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本屆珠海航展吸引了全球目光,殲35A、機械狼軍團以及極具科幻味道的白帝空天戰機,都讓觀眾大飽眼福。
因此不少人,也將其同著名的法國巴黎航展和英國范堡羅航展對比。
巴黎航展總成交額高達1500億美元,范堡羅航展也有1036億美元,那中國珠海航展的數據呢?
巴黎航展,作為全球最早舉辦也最知名的航展,早在1909年就正式舉辦。
因為當時的航空業還非常不成熟,在此之前飛機只能作為添頭出現在汽車展上。
不過因為參展者對飛機的巨大熱情,才讓主辦方決定單獨舉辦航展,首次舉辦就吸引了數十萬觀眾,僅僅是門票就讓主辦方收入頗豐。
此后的一百多年間,巴黎航展不斷進化和升級,如今更是成為全球最知名的航展之一,各項收入更是水漲船高。
就如2023年巴黎航展期間,合計吸引到了2400多家企業前來參展,種類囊括了客機、軍機、無人機以及如今正如火如荼發展的eVTOL。
與此同時,還出現了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巨額訂單。
例如空客與印度航司靛藍航空簽署的單筆訂單,金額就高達550億美元。
最新的2023年巴黎航展中,總收入達到了1500億美元,大幅刷新了全球航展的歷史紀錄。
而與巴黎航展齊名的當屬英國的范堡羅航展,該航展歷史雖沒有巴黎航展那么悠久,但也有76年歷史。
更值得一提的是,從1903年開始,范堡羅地區就成為航天器的試飛基地。
此外,該地還是英國皇家飛機研究院的所在地,經常舉辦一些飛行表演。
1948年開始,人們正式在該地區舉辦航展,并逐漸發展成為全球頂級的航展。
今年七月舉辦的航展,盡管規模與巴黎航展相差較多,卻依舊成了諸多軍事發燒友的聚集地。
除了各式各樣的軍用飛機外,導彈系統、無人機等產品也是吸睛無數,尤其是專為航母打造的開局-5艦載無人機,也是讓人耳目一新。
在5天的航展過程中,總收入合計達到了1036億美元,同樣大幅刷新紀錄。
我國的珠海航展雖然起步相對較晚,1996年才首次舉辦,而且一開始對外界的吸引力并不強。
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各種新式裝備層出不窮,珠海航展愈發受到外界,尤其是中東國家的關注,因此還被調侃為“中東雙十一”。
就像中國的老朋友沙特,此次不僅積極派出多位高官參加航展,甚至特意租下了展臺,以便尋求同中國的合作。
這一舉動也被無數人調侃為:“直接租下展臺作為購物車”。
此次珠海航展的含金量同樣十足,殲35A的首度亮相迅速引爆國內外輿論,專家那句“專門殲滅F-35”的話更是頗為提氣。
今年的珠海航展也是再度驚艷世界,無論是參展企業數量還是參展人數都創新高,2856億人民幣的總收入同樣再創歷史新高。
盡管這樣的數字和其他兩大航展略微有些差別,但依舊值得國人為之驕傲。同時,這樣的差距也給了珠海航展奮進的目標與方向。
而我們仔細對比這三次航展不難發現,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閃耀之處。
首先,巴黎航展主要體現的是全面性和影響力,范堡羅航展主要專注于軍工。
相較之下,珠海航展雖然也展示了諸多新式武器和裝備,但在規模和差異化上卻難與其他兩家航展相抗衡。
因此對于珠海航展來說,未來還應打造更為明確的發展方向,從而打造獨屬于自己的標簽。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無人機、無人艇以及機械狗等無人裝備、AI武器以及航空航天或是很好的選擇。
一方面,我國本身就在這些領域表現搶眼,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另一方面,這些領域也是當前科技發展的尖端領域,有望吸引更多參展企業和意向客戶的參加,從而提升吸金能力。
航展的舉辦從來都不只是一場熱鬧的狂歡,通過航展還可以窺探出航空業的發展現狀、未來發展新方向甚至其背后折射的政治含義。
首先,三次航展的收入紛紛創造歷史新高,其中民用客機和運輸機的表現尤為亮眼。
巴黎航展上,印度兩家公司合計訂購970架各式民用飛機:
珠海航展上中國商飛先后出售包括C919在內的130架民用飛機。
從這些訂單不難發現,隨著疫情陰影的逐漸散去,航空旅行市場已經再度回暖,未來還具備著強有力的發展潛力。
根據波音和空客發布的未來20年航空報告顯示,總計飛機訂單量會在4萬架起步,其中絕大部分訂單將集中在中國和亞洲地區。
對于中國商飛來說,這無疑是實現自我騰飛的絕佳良機,若能在這份蛋糕中分一杯羹,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此外,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航展必不可少的元素,這三次航展也分別展出了許多新式飛機和軍機,由此或可窺探出航空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向。
因此,脫碳已經成為航空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氫動力飛機以及混合動力飛機頻繁亮相航展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另一個發展趨向或是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LOT,三大航展期間,均有眾多eVLOT商家攜最新產品亮相,并引發廣泛關注。
我國同樣已經設立相關試點城市,在我國強大工業基礎和科技創新的支持下,該產業有望成為我國新名片。
航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展現自身實力或影響力的平臺。
就像51屆范堡羅航展時,英國正處于脫歐的關鍵時期。
為證明即便脫歐依舊有著極強的實力與其他國家合作,英國對此次航展的重視程度也是非常之高。
此次珠海航展前,我國空軍發言人也透露:中國空軍更牛的重器、利器還在路上,也很好地震懾了不少心懷不軌的國家。
結語:
珠海航展雖然在規模和收入方面相較于其他兩大航展還有所差距,卻很好地展現了中國在航空領域取得的成就。
也期待珠海航展能在未來找準自身發展道路,向著其他兩大航展迎頭趕上,同時也希望中國企業能在航空業發展新方向上大展風采。
參考資料:
環球網:《巴黎航展四年后重啟盛況空前!中國亮出了這些寶貝》
澎湃新聞:《范堡羅航展落幕,這些“大”計劃能構成未來航空“新序幕”嗎?》
澎湃新聞:《巴黎航展觀察:訂單創紀錄,脫碳在路上,合作更寬廣》
光明網:《國際航展,熱鬧背后有“門道”》
觀察者網:《60萬人參觀、2800億簽約:珠海航展圓滿閉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