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幾天又搞了個“大新聞”,還沒正式上任呢,就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要對我國商品增加10%的關稅,說是為了“保護美國工人”和“平衡貿易赤字”。這話一出,瞬間在國內外引發了熱議。支持他的選民自然覺得他又展現了“強硬作風”,但大多數人,包括美國網友在內,都覺得這理由實在是太扯了。
那么,特朗普的這套“關稅大棒”真能奏效嗎?對我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關鍵是加稅的理由是我國的毒品問題泛濫,我簡直沒有辦法直視這個理由了。
特朗普的關稅戲碼:舊瓶裝新酒,套路沒變
這事聽起來像個新動作,但如果你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有所了解,就會發現這不過是他老套路的翻版。回顧他第一任期,那可是靠關稅開路一路“橫沖直撞”。從2018年開始,他對我國商品加了幾輪關稅,金額高達5500億美元,涉及農產品、科技產品、工業制品等多個領域。每次加稅都嚷嚷得驚天動地,說要“讓制造業回流美國”“減少貿易逆差”,但結果如何?事實狠狠地打了他的臉。
先說“讓制造業回流”。特朗普當初信誓旦旦地說,加稅會迫使美國企業把生產線遷回美國,但這事根本沒發生。大多數企業要么堅持留在我國,要么直接跑到了越南、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國家。他所謂的“回流”根本就是鏡中花、水中月。
再說“減少貿易逆差”。他喊得兇,但數據不騙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非但沒減少,反而還在擴大。2020年,美國的貿易逆差比他上臺時還高,直接啪啪打臉。這次他又拿貿易逆差說事,簡直像是老掉牙的笑話。
這次加稅的理由依然是“保護美國工人”,但真相是,上一輪關稅不僅沒讓美國工人受益,反而讓他們背上了更高的生活成本。畢竟,加了關稅的商品,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比如蘋果手機、家用電器這些進口比例高的商品,價格上漲直接讓美國老百姓苦不堪言。結果是,工人沒得到保護,選票倒是流失了一大批。
加稅理由是中國毒品問題?我笑了!
這次特朗普對中國加稅的理由不僅老套,還莫名其妙到讓人哭笑不得。他在社交媒體上“振振有詞”地表示:美國遭受了“來自中國的毒品危害”,每年有大量毒品通過中國流入美國,導致美國人民遭受巨大的損失。所以,為了“懲罰中國”,要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
看到這理由,真的是忍不住笑出聲。中國出口的毒品?特朗普你怕是搞錯了吧?全世界都知道,美國的毒品問題根本就是本土問題。無論是吸毒人群的龐大基數,還是毒品的主要來源,都和中國沒什么關系。最讓人感到離譜的是,他完全沒有拿出任何證據證明所謂的“中國毒品輸出”。這理由不僅扯淡,還讓人看出了他在邏輯上的自相矛盾。
而且美國毒品泛濫的主要來源一直是拉丁美洲。比如墨西哥的大量毒品通過邊境流入美國,這已經是國際社會公開的事實。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時還曾經為了這事大費周章,甚至喊著“修邊境墻”。結果,沒管好鄰居,反而甩鍋給中國,真是無理取鬧到家了。
關鍵是,美國本土的毒品問題從來就不是“輸入性”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社會問題。高昂的醫療費用、嚴重的貧富差距,讓美國的底層人群成為毒品消費的主要市場。更別提,美國的醫藥產業曾經為了利潤,把止痛藥、鴉片類藥物大規模推向市場,導致了“藥物成癮”問題。這些才是美國毒品危機的根源,跟中國有什么關系?
這就好比,你家著火了,不去救火,反而怪隔壁鄰居放的鞭炮響了一下。這種邏輯簡直離譜到極點。更何況,就算他硬要把毒品問題和中國掛鉤,最后選擇“對所有中國商品加稅”這種手段,也完全沒有邏輯。毒品和中國的電器、服裝、玩具有什么關系?一邊拿毒品當理由,一邊對著和毒品毫無關聯的商品加稅,這種理由顯然連他自己都說服不了。
說到底,這不過是特朗普為了加稅隨便找了個噱頭。毒品也好,貿易逆差也罷,這些理由不過是掩蓋他貿易政策失敗的遮羞布。網友紛紛嘲笑道:“這理由真是扯得沒邊了,特朗普自己都不信吧?”還有人調侃:“毒品問題解決不了,就用關稅搞點存在感,美國人真是攤上了個荒唐總統。”
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既顯示出特朗普在政策上無能為力,也讓人看清了他的真實目的:繼續用“中國威脅論”來制造對抗情緒,為他的連任鋪路。但對中國來說,這種莫名其妙的操作早已見怪不怪。毒品這個理由不過是他黔驢技窮的又一次表演罷了。
我國怎么辦?影響有限且完全可控
聽到加稅,很多人可能第一反應是擔心中我國經濟會不會受打擊。畢竟,美國市場一向是我國出口的主要目的地,關稅上調看起來是個不小的威脅。但實際上,放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這事的影響已經沒那么大了。
現在我們我國經濟的韌性遠超過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從“世界工廠”逐漸轉型為“世界市場”,國內需求對經濟的拉動力越來越強。比如,今年“雙十一”期間,國內消費的火爆場面就讓人看到了我國內需的潛力。更重要的是,我國現在在全力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從供應鏈到產業鏈都有很強的自主能力,美國加稅確實會帶來短期的出口壓力,但不至于傷筋動骨。
即便是不說內銷,就說出口,也不說美國說了算,我國的出口市場已經多元化。雖然美國仍是重要貿易伙伴,但我國早就開始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歐洲市場。比如,東南亞國家現在是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重要地區,而中歐班列的穩定運行,也讓歐洲成了我國制造的新市場。特朗普那套“加稅封堵”的小動作,根本擋不住我國的全球布局。
另外我想說,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加稅最終傷的是美國自己。這不是空話,是有數據支撐的。上一輪關稅后,美國的企業和消費者承擔了大部分成本。進口商品變貴了,美國工廠的生產成本也上去了。加稅前,他們還能從我國買到性價比高的原材料,加稅后,不得不從更貴的地方采購,直接影響了競爭力。到最后,特朗普的加稅政策非但沒削弱我國,反而讓美國自個兒多了一堆經濟問題。
結語:關稅是工具,但解決不了問題
特朗普上臺前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加稅,無非是想維持自己“對華強硬”的形象,為自己的第二任期鋪路。但他或許忘了,這招曾經失敗過一次,再玩一次也不會有任何新效果。對于我國來說,這不過是國際貿易博弈中的又一個回合,既不值得恐慌,也不必過分在意。做好自己的事情,強化內需,優化產業結構,才是最好的應對之道。
這場加稅鬧劇會怎么收場?說白了,時間會證明一切。正如網友所說,“關稅加了這么多,問題還是那個問題,解決不了什么。”特朗普的這套把戲,看似聲勢浩大,實際上不過是黔驢技窮的象征而已。#特朗普宣布將對墨加商品征收25%關稅##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增加10%關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