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大學數據!
來源:網絡消息
相關閱讀(直接點擊鏈接即可閱讀):
(2023最新版)
中國學歷內卷真相:00后大學人口比例達34%,文憑加速貶值但985堅挺
中國式學歷軍備競賽:1949-2022年本碩博報考與錄取人數全網獨家數據分析
碩士博士滿街走,本科不如狗?博士培養能力清華、北大竟然不敵這所偏遠名校!
深圳,這座被譽為“中國硅谷”的年輕城市,以其超常規的發展速度和無限的創新活力,再次在高等教育的版圖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近日,蘭州大學深圳研究院的正式揭牌,不僅標志著深圳成功拼上了985高校布局的又一塊版圖,更彰顯了深圳在集聚優質教育資源、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和非凡成就。
回望過去,深圳高等教育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從深圳大學打下第一根樁開始,這座城市便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和超常規的投入,踏上了高等教育發展的快車道。時至今日,深圳已坐擁17所高校,其中不乏國內外頂尖名校的分支機構,高等教育資源的豐富程度在國內首屈一指。而這一切的成就,離不開深圳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深刻理解和精準布局。
數據來源:國民經略
在引進國內外頂尖高校方面,深圳展現出了非凡的魄力和眼光。最早南下深圳布局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頂尖名校,如今已發展成為深圳高等教育的中堅力量。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自1998年成立以來,便以其卓越的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在生命健康、信息科學、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建院24年來,先后斬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等多項殊榮,并牽頭或參與了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的建設,為中國散列中子源等“大國重器”的研制貢獻了重要力量。
來源:青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同樣不甘示弱。自2016年招收首批本科生以來,其高考錄取一批次理科提檔線便多次居于廣東首位、全國高校前列,生源質量不斷攀升。這不僅得益于哈工大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卓越的師資力量,更離不開深圳這片創新熱土的滋養和支持。
除了國內頂尖名校外,深圳還積極引進世界名校資源。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佐治亞理工學院等世界知名高校先后落戶深圳,為這座城市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僅10年,便已建設起一支650余人的世界頂尖學者隊伍,其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國內外廣泛認可。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則是中俄兩國元首達成重要共識后,由深圳市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大學共同設立的國內唯一一所中俄合作大學,其獨特的辦學模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深圳乃至全國的高等教育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啟示。
在異地辦學逐漸收緊的當下,深圳并未放緩大學“擴容”的腳步,而是持續孵化本土高校,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2023年的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將一體規劃建設深圳海洋大學、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館等重大項目,推動深圳理工大學去“籌”設立,開工建設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等高等教育機構,并積極推進與香港大學的合作辦學。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不僅將進一步豐富深圳的高等教育資源,更將推動深圳在海洋科學、創新設計、電子信息等領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如今,深圳理工大學已經成為現實,深圳海洋大學迎來一期項目首棟樓封頂,深圳音樂學院也正破土而出。這些新興高校的崛起,不僅將為深圳的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更將為深圳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然而,深圳之于中國高等教育的特殊意義,并不僅僅在于其飛速建立了一座“高教之城”。更重要的是,深圳以其非凡的改革魄力和創新精神,走出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面對新舊辦學體制、機制的沖突,深圳敢于先行先試、敢想敢闖,不斷探索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徑。這種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的精神,不僅為深圳的高等教育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更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展望未來,深圳將繼續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布局,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和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將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成就,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而深圳寫下的這段傳奇故事,也將激勵著更多城市和地區在高等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追求卓越。
為防止走失,請關注以下公眾號,并加上星標,我們持續輸出更多更精彩的排名數據,敬請保持關注!
第五輪評估全部99個一級學科A類名單全網最全版!(建議收藏)
2001-2023年985/211分數變化分析:北外從復旦跌到蘭大!
2023年985/211大學31省最高分、平均、最低分(收藏版)
985/211文理最高分9年排名巨變:上財從第10跌至第26!
聲明:本文信息來源于各校新聞及網絡公開數據,由星球數據派(微信公眾號:PlanetData118)整理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
星球數據派關注一切與大學排名相關的數據,旨在促進數據和信息的互聯互通,建有各類交流群,歡迎感興趣的讀者有針對性地加入各群。
首先添加下方微信,再在微信中回復數字即可加入粉絲群進行交流。
回復1,進入教育數據愛好者校友群(985、211在校生或校友社區)
回復2,進入教育數據愛好者社會群(社會各界關注教育數據的人士)
回復3,進入2025年高考家長考生群(僅限25年家長及考生)
回復4,進入2026年高考家長考生群(僅限26年家長及考生)
回復5,進入生涯規劃、志愿填報從業者群(僅限業內人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