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趙本山登上春晚舞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陪他吃了12年苦的葛淑珍提出了離婚。
離婚之后,葛淑珍不僅要獨自撫養一雙兒女,而且還經歷了頻繁失業、喪子等諸多苦楚。可即便這樣,她也沒有說過前夫趙本山一句壞話。
兒子夭折之后,葛淑珍開始了她的漫長打工之路。到飯店洗碗,當服務員,就是絕口不提趙本山是她前夫。
但晚上抱著女兒看電視,偶爾看到趙本山的時候,她也會暗自垂淚。
女兒趙玉芳很是不解的說:“你既然忘不了爸爸,為什么不去找他幫忙呢?他又不是不幫。”
葛淑珍急忙擦干眼淚,很是堅定的教育女兒:“我是我,他是他,我不能砸趙本山的招牌,也不能砸我葛淑珍的招牌。”
她的堅強和志氣,讓女兒動容。
只是如今三十多年過去,趙本山再婚娶了馬麗娟,還生下一對龍鳳胎,家庭幸福。而葛淑珍卻一直沒有再婚,始終是一個人。
曾經給她和趙本山說媒的媒人說,或許她還沒有忘記趙本山。因為在當年,他們可是出了名的感情好。
而且在葛淑珍心里,趙本山一直是一個非常有擔當,也很有本事的人。
趙本山說,如果不是20歲之前生活在農村,他是一定不會結婚的。言外之意,他娶葛淑珍過門完全是生活所迫,誰叫他是村子里僅有的幾名光棍呢。
說起來,趙本山和葛淑珍也算是門當戶對。
趙本山5歲喪母,父親帶著稍大一點的哥哥姐姐遠走他鄉。爺爺去世后,他就只能和盲人叔叔相依為命。而葛淑珍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她從小父母雙亡,是哥哥嫂嫂把她養大的。
但不同的是,趙本山在農村上過幾年學,還跟著盲人叔叔學會了拉二胡、吹嗩吶、唱小曲,十四五歲就加入了宣傳隊,在家鄉算是個“名人”。
葛淑珍呢?趙本山形容她大字不識一個,黝黑、壯實,沉默寡言,只會低頭干活。可在那個時候,這就是人人夸贊的好媳婦。
1979年,葛淑珍嫁給趙本山的時候才19歲,趙本山20歲出頭。葛淑珍家里拿不出嫁妝,趙本山也拿不出彩禮。
據說,趙本山那時家徒四壁,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結婚時的喜炕都是租來的。
但兩人都是苦命人,結婚就是為了抱團取暖。一個是怕打光棍,一個是怕嫁不出去。所以結婚后,兩人都有了奔頭,都想把日子過好。
趙本山精通吹拉彈唱,每天跟著宣傳隊四處演出,賺取不多的生活費。葛淑珍擅長田里的農活,把家里也收拾的妥妥當當,讓趙本山回家就能吃上熱飯。
所以那時人人都稱贊,說趙本山有福氣,娶了一個好媳婦。
在年底的時候,葛淑珍生下了大女兒趙玉芳。趙本山初為人父,對葛淑珍充滿了感激之情。為了讓母女兩人養好身體,家里的雞蛋他一個也舍不得吃。
葛淑珍敬重趙本山多才多藝,不像她,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所以她多少有點自卑,很少和趙本山交流,每天能做的就是把家務活和農活干好,讓趙本山可以沒有后顧之憂的去演出。
有時趙本山出門匆忙,來不及吃飯,她就悄悄在他口袋里塞兩個煮雞蛋,家里的細糧也是先緊著趙本山吃。
趙本山對此也很感動,雖然葛淑珍相貌不佳,也不會說話,但家里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趙本山也有些離不開。
他唯一能報答的,就是努力演出,不斷學習,爭取早點讓妻女過上好日子。
1982年,趙本山參加遼寧省第一屆農村小戲調演,在拉場戲《摔三弦》中扮演盲人。這個角色仿佛就是給他量身定做的,他憑借這場演出一舉成名。
趙本山本以為,自己終于時來運轉,要過好日子了。可就在這一年,葛淑珍生下一個身體孱弱,同時患有軟骨癥、肺氣腫和心臟病的聾啞兒。
葛淑珍一心想為老趙家傳宗接代,最終卻是這個結果。她無比自責后悔,甚至扇自己耳光,說自己對不起趙本山。都是自己只忙著干活,沒有好好養身體,這才害了兒子。
趙本山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他明白,錯不在葛淑珍。他一把拉住葛淑珍的手,安慰她說:
“這不是你的錯,這就是他的命。但既然他是我們的兒子,那我們就要想辦法讓他活命。”
葛淑珍哭著點頭,她在趙本山身上,看到了一個男人該有的擔當。
為了給兒子治病,已經有些名氣的趙本山在事業上更加用心,不放過任何一個演出機會。他努力向上攀爬的動力,就是養家糊口,給兒子趙鐵蛋治病。
當時很多人勸趙本山放棄,因為兒子的病就是一個無底洞。而且就算治好了又能怎么樣,他天生就是一個聾啞兒。
可趙本山和葛淑珍卻不這么想,他們就是想盡一盡做父母的本分。
1987年,趙本山和潘長江合作《瞎子觀燈》,在沈陽一年就演了五六百場,轟動一時。最忙的時候,趙本山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一天要趕三四個場。
特別是在加入鐵嶺市民間藝術團后,趙本山和葛淑珍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兩人再也不需要為兒子的醫藥費發愁。
可是日子越過越好,趙本山和葛淑珍的關系也越來越疏遠。
趙本山忙著演出,接觸到的都是當地名人,談論的也是藝術。而葛淑珍只懂做家務和務農,除了洗衣做飯,照顧孩子,她和趙本山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
趙本山也變得越來越不愛回家了。
1988年,全鐵嶺的人都知道,趙本山上了春晚的哈爾濱分會場,還錄了像。但節目播出的時候,卻沒有他。
可即便這樣,趙本山也成為了鐵嶺的名人,葛淑珍也聽到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就比如,很多人說她配不上趙本山。
可是過去的那些苦日子,都是她陪著趙本山一步步熬過來的。此時讓她放手,她又如何甘心。
1990年,趙本山在姜昆的推薦下,正式亮相央視春晚,開啟了他在春晚舞臺上的傳奇藝術人生。同時,他和葛淑珍的感情也降低到了冰點。
趙本山此時就已經和葛淑珍分居,他提出離婚的時候,本來就不善言辭的葛淑珍只會哭。葛淑珍一哭,他也害怕了,生怕她會做出傻事。
但到了1991年的時候,趙本山越來越覺得,他和葛淑珍不會有結果。于是他找到了葛淑珍的大哥,希望大舅哥能好好勸勸葛淑珍。
葛淑珍大哥也明白,他們和趙本山已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相互撕扯只能兩敗俱傷。于是他對趙本山說:
“我可以幫你勸她,讓她同意離婚。但你必須答應我,一定要安頓好她和孩子們。”
趙本山點頭答應。
其實葛淑珍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一個人是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一個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村婦女,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所以當哥哥來勸她的時候,她也沒有過多糾纏,只要求趙本山給她留10萬塊,用來給兒子看病。
看著眼前皮膚粗糙,滿手老繭的槽糠之妻,趙本山也是十分愧疚。為了讓自己心里好受一些,他一次性付清了生活費、撫養費、醫療費,把家里的二十多萬存款都留給了葛淑珍。
還有剛買沒幾年的樓房,轎車,以家中一切,也都給了葛淑珍。他選擇凈身出戶。
那可是在1991年,20萬對普通人來說,絕對是一筆巨款了。可是葛淑珍拿著這些錢,看著跟在自己身邊的一雙兒女,心里卻空落落的,只想哭。
離婚之后,葛淑珍一邊接送女兒趙玉芳上學,一邊照顧生病兒子,同時還到一家火鍋店當洗碗工。
女兒趙玉芳已經12歲,懂事了。她不解葛淑珍的做法,問葛淑珍,手里明明有那么多錢,為什么還要辛苦打工呢?趙本山的前妻去洗碗,說出去都沒人敢信。
可葛淑珍卻教育女兒,說趙本山是趙本山,她是她。如果自己不努力,坐吃山空,這些錢遲早會花完。
經歷一場失敗婚姻后,葛淑珍也覺悟一個道理,不管到什么時候,都要靠自己。
她還囑咐女兒,一定不要把她和趙本山的關系說出去。雖然離婚了,她還是為趙本山著想,不想拖趙本山的后腿。
同時,她也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再讓人說她是靠趙本山。她想要自力更生。
她在火鍋店一個月賺一百五,每一分錢都花在了兒子和女兒身上。雖然日子很辛苦,但她卻可以挺起胸膛做人。
1992年,趙本山娶了馬麗娟。馬麗娟是遼寧戲曲學校的老師,長相漂亮,還能和趙本山一起演出。
女兒趙玉芳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葛淑珍,可她早就知道了。畢竟趙本山在東北相當有名,想低調都難。
她對女兒說:“既然你爸爸結婚了,那你就應該祝福他,你以后也要和后媽好好相處。”葛淑珍說的輕松,但卻笑中有淚。
她陪他熬過了所有苦,現在享福的卻是別人。
1994年,兒子趙鐵蛋因病去世,葛淑珍又經歷了一次刮骨之痛。她抱著兒子哭了一場,然后又抱著女兒哭了一回。因為傷心過度,她一下病倒了。
在養病期間,葛淑珍想了很多。最終卻醒悟,想這些都沒用,生活還要繼續。沒了兒子這個拖累,又有人上門說媒,可她都拒絕了。
她在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中,再次出去打工。
在生活的逼迫下,葛淑珍克服自卑和膽怯,到商店當營業員。商店倒閉后,她因為年齡和學歷找不到合適工作,只能到大街上擺地攤,賣一些帽子和襪子。
后來,葛淑珍還做過水餃店和飯店的雜工,經常忙到深夜回家。女兒勸她不要這么辛苦,可她卻有自己的打算,說在飯店工作還能學點技術。
在經歷過這么多事情和磨練之后,葛淑珍早已脫胎換骨,再也不是那個只會圍著灶臺轉的農村婦女。她有想法,有追求,有目標,和離婚前判若兩人。
1999年,女兒趙玉芳到大連讀大學,葛淑珍跟著女兒,一邊打工一邊陪讀。2003年趙玉芳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辦公室文員。
2004年,葛淑珍看女兒工作穩定,她決定搏一把。她用兩萬塊盤下一家即將倒閉的飯店,自己當起了老板。
葛淑珍在飯店打工多年,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她很快就調查清楚,這家飯店倒閉的原因是老板太吝嗇,舍不得下料。
所以在接手這家店之后,葛淑珍就主打一個實惠,告訴廚師不要節省成本,一定把料下足。不僅要好吃,而且還要吃飽。
在她的苦心經營下,飯店的生意越開越好。她不僅有五個廚師,而且還有四個服務員。她的收入也水漲船高,成為了一名女強人。
2004年,趙本山成立了本山藝術學校。在他的安排下,女兒趙玉芳也進入藝術學校工作,既輕松又體面。
趙玉芳再次勸說葛淑珍,讓她也去藝術學校工作,既省心又省力。可葛淑珍搖搖頭,堅持要把自己的飯店開下去。不想再去寄人籬下,更不想把自己的生活攥在別人手心。
對此,女兒趙玉芳和趙本山都很無奈。
2008年,趙玉芳和農村小伙汪洋結婚。葛淑珍也參加了女兒的婚禮,婚禮是由趙本山操辦的。自離婚以來,兩人還是第一次在這種正式場合見面。
但十幾年過去,葛淑珍心中早已放下。她和趙本山都沒有想到,一直沒有共同語言的他們,卻在女兒身上找到了共同語言。
女婿汪洋出身農村,是一家商貿公司的質檢員,月薪只有兩千,在城里沒車沒房。
葛淑珍費盡千辛萬苦才把女兒養大,做夢都希望她能有個好歸宿。不要像自己,大半輩子都在吃苦。所以剛開始她并不同意這門婚事。
但趙本山卻勸她,說既然孩子們愿意在一起,那家長就應該支持和祝福。不求他們大富大貴,只希望他們恩愛一生,安安穩穩過日子就行。
葛淑珍哭了。不求大富大貴,安安穩穩過日子,這也曾是她的畢生追求。可就是這么簡單的愿望,她這輩子都沒有實現。
聽趙本山這么說,她決定成全女兒和女婿。只要他們過的好,她就知足了。
在婚禮上,趙玉芳淚灑當場,對父母表達了感恩。據說趙本山不僅給小兩口買房買車,還給了三百萬做嫁妝。
對趙本山來說,可能這些錢不算什么,但他的話卻感人至深。
他交代女兒,說不要因為她是趙本山的女兒,就欺負丈夫,一定要好好過日子。他叮囑女婿,不管是受到委屈還是遇見困難,都可以找他幫忙,他們是一家人。
看著一家人其樂融融在一起,以這種方式團聚,葛淑珍百感交集。即便心中還有什么不痛快,到了此時也都放下了。她和趙本山一樣,都想早點抱外孫。
2009年趙本山腦溢血住院的時候,她還專門趕到醫院看望,十分關心。
女兒結婚之后,葛淑珍依然經營著自己的飯店,而且已經實現了年入百萬。憑借這個生意,為她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對葛淑珍來說,趙本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嫁給趙本山,她不會經歷這么多磨難,也不會有現在的事業。
33年前,她被人說配不上趙本山,被趙本山狠心拋棄。但如今33年后,她可以很自豪的說,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和趙本山沒有一毛錢關系。
而且她越是這樣堅強自尊,趙本山就越愧疚。就如他所說:
“我算是陳世美他二哥,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方面,我平生就這么一個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