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時間進入2024年下半場,一系列房地產救市政策不斷被釋放,A股也基本保持在3200點到3400點徘徊,房地產市場出現好轉。同樣迎來重大變化的還有格力地產。時隔四年,格力地產(600185.SH)收購珠海免稅也迎來實質性進展。
時間回到2020年,免稅概念股作為當年股市的熱詞之一,先是凱撒旅業(000796.SH)依托中出服入駐嘉寶潤成(北京市內惠新東街免稅店)、天津郵輪母港入境免稅店和江蘇中免(南京市內國人免稅店)3家免稅店;中國國旅(601888.SH)收購海南免稅51%股權,并更名為中國中免;隨后格力地產(600185.SH)傳出收購珠海免稅100%股權,上演瘋狂一波八連板,慘遭上交所問詢函。而重頭戲當屬王府井(600859.SH)獲批第八張免稅牌照,包括百貨零售、機場、旅游板塊等在內因免稅牌照在年內持續走熱。
如今四年過去了,格力地產卷土重來,免稅概念股們過得怎么樣了,免稅市場的格局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格力地產是王者歸來還是陌路狂徒?
11月23,格力地產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擬以其持有的上海合聯、上海保聯、上海太聯、三亞合聯及重慶兩江的100%股權及相關對外債務,與海投公司持有的珠海免稅51%股權進行置換,估值差額部分以現金進行補足。其中,珠海免稅51%股權資產最終作價45.79億元,格力地產擬置出資產最終作價55.05億元,債務部分最終作價5億元。
四年前,格力地產公布的重組方案是,將珠海國資委和城建集團持有的珠海免稅100%注入,但遲遲未能有下文。一方面是由于原重組方案推進時間較長,另一方面是格力地產原董事長魯君四涉嫌違規,也影響重組計劃正常進行。如今只注入珠海免稅51%股權,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基于格力地產逐步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實現主業轉型的整體戰略考量,以及綜合考慮珠海免稅集團良好的業務經營情況及未來發展前景,未來將發展成為以免稅業務為核心、圍繞大消費運營等產業鏈布局的上市公司。
其實,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看,重組51%股權是上市公司基本操作,比100%收購通過的風險要低些且比較容易通過。收購資產的目的在于,改善上市主體的財務狀況,按照上市公司相關規定,持有51%股權就已經可以實現標的財務的并表,且不需要承擔100%股權成本。更關鍵的是,51%的股權實現了對標的的控制,獲得了對標的的主導權。類似旅游上市公司案例有南京商旅收購秦淮旅游51%股權;萊茵體育收購成都文旅51%股份等。對于官方的解釋,可以理解。財務報表是改善了,但問題是收購51%股權顯然是不能夠獲得標的全部的收益。
目前,格力地產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房地產業務。受眾所知之的因素影響,近兩年格力地產的日子并不好過,連續虧損。珠海免稅主要經營免稅品銷售業務,是全國最早開展免稅品經營業務的企業之一。2023年及2024年1-6月,珠海免稅實現凈利潤分別為6.67億元、4.38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格力地產2024年1-6月營業收入為19.36億元,免稅品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64.56%;免稅品銷售毛利為6.29億元,占總毛利比重為79.03%。可見,免稅業務將成為格力地產重要收入來源。通過此舉,確實有效緩解了格力地產的虧損狀況,預計凈虧損將收窄5.43億元。
至于格力地產是王者歸來還是陌路狂徒?但從格力地產近期股價走勢來看,地產板塊整體走勢仍然處于爬坡階段,格力地產不可避免的受房地產政策影響;但隨著新的重組方案出爐,格力地產也將受免稅政策影響。雙重政策因素加持下的格力地產,在新開盤日漲停,但能持續多久恐怕還要打個問號。相比于四年前的重組方案,珠海市國資委是擬同意;對于現在的方案,珠海市國資委給出的答復是原則上同意。
?攝圖網
“免稅茅”中國中免和王府井還好么?
自2020年6月,王府井稱已獲得財政部授予的的免稅品經營資質,允許王府井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
一紙公告,激起千層浪。王府井股價一度由此前的在10元左右徘徊,一個月后股價直逼80元,單日成交額超過200億元,市值由此前的不足百億,暴漲到突破800億元,甚至讓王府井陷入內幕交易傳聞,而收到上交所監管工作函。
但在當年第四季度,隨著免稅概念股熱度的消退,王府井的股價被腰斬,并逐步回落到20元/股左右。如今,王府井股價徘徊在15元左右,市值不足200億元,基本回落到獲得牌照前的狀態。目前,王府井擁有1家離島免稅門店及7家跨境電商線下體驗店,并中標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牡丹江海浪國際機場出境免稅項目。2024年上半年,王府井免稅收入為1.72億元,占總體收入的2.83%??梢?,王府井免稅收入規模占比較小,且免稅業務開展比較緩慢。
中國中免作為免稅領域的“一哥”,深知免稅行業的水深。伴隨著王府井的喜提免稅牌照,中國中免的業績也曾一度創新歷史新高,股價最高到達401.26元/股,市值超8000億元,單日成交額輕松破千億元。但當股市熱情散去,中國中免跌下神壇,市值不足1500億元,市值跌去高峰時的八成。2024年上半年,中國中免實現營業收入312.65億元,同比下降12.81%;凈利潤32.83億元,同比下降15.07%。其中,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24.6億元,同比下滑17.4%;歸母凈利潤9.76億元,同比下滑37.6%。可見,中國中免的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面對王府井和中國中免持續下跌的股價,已有少投資者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呼吁:啟動股份回購計劃等舉措,以此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股價,提高市值管理。王府井是聽勸的。2024年4月,王府井公布股票回購方案:計劃在12個月內,以1億元至2億元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不超過人民幣 17.50 元/股(含)的價格回購股份。截至10月31日,王府井已回購610.50萬股,支付的資金約為8166.92萬元。相反,中國中免堅持不回購,繼續以“2023年公司現金分紅比例提高到了50.85%,分派的現金紅利創紀錄達到了34.14億元”為理由回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珠海免稅占據粵港澳大灣區和全國重點口岸窗口,口岸免稅銷售體量居于全國前列。且擁有拱北口岸免稅店、港珠澳大橋珠港口岸免稅店、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免稅店等多個陸路口岸和機場口岸的出入境免稅店,在珠海市內擁有珠海免稅商場等大型綜合體,但珠海免稅與行業巨頭中國中免存在巨大的差距,珠海免稅的營收僅相當于中國中免的5%。免稅潮水褪去,王府井和中國中免已經不可避免的成為裸泳的對象。
?攝圖網
免稅概念股們還好么?
也是在2020年中,一個月內有曾有十余家各類零售百貨、機場等上市企業發出申請免稅牌照的公告,雖然發了也白發,但風還是要跟一下。
如今,從免稅概念股的財報數據、國內消費意愿低迷、市場競爭加劇等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來看,顯然這些免稅概念股們過的并不是很好。另外,從海關、移民管理等數據顯示,免稅市場正面臨激烈的競爭。
據??诤jP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為240億,同比下降31.3%,離島免稅購物人次446.6萬人次,同比減少14.9%,免稅購物件數2601.7萬件,同比減少37.3%。
隨著中國對外免簽國家達到38個及相關免簽政策出臺,海外旅游熱情的高漲對國內免稅業務也有較大的波動。國家移民管理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查驗出入境人員2.87億人次,同比增長70.9%。其中,內地居民1.37億人次,港澳臺居民1.21億人次,外國人2922萬人次。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全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數量已超12萬家,跨境電商企業累計在海外注冊商標超3萬個。跨境電商在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轉型升級的新賽道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沖擊傳統免稅零售領域。
2024年末,會重新上演免稅行業的大年么?答案恐怕是不能。當前,房地產已經觸底,能安全著陸已經是萬幸,且格力地產未能進入房地產項融資“白名單”;而王府井和中國中免的前車之鑒,已經證明免稅這碗飯不是誰都能吃的上,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梁青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臺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