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A,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已經沒有前幾天的活力了,
然后再一看海外,又開始了樂呵呵的上漲,
情況又有點像到了年初那段時間,又是被孤立的感覺。
就和當下中美格局一樣,連金融市場都開始各玩各的。
昨天很多人都在問全天候-永久投資這個策略,
因為這個策略最近表現還可以,持有體驗不錯,也收獲了很多的好評,
但是我發現很多人對全天候有一個極大的誤區,
就是喜歡把它和美股完全掛鉤起來,說策略上漲就完全是靠美股,一旦美股下滑就不行了。
其實這樣理解并不對,畢竟全天候只有20%比例的美股,
所以今天給大家更深層次的去解讀一下它背后的邏輯,
全天候-永久策略的思路,簡單說就是“黃金25%+股票25%+長債25%+短債25%”(實際組合配置中可能存在稍許偏差),
一個更形象的解釋就是:
它就很像一個牌桌。
桌子上劃有四個等分象限,A是股票、B是黃金、C是長債、D是現金/短債。
市場在印鈔的時候,那么不管錢扔到哪,總歸是脫離不了四個象限的。
至于它們內部怎么流動,這個我們不用太關心,因為全天候是等比例配置。
比如戰爭年代,錢往黃金多漲點;和平年代,錢往股票多挪點;衰退周期,錢往美債多挪點。
由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美元不再掛鉤黃金之后,
那么為了保持溫和通脹,刺激經濟增長,貨幣超發也就成了一個大的趨勢。
因此全天候-永久策略能穿越周期,正是因為長期看貨幣總量是上漲的,牌桌的錢是增加的。
...........
其實這些觀點我上次已經說過,
那么今天我想再說一個非常很多人沒關心到的福利:
為什么國人布局投資全天候,體驗會比用老美布局更好。
眾所周知,美元全球加息周期,算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鬼見愁事件了。
美元一旦加息縮表,迎來的就是全球資產的暴跌,全天候也不例外。
但是國人的體驗,卻會相對抗揍不少,
為什么呢?一句話總結下來,推導路徑就是:
美元加息→美元升值→人民幣計算的美股基金凈值,會更抗跌
打個比方,比如人民幣兌美元從7:1貶值到14:1。
那么即便是期間美股下跌了一半,但我們人民幣計價的基金,也是不會有任何的下跌。
這里說個案例,暈數字的可以直接跳過:
橙色是美股標普500SPY,白色是國內的標普500(513500),
數據來源:wind,時間:2019/12/09-2024/11/25 本截圖僅為說明,不構成投資推薦,不預示未來表現
22年美元兌人民幣大幅升值的行情下,
你們會發現兩次大跌行情里,SPY跌幅都遠超513500,
再看納斯達克100ETF(513300),人民幣計價22年的表現為-24%,
以美元計價,納斯達克100指數(QQQ)表現為-32.6%,
再看黃金,黃金ETF(518880)人民幣表現為+3.1%,
而倫敦黃金ETF(GLD)美元表現為-0.77%,
注,標的僅供說明,非投資建議。
這就是貨幣計價上的體感差異。
所以22年這種情況,美元計算全天候組合回撤,會超過10%,但人民幣就只有3%左右。
........
所以理論上來說,人民幣計價的全天候,在體感上會表現更穩,這是美股基民做不到的。
美國人捧上天最厲害的策略,歷史測算下來,咱可以比美國人享受更好的幸福度,也是種福利?
當然,以上只是全天候投資的輔助原因,之所以建議長期可以配置全天候,最本質的還是因為全天候均衡配置,并不擔心單一資產的極端波動。
喏,這是全天候策略配置邏輯思路的歷史模擬回測:
數據來源:wind金融終端,算法=25%標普500+25%倫敦金+25%彭博巴克萊短期美債指數+25%彭博巴克萊長期美債指數,歷史表現不構成未來承諾
想要學習更多關于全天候—永久投資策略,或者想要跟投全天候組合的,可以關住我的gzh:思哲與創富,回復:“全天候”,獲取更多資料。
行,大致就聊到這些,
………
1、今天標普消費暴漲,我也群里提示了炒作的風險,反正盤中全部清倉了,估摸是特斯拉國人買不了,又想找個標的發泄一下,于是找上標普消費了。未來美股ETF輪流被炒作的現象不會停止,要學會利用好這點做換車輪動~
2、A股盤中下跌吃面,但最后神秘力量出手一度拉紅,我A這種戲碼已經見慣不怪了,就是綠多了神秘資金就買一點,出手時間點也基本都是2點之后,主要起個護盤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