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
關注讀書狗子
上一篇向大家介紹了宋代蘇東坡的一首奇特音樂詩《琴詩》,雖名《琴詩》,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讀來詩味不濃,但理趣盎然。而相比之下,唐人的音樂詩才是精彩紛呈,描摹抽象的樂曲傳神動人,入眼字句猶如悅耳天籟,字里行間都是美妙動人的樂曲聲。
今天小編遴選了5首唐代最經典的音樂詩,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讀來句句都如聞天籟。且來一一欣賞: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語弄寄房給事(節選)
唐·李頎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孫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李頎此詩,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齊名,后世詩家贊譽無數。此詩所寫的是盛唐著名琴師董庭蘭以琴彈奏胡笳音的故事。節選部分即詩人描摹董大彈琴的樂曲聲,詩人以種種形象的描繪,來烘托那凄惻動聽的聲音:琴聲忽縱忽收如群鳥散而復聚。曲調或低沉或清朗,象浮云蔽天、又象云開日出。琴聲嘶啞,仿佛失群雛雁辛酸的哀鳴,又如胡兒戀母其調酸楚。琴聲回蕩,河水為之滯流,百鳥為之罷鳴。琴曲神韻,充滿漢代公主唐代公主遠嫁異域的異鄉哀怨之情。自“幽音”后四句,方才正面描寫琴聲,深沉的音調一經變調,就“飄灑”起來,如“長風吹林”,如雨打屋瓦,如泉水颯颯,如野鹿呦呦之鳴,變幻無窮,使人心醉入迷。
此詩描摹音樂可謂極其形容,曲盡情態,不可方物。后世詩家評論此詩:有氣魄、有光彩,盛唐杰作如此篇者,亦不能多得。
聽蜀僧濬彈琴
唐·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李白的《聽蜀僧濬彈琴》亦是聽琴名篇,此詩雖短,描摹音樂的篇幅更是僅一二句,但便這僅有的一二句就如天籟清音,逸韻鏗然。此詩頷聯“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正面描繪琴聲,如同萬壑松濤之聲,既表現出琴聲鏗鏘有力、清越宏遠,亦指琴音連綿久久不絕。后數句則從聽琴的感受來襯托琴聲醉人,聽琴心醉,不覺山暮云深,大有夫子聞韶忘肉味之感。
聽穎師彈琴(節選)
唐·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
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
失勢一落千丈強。
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是歷代音樂詩中最受推崇的一首絕唱,宋代歐陽修曾問蘇軾:“琴詩何者最佳”?蘇東坡回答:“自是退之(韓愈)《聽穎師彈琴》”。此詩自開篇到“失勢一落千丈強”都在描繪琴聲:如兒女私語,柔情謎語;如沙場征戰激越軒昂;如浮云柳絮,柔軟連綿;如百鳥齊鳴,忽而鳳凰孤鳴,高音直上,最后終于“失勢一落千丈強”,跌入谷底,緩緩平息,余音繞耳,令人回味不已。
如此琴詩,起伏如潮,回蕩有姿,字里行間仿佛真有樂曲繞耳,動人心神,也難怪此詩被稱為琴詩最佳者。后世詩家將韓愈的這首《聽穎師彈琴》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并列稱為“摹寫聲音至文”。
琵琶行(節選)
唐·白居易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的《琵琶行》,想必大家在中學都曾學習過,有的地方教材要求背誦全詩,而有的地方要求背誦部分,但不管哪里的教材,都必定要求背誦這最精彩的一部分:琵琶女演奏琵琶的部分。
這部分描繪音樂,不輸韓愈《聽穎師彈琴》,詩人借助語言的音韻摹寫音樂的時候,兼用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其形象性,或急或緩、或輕快流利、或悲抑哽塞,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接。可以說此詩句句都如天籟悅耳,句句都堪稱千古名句。
李憑箜篌引
唐·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坤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詩鬼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三大“摹寫聲音至文”之一,此詩從而第二句開始描寫聲音,箜篌樂曲,浮云為之凝滯、湘娥素女也被觸動愁懷,眾弦齊鳴,仿佛玉碎山崩,一弦獨響,宛如鳳凰高鳴;琴聲悲抑使芙蓉泣露,樂曲歡快使香蘭動笑;寒氣為之消融、紫皇被它打動;女媧聽之入迷以致忘記補天,石破天驚,秋雨傾瀉。神嫗、老魚、瘦蛟、吳質、玉兔,種種神奇的神話中的人與物都被這箜篌樂曲所感動,想象大膽超奇,出人意料,而又形象生動,感人肺腑!
李賀不愧是詩鬼,不愧是自李白之后想象最大膽的浪漫主義詩人,本是描摹箜篌樂曲,卻寫得如此新奇瑰麗卻又如此賞心悅目。難怪詩家評價此詩:幽玄神怪,至此而極,妙在寫出聲音情態!
你還讀過哪些描寫音樂的古詩詞呢?不妨在評論區留言一同欣賞!
↓↓↓更多唐風宋韻,關注讀書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