車的核心未來。
關卡 5
新造車也開始「組團打架」
如果說 2024 年汽車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那大概就是:更明顯的感受到了規模效應的力量。
前兩年,月交付破萬足以坐上新勢力銷冠,如今,月銷破萬只是進入 Top10 榜單的門檻。各家車企為了爭奪市場,需要更多不同定位的車型,為了讓不同產品線間的定位各自獨立,就有了吉利常用的策略:多生孩子好打架。
2024 年 5 月,蔚來推出了子品牌 ONVO 樂道汽車,第一款車型樂道 L60 亮相。沒有 NIO 車型冗余拉滿的配置,弱化高端的定位,更腳踏實地的來面對大眾市場。事實證明,在造車潮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品牌的確更懂得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樂道 L60 的上市收獲了「爆單」成績,稍后推出子品牌的小鵬 MONA M03 也同樣訂單喜人。
樂道和小鵬 MONA 目前的成功,給了更多新勢力車企「組團打架」的勇氣:據了解,蔚來的第三品牌「螢火蟲(Firefly)」將在下個月的 NIO DAY 上亮相,多品牌讓蔚來走上更寬的路。
最后
在蔚來十周年這天,李斌發了一封內部信《保持初心,專注行動》;一年前,李斌同樣發了封內部信,那封信沒有標題,但內容很嚴峻:減少 10%的崗位,推遲和削減 3 年內不能提升財務表現的項目。
相比于一年前,今年的內部信要溫和了很多,但任務依然艱巨:出新產品、提升效率、銷量翻倍、26 年盈利。
今年的蔚來已經在 30 萬以上純電市場獲得 40%的市場份額,但也不得不面對純電增速放緩、周圍全是增程的局面,以及「消費降級」風潮下價格越來越卷的趨勢。
當蔚來終于在十年里一步步戰勝自己,發現剩下的對手也變得更強大了。
本文作者:米其林
不要忘記關注「極客汽車」的微信視頻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