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下江南,人們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黃酒醇香的紹興、如詩如畫的湖州、以及流水潺潺的蘇州。然而,在浙江,還有一座鮮為人知的江南古城——臺州臨海古城,靜靜地等待著人們的探索。
巾山
步入臨海古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醒目的巾山,它與紫陽古街相鄰,共同構成了古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巾山,坐落于古城東南角,雖然海拔僅百余米,但山上古建筑眾多,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山頂兩峰上的大小文峰塔。這兩座塔始建于唐代,后于清代同治四年重建,相互對應,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臨海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游覽巾山,可以從各個方向上山,這次選擇的是從興善門出發,經過龍興寺旁的石牌坊,沿著石階緩緩而上。一路上,游客稀少,環境幽靜。在煙雨朦朧中,巾山云霧繚繞,仿佛仙境一般。撐著傘,在細雨中漫步,聽著雨滴敲打樹葉的滴答聲,心情格外放松。這種大自然中的白噪音,據說有著解壓的功效。
走完整個巾山,大約需要兩三個小時的時間。
紫陽街
初次聽聞紫陽街的名字,便心生好感,或許是因為受到了電視劇中“紫陽真人”等角色的影響,感覺這條街上定藏著不少高手。后來查閱資料得知,這條街原名解放街,后改名為紫陽街,以紀念南宗始祖張伯端。他號紫陽,因此得名紫陽真人。
紫陽街,作為臨海古城的第一古街,也是我國現存最長的一條歷史文化古街之一,被譽為“浙江第一古街”。這條全長1080米的古街,貫穿南北,青石板鋪就的路面凹凸不平、粗糙開裂,見證了千年的滄桑歲月。人民銀行舊址、醫館舊址等歷史遺跡也保存完好,仿佛讓人穿越到了民國時期的電視劇中。
更令人欣喜的是,當地的居民至今仍居住在這些老房子里,使得這條古街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這是一條真正“活著的千年古街”,與那些被開發成景點后原住民紛紛搬走的老城、古鎮截然不同。
臺州府城墻
曾在一則新聞中看到,臺州府城墻與南京、西安、荊州等8座城市的城墻共同入選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江南竟然也有長城?
臺州府城墻,又稱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全長6000余米(現存5000余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蜿蜒至煙霞閣,再延伸至巾山西麓。它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為險峻。
登上高高的石階,站在攬勝門前,可以俯瞰整個臨海古城。尤其是那嫵媚的東湖公園,綠樹環繞、碧水蕩漾,幾座亭閣點綴其中,美不勝收。
臨海市歷史悠久,明代名將戚繼光曾在此駐守八年,多次抗擊倭寇侵擾,屢建奇功。期間,他還對臨海古城墻進行了修繕擴建,這與他后來在北京修建明長城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臨海古城墻是北方長城的藍本。除了防御功能外,它還具有重要的防洪功能,與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一口氣爬到最高處的白云樓,俯瞰整個臨海城市。遠望靈江環城而過,近觀城區內灰瓦白墻的建筑錯落有致。腳下的長城蜿蜒曲折,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麥蝦是臨海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麥蝦可不是海鮮,而是一種面食。是將麥粉攪成粉漿,用菜刀一刀一刀割下,所以臨海人稱之為“割”麥蝦,割下的粉漿不是細長如柳條,而是一小坨一小坨,如同彎曲的大蝦,所以稱其為麥蝦。
蛋清羊尾也是臨海的特色名菜,以植物油、雞蛋清、豬油、豆沙和少許麥粉為原料,用特殊的做法,放進沸植物油里炸而成的,撒上白糖,就可上桌食用。
臨海,依山靠海,物產豐富,特色小吃更是豐富多樣,還有麥油脂,糟羹,扁食,羊腳蹄......
臨海的景致四季更迭,各具韻味,無論何時踏上這片土地,都能飽覽如詩如畫的景致,仿佛置身于一幅幅壯美的畫卷之中,令人陶醉不已!
這是一座沉寂了千年的江南古城,如果你渴望擺脫大都市的喧囂與壓抑,不妨來此一游,深入感受古城獨有的魅力與風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