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詞牌《行香子》/原詞/寫作背景/注釋
詞牌《行香子》
行香子,詞牌名,又名《爇心香》。行香是古代禮拜神佛的一種儀式,始于南北朝。宋姚寬《西溪叢語》:“行香起于后魏及江左齊、梁間。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謂之行香。”唐以后的行香主要指齋主持香爐巡行道場及街市。調名取此。
此調有不同諸格體,但均為雙調。前后片各八句,共六十六字。
原 詞
《行香子·綺席才終》
蘇軾(宋)
綺席才終,歡意猶濃。1
酒闌時、高興無窮。2
共夸君賜,初拆臣封。3
看分香餅,黃金縷,密云龍。4
斗贏一水,功敵千鐘。5
覺涼生、兩腋清風。6
暫留紅袖,少卻紗籠。7
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8
《東坡笠屐圖》 李公麟(北宋)
寫作背景
本詞作于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軾杭州知州(1089-1091年)任上,時年53歲。
大宋政局波譎云詭,黨爭激烈,蘇軾以53歲之齡再度外放出京,恐怕再無回京之望。因此,一直對蘇軾寄予厚望的宣仁高太后遣內侍賜“密云龍”茶、銀盒等以示慰藉。高太后對蘇軾的重視,僅從賜“密云龍”茶即可窺見一斑:
宋時貢茶共分十品,龍茶為上品,僅供御用。而“密云龍”堪稱龍茶中的龍茶,被視為帝王專享、最高等級的御茶珍品。宋人周煇《清波雜志》記載:密云龍被眾大臣所喜愛,私下紛紛向宣仁皇太后求要,太后不堪其擾,竟說:“指揮建州此后更不許再造密云龍。”此后,“密云龍”遂成絕版。
2020觀滄海(普洱生茶)
蘇軾對高太后所賜“密云龍”茶自是十分珍愛,饒是豁達大氣,也只與蘇門四學士分享。1089年,他剛到任杭州不久,報有人來訪,竟是蘇軾很欣賞的才學、茶品十分出眾的廖正一(進士入京,后官拜端明殿大學士)。蘇軾大喜過望,遂以“密云龍”待之,并作本詞。
注 釋
1、綺席才終,歡意猶濃。
綺席:指盛美的筵席。
2、酒闌時、高興無窮。
酒闌:指酒筵將盡。高興無窮:士人酒宴后,就會開始飲茶,蘇軾因此而高興萬分。
3、共夸君賜,初拆臣封。
君賜:本意為君王所賜,此處指高太后所賜。初拆臣封:即“臣初拆封”。“封”指御封。既是初拆,故御封猶在。
20觀滄海 受邀參加22年嘉德秋拍
4、看分香餅,黃金縷,密云龍。
香餅:即指太后所賜之茶。建溪皇家茶園貢茶絕大多數為緊壓的茶餅。黃金縷:用金線捆扎。密云龍:為御用專享之御茶珍品。這是一款比小龍鳳團茶更加珍稀的貢茶。該茶產于福建武夷山皇家貢茶園,由宋神宗賜名并下詔制作,上奉宗廟,下專御用,尊貴無比。
5、斗贏一水,功敵千鐘。
斗贏一水:宋人斗茶時講究“花乳”或稱“沫餑”色白細膩綿厚,持久不散。而一旦沫餑散去則水痕露出,在盞壁上形成一道水痕線。故斗茶有贏一水、兩水之說。千鐘:此處指豐厚的俸祿。語出《莊子寓言篇》,曾子說:“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后仕,三千鐘而不洎,吾心悲。”
6、覺涼生、兩腋清風。
覺涼生、兩腋清風:語出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此處,“兩腋清風”指飲茶后,茶氣游走體內。
20觀滄海(400克/餅,5餅/提,4提/箱)
7、暫留紅袖,少卻紗籠。
暫留紅袖,少卻紗籠:典出吳處厚《青箱雜記》,寇準與處士魏野同游僧寺并留題詩。寇準的題詩都被碧紗籠罩,而魏野題詩卻無人照拂,隨意蒙塵。從行的歌妓欣賞魏野,便用紅袖將蒙塵拂去。魏野便說“若得常將紅袖拭,也應勝著碧紗籠”。
8、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
庭館:庭指廳堂,中庭。館指院落。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生活精彩,夢想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