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透核心素養 探索多元課堂
11月20日,伊金霍洛旗第二輪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第二場推進會之生物學科展示活動在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學如期舉行。
中國教育學會生物教學委員會理事、學科培訓專家、北京市基礎教育學科教學指導組核心成員,北京市優秀教師胡玉華教授、伊金霍洛旗生物教研員劉燕老師、趙潔老師,各旗縣的教育同仁們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初,老師們進行了精彩的課堂展示,樊志潔老師以“弓魚”這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情景貫穿課堂,通過生動的講解和直觀的展示,從“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和“魚怎樣在水中呼吸”為主線索引導學生不斷論證使學生們深入了解魚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學生通過分組觀察,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到樂學、愛學、易學。在情境的任務中設計了層層遞進的問題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突破難點。
接著,劉露老師帶來另一節跨學科實踐項目的展示課--《探究影響泡菜中亞硝酸鹽濃度的因素——改良自制泡菜方案》,劉老師匠心獨運,她帶領學生基于證據繪制曲線,通過比較的方法,分析出發酵時間、食鹽濃度、蔬菜種類等因素與亞硝酸鹽含量的關系,深入探究了泡菜工藝的理論基礎。通過探究實驗設計,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解決問題,鍛煉了學生批判性的思維。兩節展示課均得到了與會嘉賓的高度評價。
短暫休息過后,活動進入了主題匯報環節。伊旗一中生物教研組長陳娜娜老師圍繞“新課改背景下生物教學策略的轉型和實踐”這一主題,從生物教學的現狀與挑戰、新課改對初中生物教學的要求、伊旗一中生物學成果展示、創新教學方法等多維度進行剖析和闡述,強調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注重探究性學習、強化實驗教學、注重知識與能力的結合以及跨學科整合,改革式教學,滲透論證式教學。陳老師指出,教學實踐是在具體的教育背景下指出,單元式教學,應該有正確的課堂組織形式,創新的活動內容,走合適的路徑,從大方向聚焦了核心素養。為與會嘉賓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
隨后,說課環節和分組議課環節相繼展開。樊志潔老師和劉露老師分別就自己的展示課進行了說課,詳細闡述了教學設計和教學思路。與會嘉賓和老師們則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兩節展示課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和分析,共同探討生物教學的創新之路。在評課環節,來自不同學校的代表們紛紛發言,對兩節展示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他們不僅肯定了兩位老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還就如何進一步提升生物教學質量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下午,胡教授對今天的展示課、學科匯報以及課堂討論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點評,她高度評價了伊旗一中在生物教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就如何構建教學評一體化的新課堂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和建議。隨后,胡教授還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她以生動的案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大家打開了生物教學的新視野,注入了新動力。
活動最后,教研員劉燕老師做出總結發言,她對本次伊旗一中的課改成果給予高度評價與鼓勵,她指出,從匯報中可以看到,在課改的推動下,生物學科的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已悄然發生變化——由“教師的教”逐漸轉向“學生的學”,在深度學習中落實了核心素養。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與會嘉賓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更為伊旗一中乃至全旗的生物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將把今天的所學所思運用到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提升生物教學質量。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學也表示,將繼續秉承“滲透核心素養,探索多元課堂”的教學理念,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學資源配置,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