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著名導演、編劇徐紀周來到“電視劇導演高級研修班”,結合自己豐富的創作經驗,為學員們帶來一堂誠懇生動且具有深厚實踐性的導演課。著名演員包貝爾、袁姍姍前來聽課,現場氣氛熱烈高漲。
一、不可替代:迎接AI與短視頻挑戰
徐紀周從人工智能與短視頻的時代背景出發,結合媒介史視角,探討電視劇等長劇集的韌性、母題和意義所在:“若干年之后,電視劇也會跟報紙、雜志等一樣,作為一種傳統的表達方式而存在,但很難有以前那種社會文化中心的地位。”——我們直面觀眾對視聽媒介使用習慣發生改變之現狀,在看到挑戰的同時也應當意識到這種改變對于導演們來說是一次機遇;而人工智能生產內容和短視頻在野蠻生長期后,最終也需符合監管要求與公序良俗。
關于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長劇集行業的沖擊,徐紀周指出:“AI較難取代的可能是劇本。每個人基于自身審美,對文字的輸出方式各有不同。”許多優秀長劇集的根基與經典文學高度相關,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對于長劇集的人物塑造來說大有裨益。做古裝劇更要讀書,特別是《紅樓夢》等經典作品。《紅樓夢》講男女情感的拉扯感非常到位,對女性群象塑造極其豐滿。“閱讀中個人化的體驗,是AI在短期內難以替代的。”現在少數編劇受網文影響太多,太在乎一開始的人設和過度夸張的開篇,是一種PPT思維,人物缺乏成長性。
面對短視頻的挑戰,徐紀周認為:“長劇集最不可替代的還是一種陪伴功能”。觀眾走入人物的精神世界,感受角色命運與自身相連,把自己的生活體驗投射到人物身上。導演要讓劇集成為一個不會背叛觀眾的朋友,在一個安全的距離中提供心靈支持。而長劇集跟電影相比,其人物塑造比視聽語言更加重要。
二、把握分寸:導演團隊合作能力與智慧
針對導演必須具備的團隊合作能力,徐紀周特別強調:“跟演員建立信任,在AI時代比單純的技術更重要。”演員需要一個抓手或一個行動驅動力。導演在現場要多提供情緒價值,其作用立竿見影。特別對演員,更要撫平焦慮并提供安全感。“演員就該站在自己立場上把戲演得最出色,而導演要有宏觀調整,從文本寫作的層面上也要注意群戲的場面不要過多,主次分明的情況下每個演員都要有自己的抓手和閃光點”。對此,包貝爾與袁姍姍也同徐紀周進行了精彩的互動探討。
著名演員、新晉導演包貝爾提問互動
著名演員袁姍姍認真學習記錄
袁姍姍的微博
徐紀周還提醒:導演“永遠要把握好分寸”。在具體的創作環節,導演不應該把任何合作方放在對立的關系里,更不能“特立獨行”;而要努力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把自己的尖銳處都收斂一點,拒絕做一個“暴君”。導演如果在與合作方工作時把焦慮一股腦地釋放出來,那會讓大家心有不安。尤其是年輕導演在首次拍戲時會遇到眾多麻煩,就更不能隨便發脾氣。另外,關于審查,徐紀周以漢朝班固書編撰《漢書》的過程為例,呼吁劇集的標準、價值觀一定要符合基本的公序良俗,不能把審查放在對立面,相關部門對優秀作品一定會提供合理保護和支持。“生活本身包羅萬象,人也很復雜,關于電視劇中的客觀性、真實性和正確性的占比與平衡問題,再全面的作品也是在世界中選取一角,永遠要把握好分寸。”
三、“私話”分享:創作理念與場面設計
最后,徐紀周分享了自己在《狂飆》中的創作理念。《狂飆》以真實社會群像為依托,參考"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紀實文獻,在充分保障人物真實感的前提下規避同類型影片中常見的符號化和直白的爽感刺激,加強思想和心理上的沖擊力。重點放在通過大量捕捉人物搭配細節和節奏變化來塑造人物形象,用精準的外在形象輔助展現劇中角色復雜且矛盾的精神世界。“我們不想粗暴地將其劃分為好人和壞人,這個故事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在命運的岔路口做出了屬于自己的‘最優選擇’。”
徐紀周介紹了《狂飆》劇中市公安局刑警隊與信息科、法醫科、菜市場棚景、魚鋪、小靈通鋪和音像店內景等一系列場景的設計理念;此外,還分享了徐記面館、高啟強家、徐江別墅客廳靈堂、地下賭場、陳舒婷別墅、廢棄工廠天井、莽村、李有田家、靶場、臨江煤站與福祿茶樓等各種名場面的幕后故事,引人深思。
在授課結束后,徐紀周與學員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
加入我們丨
預約研修班第二期席位
掃描識別填寫報名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