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36 開的第 667 張病歷單
全單約 1336 字,讀完大概需要 3 分鐘
話說各位同學有沒有見過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在家里給家具穿衣服的行為?
別說,這個可愛的行為
可能是刻在
中國人 DNA 里的習慣
在我國古代
因為椅子大部分都是硬木做成的
坐起來梆梆硬
從唐宋時期開始
就有機靈鬼給椅子穿起了衣服
并起名為「椅披」
(也叫做椅搭、椅袱
或錦背、椅衣)
這樣給椅子穿上衣服后
不僅可以坐起來更舒服
還能起到裝飾作用
而在傳承中
這種給家具穿衣服的習慣
被逐漸發展壯大
穿衣服的對象
從木頭椅子不斷延伸
尤其在很多中老年群體看來
沙發是要穿衣服的
電視機是要穿西服的
手里握著的杯子
到冬天也是會怕冷的
在互聯網上
這一系列行為被戲稱為
「中老年土味迷惑行為大賞」
不過,這里面
有的衣服是漂洋過海來咱家的
還有個英文名
Antimacassar
這種蕾絲罩本身是用來
防止發油沾染椅背
后來遍地開花
成為家庭時尚單品
而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
有這樣一塊精致漂亮的蕾絲沙發罩
可是走入潮流前線的標志
起初
它們常出現于高級別的接待場合
作為體現等級和規格的裝飾
后來才在中國許多普通家庭里
開出一朵朵蕾絲小花
成為平淡生活里的小亮點
不過相比于鉤編蕾絲
還有些家具的衣服
可能會略顯樸素
許多人的解釋為
父母那輩從成長年代留下來的
匱乏感印記
在我們父母那輩的成長期
電器、沙發等都屬于
較昂貴的高檔商品
這讓他們習得勤儉持家的美德
對于這種珍貴物件兒
自然要細細照顧
不過有一說一
這真的是個
很可愛的習慣不是嘛
某知名咖啡品牌
最近還出了個針織杯套
而看到這樣勤儉節約的美德
本生物老濕 36(自封的)
不由得想起來
生物學里的一些小知識
(沒錯,漂移就是
來得如此突然)
今天本 36 在這里
給大家介紹個「節儉基因假說」
(Thrifty gene hypothesis)
是由美國遺傳學家
詹姆斯·尼爾(James Neel)
在 1962 年提出的
還記得保安大哥發出的靈魂拷問
也拷問了無數朋友的靈魂
分別是:「你是誰?
要去哪兒?
去干嘛?」
但在遠古時期
我們的祖先每天思考的問題
相對來說要單純許多
「早上吃什么?
中午吃什么?
晚上吃什么?」
不過,他們并不是糾結于菜品選擇
而是因為食物匱乏
過著三餐不繼的生活
為了存活下來
人類必須具備最大限度儲存能量的體質
具體來說
就是遇到食物趕緊飽餐一頓
盡可能地攝入更多能量
并把多余的能量轉化為脂肪
從而滿足饑荒時期的生理需求
久而久之
具有這種生存優勢的基因
被自然選擇保留下來
但到了現代社會里
「節儉基因」帶給我們的
就不再是生存的優勢
而是高胰島素抵抗
引起的糖尿病和肥胖
這個假說的支持者認為
是節儉基因導致
我們天生就喜歡吃
高糖高脂的食物
不過目前
「節儉基因」還只是一個假說
也存在較大爭議
不過這個「2 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可有得說
2015 至 2019 年期間
我國 2 型糖尿病的總體患病率
已達到 14.92%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
已超過 1.4 億
居世界首位
這個病
不僅高發于中高年齡層
小青年的患病比例
也像坐火箭般迅速增加
高糖高脂飲食
嚴重缺乏運動
睡眠時長不足
生活壓力過大
這么多誘發因素
你中了幾槍?
順便也來康康
你的遺傳風險如何叭!
btw
運動干預和合理飲食
是預防 2 型糖尿病的基礎
而且
運動可以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
血糖、血脂、血壓、體重
及體脂率等多種代謝指標
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噢
今日封面
病理青年
蹲坑時候看的人體百科全書
給 36 加雞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