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更高遠、空氣更清冷的秋天,似乎天然地適合閱讀。
這一次的刀鋒秋季榜中,你仍然不會看到任何聳動的推薦,比如“炸裂”“一口氣讀完”“超高評分!”等話術,但你一定能體會到閱讀帶來的自由。
我們從美國的博物館游蕩到巴比倫;從記者采訪的一線鉆入飄忽不定的賽博空間;從晚明、清末的光景遁入邊緣的鶴崗;和阿倫特以及一只小老鼠一起思考人性與存在;從賬本里、房間里還有數不清的細節里,重新看見女性;在《史記》和詩歌里,重新獲得生命力……
但不論如何,穿梭于一本又一本圖書之間,絕不是對現實的逃避。這些書帶給我們的,是思考,以及思考后的勇氣。勇氣,讓我們在迷茫的時刻保持堅定,往更值得我們付出的現實世界走去。
感謝有著不同專業背景的刀鋒圖書獎推薦委員會的各位成員。沉浸于閱讀之時,我們都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讀者。同時,也感謝 愛越聚樂部 對本次榜單的特別支持。
祝你在秋天閱讀愉快。
社科類
77街的神龕: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里物的靈韻與人的故事
推薦語
過去,走進美術館或博物館,我會自動忽略人類學博物館,覺得它跟“藝術史意義”并不關聯,而更近于民俗展覽。對我來說,這本書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也讓我看到了人類學家的工作和意義。作者用“薩滿的神衣”等藏品串聯全書,讓我們得以了解那些對中國人類學學科有所付出的獨立學者的故事。人類學博物館里有大量物品,值得我們去探索、挖掘它們背后的故事。由此,也讓我們對人類建構的文化有了多維度的認知。
——祝羽捷
《巴比倫怪物:
魏瑪共和國犯罪鑒證實錄》
推薦語
這是一本魏瑪共和國時期的罪案集,閱讀時,仿佛正在觀看一部部電影史上著名的“黑色電影”。而關注這些警員后來的命運,更富有歷史意味。推薦它的另一個理由是,這是中國人以漢語書寫的、關于德國歷史的原創作品。
——張向榮
本雅明書信集
推薦語
本雅明被譽為“歐洲最后一個知識分子”“德國文學唯一真正的批評家”。本書收錄了本雅明近300封珍貴信件,除了展現其淵博學識和獨特文筆,也見證了天才的思想軌跡。譯者金曉宇的獨特經歷,也讓這本書的出版和閱讀有了另一重價值。
——趙宏
操控:數字世界如何左右我們的行為和情感
推薦語
站在感官革命的基礎上,這本可讀性極強的書側重從心理學的角度討論了數字技術所引導的行為設計。在數字素養不高、游戲素養極低的中國社會,這本明白、曉暢的書給技術樂觀主義者潑了一盆冷水,也為日益被數字技術的便利性與娛樂性所溫柔熬煮的公眾帶來了一點有益的警醒。對數字技術進行更多批判性了解,建設公眾的數字素養與游戲素養教育,才是逃脫操控的建設性道路。
——劉夢霏
翻譯的危險:清代中國與大英帝國之間兩位譯者的非凡人生
推薦語
因為自己翻譯過一本書,而我對于翻譯的認知,尚存在于這一工作的技術層面。因此,本書的書名首先喚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對這個工作在那個特殊環境下廣義、狹義的“危險”進行了了解。作者沈艾娣以李自標和喬治·托馬斯·斯當東這兩個譯者交織在一起的生活為素材,向今天的讀者講述了19世紀初英國和中國之間的斗爭,涵蓋鴉片戰爭、茶葉貿易,乃至太平天國運動。
沈艾娣文筆出色,又是一位出色的研究者,她從中英兩國的歷史事件、信件、回憶錄和書籍等相關記錄中尋找當時的人們生活的細節,并將這些事實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整合在一起,讓這本學術著作像小說一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寧理
漢娜·阿倫特與以賽亞·伯林:自由、政治與人性
推薦語
同為猶太難民和20世紀政治災難的見證人與思考者,阿倫特與伯林初看上去有許多共同點:都深受極權主義之害,都在思考極權制度下一個人應該如何生活的問題,都關注自由與人性。但令人意外的是,二者非但不是思想上的同盟,反而有著難以彌合的分歧和矛盾。伯林多次對阿倫特表示不屑和否定,揚言阿倫特是他一輩子的眼中釘。
如何理解思想史上的這宗懸案?本書作者蛭田圭嘗試從生平閱歷、個人性情、哲學背景以及具體論點入手,提供解答。這本書最令人著迷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在思想者的個人氣質與學術論點之間建立鏈接,充分展示出這一晦暗領域的復雜和曲折。加之作者具備學術寫作領域難得一見的文字韻律感和速度感,讓人讀來饒有興味,欲罷不能。
——周濂
《江南困局:
晚明士大夫的危機時刻》
推薦語
有關晚明的論說尤多,《江南困局》找到了一個幽微而獨特的視角:士家大族,豪奢巨富,卻在與仆役、百姓、社會輿論的爭斗中一再落敗,狼狽不堪,顯露了江南社會乃至大明朝敗絮其中的現狀。六則故事以文學的方式展開,引人入勝,也將制度性、結構性的古代社會困境展示在讀者面前。當世和后世均專注于分析關外遼東的戰事、關內頻發的天災和民變,作者卻將筆觸投向帝國核心地區的困局——那是一個王朝的背面,也是一段大歷史的背面。
——新周刊
迷宮:一場存在主義歷險
推薦語
把抽象的哲學問題形象化為淺顯的漫畫形式,生動地解構了劇變時代中人類的困惑,讓哲學思維產生更廣泛的價值,是一本讓讀者認知存在主義的不可多得的極佳入門作品。
——齊康
智人之上:從石器時代到AI時代的信息網絡簡史
推薦語
赫拉利的新書,如同過去的“人類簡史”三部曲,有空間的寬度和時間的馳騁感,幾乎是一種帝國式的寫作;也可以說是文明比較大家湯因比作品的再世,而且更好看、更有故事性。
作者既不尋找文明發展的底層邏輯,也不將文明的演化化約為某種單一終極因素,他要探求的是各種復雜變量是如何“鏈接”的。這種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式思維,讓他窺見AI 時代的來臨,將給人類帶來“硅幕”等可能性災難。
——許紀霖
《中國的婦女與財產:
1960-1949》
推薦語
美國學者白凱給我們呈現了一幅充滿意味的動態畫卷,通過詳實的史料,展示中國婦女財產權利所經歷的變化。跨度近千年的歷史書寫,拓寬了我們對中國婦女財產繼承的認知。
——陳英
作為法律史領域研究婦女財產和繼承問題的經典之作,本書以細膩的筆觸,揭示了宋代至民國時婦女財產權的演變,也展現了近千年來的法律變革對于婦女權利的深刻影響。本書史料豐富,可讀性很強,文中更有許多豐富生動的案例,既是我們理解中國婦女權利演變的重要讀本,也從另一視角揭示婦女長久地被壓制和剝削的事實。
——趙宏
文學類
《白露春分
推薦語
不是生活顯影了時間,而是時間顯影了生活。所以,與其說遼京是在揭秘生活的真相,不如說她是在揭秘時間的真相。三代人,三代命,其間的表象與潛流、延續與崩解、分進與合擊,都以時間的流逝為代價而被一一呈現。洞見時間是一個寫作者的使命,只是,揭開時間之表需要莫大的勇氣,正如沉入時間之里也需要同樣的勇氣。
——李修文
在《白露春分》中,遼京以溫柔綿密的筆觸描繪了關于“衰老”的真相,令人觸目驚心。在時間的作用下,曾經維系一個家庭的諸多合力在崩塌,就像蜘蛛網,蛛絲依次斷裂,眾人四散開去。新的家庭倫理和情感結構,在習焉不察的日常生活中匯流。
——岳雯
《地球上的陌生人》
推薦語
像托缽僧,也像浪游的武士,王愷文字的背后,清晰地站著他自己:既亂花迷眼,又常常陷入天人交戰之境;常有棒喝,更常有從蕪雜之處誕生的至深體恤。
——李修文
《鋼琴課》
推薦語
它是麥克尤恩的最新小說,也是最具自傳色彩的作品。小說以羅蘭的一生為線索,串起其身邊諸多人物的生命軌跡。每個人物都在大時代背景下沉浮,也成為大歷史的見證者,個體敘事與歷史事件相互交織,現實經歷與人物回憶層疊,《鋼琴課》可以說是麥克尤恩在《贖罪》《追日》這些經典作品后另一部內涵豐富、回味悠長的作品。
——趙宏
詩的消息,詩人的故事
推薦語
一部紙上的“中國新詩課”。由萬物到詞語,再到思與想的“奔向”,細讀詩人字斟句酌無窮心意的背后,亦是細讀現代起源,細讀最樸素的情如何發生。
——張怡微
《史記今讀》
推薦語
讀《史記》者,代代有人。但黃德海的不同在于,他以人解書,更以書解人。在《史記今讀》中,他舍卻作品之精微,挖掘作者之重大,回返當時當世,無限迫近甚至成為一部作品背后的一位作者。在每個時代,司馬遷都需要一位黃德海這樣的通心者。
——李修文
《史記今讀》與古為徒,執今之道,成為己之學。黃德海回到司馬遷的時代,追溯其世系家族、求學、壯游、仕宦等成長經歷,將一部杰作置于文化長河中,躡其蹤,攝其魂。《史記今讀》寫出了一個偉大作者與我們共振的思想與情感,寫出了一部經典嶄嶄如新、熠熠生輝的魅力。
——岳雯
《逃走的人
推薦語
《逃走的人》或許會讓想要尋求生活答案的人失望,作者李穎迪帶著自己對工作、人際交往和現實的困惑,走近一群渴望消失的人。他們散落在鶴崗、鶴壁、淮南、乳山,過著一種被外界反復打量、深深誤解的生活。逃離之后,我們能獲得想象中的自由嗎?李穎迪絲毫沒有掩飾曾有的對逃離浪漫化的想象,也不回避如今對這一問題的猶疑和踟躕,以一種不分析、不評判的姿態,誠實地記錄他們的生存狀態和虛無感受,將問題拋向茫茫人海。
——新周刊
我的心是一塊將熄的炭火
推薦語
本·勒納是當代英美最有意思的小說家之一。這是他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第二部,詩人本色,用通透的語言描繪所有體驗如何穿過一個文藝的頭腦,永遠活在元小說里。當年英文版出來,我就很認同瑪吉·尼爾森(《藍》《阿爾戈》作者)的說法:這是“近乎完美的文學”。
——陳以侃
《野泳去》
推薦語
如同瓦爾登湖之于梭羅、聽客溪之于安妮·迪拉德,在自家的護宅河邊,羅杰·迪金完成了對于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從這條護宅河出發,他游遍整個大不列顛的水域——河流、湖泊、池塘、運河、大海。跳入水中,羅杰·迪金獲得了一種神奇的、讓一切變得陌生的“蛙眼視角”,并讓自己真正地處于“自然”之中。
——新周刊
正常接觸
推薦語
王占黑老師寫的是一種很近切的小說,她似乎從一開始就知道怎么避開一種被架起來的、踩高蹺的文學語言。就好比一桌當代中文小說,有時嘗幾道,總懷疑是不是自己味蕾沒練好;而吃到《正常接觸》,就覺得,“對啊,小說這道菜不就應該是這個味道?”
——陳以侃
《作家背后的妻子們》
推薦語
一直好奇那些生活在別人的光芒之下而被忽略的女人。她們的夢想呢?她們心有不甘嗎?她們的故事無從述說,會覺得寂寞嗎?
——陳魯豫
· END ·
作者 | 新周刊·刀鋒時間
校對 | 無降雨
愛越聚樂部是越秀地產旗下的社區營造與社群運營品牌,聚焦健康生活、人文藝術、終身成長、社區治理等多元議題,構建社群共創平臺,以開放的姿態、主動的服務、有趣的生活方式提案,傳遞歡樂,聚合能量場,讓美好和連接發生。
此次與刀鋒圖書獎的合作,也是愛越聚樂部通過閱讀推廣,讓多元、廣闊的美好生活成為我們的日常的一次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