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綠色浙江」可快速關注
COP29,即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一個全球性的氣候峰會,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組織,今年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庫 11月11日-11月22日舉行。這個年度會議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包括國家政府、國際組織、民間社會和企業,共同討論和協商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本次 COP29 共吸引了66,778名注冊代表參會(3975 人為線上參會),其中東道主阿塞拜疆擁有最多的注冊參會代表: 高達 2229 名,巴西和土耳其緊隨其后。中國參會代表數目排名第五,共 969 名代表參會。本次 COP29 參會代表中 59% 為男性,41% 為女性。聯合國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所研究生朱丹鳳,擔任綠色浙江觀察員于2024年11月11日-18日參加了COP29, 以下是她的觀察報道。
PART. 01
氣候融資目標達成3000億美元,遠低于發展中國家需求
COP29 被稱為 “金融COP”,主要聚焦于氣候融資,其重要目標之一是達成新的氣候資金集體量化目標(NCQG),以取代之前每年 1000 億的目標。NCQG主要是為了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行動。但實質性進展仍然遙不可及:目前大會所達成的共識是在2035年前發達國家僅支持每年3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目標,遠低于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1.3萬億美元。
最初,該融資目標提案僅僅每年2500億美元,這遭到了多位發展中國家代表的強烈抵制。在延長兩天的談判之后,各方代表終于在11月24日達成共識,將談判金額調整至 3000 億美元。
該決議還表示:確保所有行動方共同努力,從公共和私人來源擴大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支持,到2035年達到每年1.3萬億美元的規模。但談判過程中,談判曾多次陷入停滯,原因是各方存在強烈分歧。聯合國呼吁各國應“少作秀,多實干”!
發展中國家氣候活動家在 COP29 現場抗議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COP29進程遠非完美,但它依然是全球氣候談判的主要平臺。在沒有替代方案之前,必須繼續參與并加強這一平臺,以推動全球氣候行動進展。目前來看,全球氣候行動道阻且長。
原住民和地方社區代表在COP29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https://unfccc.int/news/cop29-adopts-baku-workplan-to-elevate-voices-of-indigenous-peoples-and-local-communities-in-climate
PART. 02
《巴黎協定》第6條標準新進展: 全球碳市場的新紀元?
《巴黎協定》第6條集中于賦能各國通過碳市場合作開展氣候行動,其中第6.2條允許兩個國家自行制定雙邊碳交易協議的條款;第6.4條旨在建立一個由聯合國管理的中央系統,供各國和企業開始抵消其碳排放并交易這些碳抵消額。
在COP29開幕當天(11月11日),代表們就《巴黎協定》第6.4條下的碳市場標準達成一致。這一框架旨在創建碳信用額,幫助減少排放并吸引投資,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另外,在首日會議結束前,各國批準了第6.4條下創建碳信用額的標準,確保這些信用額代表真實的、額外的、經過驗證的減排成果。第四天(11月14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科學與技術咨詢附屬機構(SBSTA)發布了關于第6.4條的進一步指導草案,同時發布了自波恩會議以來的第一個關于第6.2條的新草案。
至此,聯合國表示,這個新的“合規”碳市場的資金流動到2050年可能每年達到1萬億美元,同時將國家氣候計劃實施成本每年減少2500億美元。
COP29首席談判代表Yalchin Rafiyev宣布,各方在《巴黎協定》第6.4條的標準上終于達成共識
圖片來源:https://unfccc.int/news/cop29-agrees-international-carbon-market-standards
PART. 03
石油國家東道主引爭議!
另外,作為石油化工國家的東道主,阿塞拜疆的背景進一步引發爭議。石油國家對碳排放貢獻已久,但他們在氣候相關議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可能會對氣候談判進程不利。例如阿塞拜疆支持石油化工的立場削弱了人們對大會領導力的信任。
自會議開始以來,COP進程的合法性就受到質疑,圍繞化石燃料生產國是否適合舉辦甚至參與COP的辯論不斷。改革提案從減少COP召開頻率到將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峰會合并不一而足。然而,經過兩周的激烈談判,切實的解決方案依然難以實現。
夜幕中的巴庫體育場, COP29藍區所在地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PART. 04
作為中國青年在世界舞臺的活躍和擔當
本次出席 COP29,對我來說是個非常珍貴的機會。一方面可以身臨現場追蹤國際協商的重要進展,另一方面能夠遇見來自世界各地的氣候變化活動家和專家,在這個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因為我的專業就是可持續發展,在課堂中學習了很多關于巴黎協定和氣候正義相關的議題,我的研究也集中于氣候風險評估,這次作為觀察員讓我有機會能夠和各位專家交流學習。
另外,我自己還參與組織參與了很多活動,去分享經驗傳播知識。例如,本次大會我的另一個角色是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青年大使,因此我分享了校園氣候項目經驗,討論了可持續時尚同氣候行動結合的可能性,也與世界各地的校園領袖交流了我們共同關心的氣候變化議題。
朱丹鳳在全球大學氣候變化聯盟角作為校園氣候領袖分享氣候變化項目經驗
另外,我還受邀在剛果角擔任討論嘉賓,探討綠色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如何幫助更多青年人選擇綠色工作。此外,我還參與了受邀參加了新加坡角的“氣候變化 X 生物多樣性”的專題活動,并與聯合國青年事務助理秘書長費利佩·保利耶 (Felipe Paullier) 留下了珍貴的合影,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中國青年在全球舞臺上影響力的體現。
朱丹鳳在 COP29 剛果角受邀擔任討論嘉賓
此外,氣候教育也是我一直以來非常關心的話題。我非常高興受中國綠發會的邀請,我擔任了COP29阿塞拜疆青年教師協會綠色學校國際交流項目的講師,這讓我可以和更多阿塞拜疆當地的朋友交流學習,也讓我有機會將中國的綠色發展經驗和理念傳播給更多的國際同行。
朱丹鳳同阿塞拜疆青年教師分享自己關于文化遺產和氣候行動融合的案例研究
在大會現場,我還接受了阿塞拜疆當地媒體的采訪,讓我的聲音和觀點得以在國際社會中傳播。我還作為 TEDx Duhai Road 的特約記者,采訪了多國參會代表。通過這些經歷,我深刻感受到了作為中國青年在全球氣候變化議題中的責任和使命。很榮幸在此過程中被多家阿塞拜疆媒體采訪,也作為COP29上的中國青年之一受到《新京報》的視頻報道。
朱丹鳳在 COP29 大會現場接受阿塞拜疆當地媒體采訪
PART. 05
以文化共筑氣候合作之橋梁
本次參會我特別帶上了我的傳統服飾,有明制馬面裙,也有唐制襦裙。穿上它之后,很多外國友人紛紛熱情地過來合影交流。另外我還有幸和清華大學青年代表一起在中國角進行茶藝、剪紙、書法等中華傳統文化展示,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它能夠跨越語言和國界,連接不同的人們,共同關注和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挑戰。
朱丹鳳同清華學子在中國角展示中國文化
另外我還在中國角表演了古典舞。古典舞只是我業余時間的興趣,我其實沒有想到有朝一日可以在國際舞臺上進行表演。當我在COP29中國角表演中國古典舞時,我感到了一種特殊的使命感。每一個舞步,每一個手勢,都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向世界傳遞著和諧與平衡的理念,這與我們應對氣候變化、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不謀而合。
朱丹鳳在 COP29 中國角表演中國古典舞
中國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展示,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也是對現代中國開放、包容、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的姿態的展示。與多位國際友人的合影,記錄了我們之間的友誼和合作,也見證了中國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
我為能夠代表中國,以文化共筑氣候合作之橋梁而感到無比自豪。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體現。我相信,通過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彼此,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共同保護我們唯一的地球家園。
其實參加 COP大會是非常累的一件事,邊會、活動、發布會每天都是接連不斷的。參會代表需要按照自己關心的議題,合理規劃時間參加,才可以將時間效率最大化。但是,參加 COP29 無疑是不虛此行,收獲滿滿的!僅僅是遇到各國氣候談判專家和有志青年,以及各種 NGO 負責人,就已經是一場終身難忘,受益匪淺的經歷!希望參會代表,包括我自己,能夠將有用的東西帶回自己的國家和社區,運用 COP29 上認識的人去發掘更多的合作機會,我們一起將氣候行動進行到底!
朱丹鳳在 COP29 中國角與多位國際友人合影
彩蛋大放送
COP29 已經拉下帷幕,你是不是還不知道 COP29 大會的logo到底代表了什么?看完這個視頻你就懂啦!
視頻來源:UNFCCC COP29官方網站
撰稿:朱丹鳳
編輯:李 晨
初審:姚沁田
終審:董 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