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uce Davidson/Magnum
利維坦按:
需要強調的是,文章作者意在表明的是:挺直腰板的這種日常規訓,與腰痛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挺直身體就一定可以治療或者預防腰痛,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更為重要的是,作者想要對于人們何時形成的這種挺直身體的習慣感到好奇:這幾乎是隨著達爾文進化論的普及,而出現的一種看似科學的道德恐慌——尤其是在一個優生學盛行的年代,所謂的科學被賦予了強烈的意識形態和權力特征。
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曾被告知要站直或坐直——于是乎,我們通常是在一種內疚或尷尬的情緒下,不假思索地照做了。直立姿勢對我們有益,這是一種我們很少質疑或深入探討的“常識”。
大眾媒體上充斥著關于挺直腰板有好處的說法。《紐約時報》健康專欄作家簡·布羅迪(Jane Brody)在1993年發表觀點稱, “不良的姿勢會讓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老、更胖”。2024年《今日心理學》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良好的姿勢可以激發你的自信”,因為它可以減輕壓力,增加積極情緒和自尊。此外,直立姿勢對身體健康,尤其是預防背痛具有假定價值。在2023年的一篇文章中,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網站建議讀者挺直身體,以“避免持續的疼痛”。2021年, 《今日父母》雜志指示看護者向幼兒傳授“脊柱衛生”:“他們的背部以后會感謝你。”甚至連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也宣傳了類似的信息:“常年的彎腰駝背會磨損你的脊柱,使其變得更脆弱、更容易受傷。”
1922年,紐約縣分會巴羅街紅十字會姿勢課堂上的孩子們,在接受指導前以不正確的姿勢站立。? Library of Congress
我花了十多年時間研究過去和現在的姿勢科學,但我仍然對這些散布恐慌的文章出現的頻率感到震驚,尤其是因為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對于一個健康的人來說,彎腰駝背和背痛之間存在因果關系[1]。
研究表明[2],對于背痛患者,物理治療師量身定制的姿勢訓練可以有所幫助,良好的姿勢可以幫助防止在舉重等某些運動中受傷。但使用姿勢訓練作為背痛的預防措施——尤其是“站直/坐直”的粗暴要求——似乎收效甚微。事實上,澳大利亞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對于年輕女性來說,上背部略微下垂實際上可能“比直立姿勢更能預防頸部疼痛”。
為什么許多健康專家和記者明明知道背痛的病因非常復雜且難以理解,卻還是會用過于簡單、還原性的說法來警告人們彎腰駝背的壞處呢?
要理解這種誤導性健康信息的持久影響,一種方法就是研究它的歷史起源。
查爾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859年)和《人類的由來》(1871年)出版后,專門的人類姿勢科學研究應運而生。在這些著作中,達爾文認為,人類進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直立行走,雙足行走先于大腦發育和語言習得。達爾文對直立和人類脊柱的優先考慮,顛覆了自然哲學家和解剖學家數百年來的研究,他們認為智力(通常以大腦或顱骨大小來衡量)是人類的決定性特征。姿勢優先的進化過程至今仍被大多數執業科學家廣泛接受。
20世紀上半葉,美國姿態聯盟與醫生和教師一起將姿勢研究推向學校。孩子們受到密切監控,體育老師定期進行姿勢評估,仔細開出治療駝背和塌肩的處方。? history.physio
達爾文姿勢優先理論的第一批追隨者中很多都是醫師,例如1923年在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講授“人類姿勢:其進化與障礙”的亞瑟·基思(Arthur Keith)爵士,以及1914年與體育教育家杰西·班克羅夫特(Jesse Bancroft)等人一起在紐約創立美國姿態聯盟(American Posture League,APL)的醫師伊麗莎·莫舍爾(Eliza Mosher)。這些早期的姿勢科學家采用了達爾文關于姿勢的進化思想,并將其應用于當今的環境和人群。
例如,當莫舍爾和班克羅夫特走在紐約街頭時,他們聲稱看到了三種“駝背”類型:
1、上層階級人士,他們模仿巴黎時尚界流行的“初入社交界的小姐駝背”姿態;
2、中產階級專業人士,由于機械化出行和新型辦公方式導致的久坐生活方式;
3、廉租房的移民,這些“蜷縮著的群體”(借用詩人艾瑪·拉扎魯斯的話),由于居住環境差和繁重的勞動條件,常常面臨疾病和慢性疼痛的威脅。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使用的骷髏。它們擺出各工作種姿勢:鋸木頭、做家務、搬運木板、辦公室工作等。美國姿態聯盟認為,美國多達80%的公民由于過度追求享樂或工業化工作環境的惡劣條件而喪失了“自然進化”出的健康姿勢。? Bettmann/Getty Images
受到當時流行的優生學家的警告影響,莫舍爾和班克羅夫特認為美國人口面臨智力和體質退化的風險,他們將美國姿態聯盟描繪成一個國家體質增強項目,旨在推動健康、紀律以及人人都能且應該接受的統一良好姿勢標準,無論種族、性別、階級或信仰如何。他們認為,美國多達80%的公民由于過度追求享樂(在上層和中產階級中較為普遍)或工業化工作環境的惡劣條件(影響工薪階層和邊緣化群體)而喪失了“自然進化”出的健康姿勢。
姿態練習,約1899年。? Library of Congress
莫舍爾和班克羅夫特與其他70位美國姿態聯盟專業成員共同設計了標準化的姿勢測試、增強姿勢的技術(主要是椅子、服裝和鞋子),以及描繪“鉛錘姿勢”的教育手冊和海報——這些圖像展示了一個人形剪影,頭部、肩膀、胸部、臀部、膝蓋和腳趾整齊地排列成一條從上到下的直線。美國姿態聯盟主張,保持這種線條可以預防疾病(如肺結核)并避免未來的疼痛問題。
這是一個預防醫學成為美國醫療保健主流力量的時代。預防健康理念與自由市場意識形態以及財政保守的美國政府相吻合,后者多次拒絕為其公民采用全民醫療系統。因此,美國姿態聯盟提供的測試和教育材料被美國公共衛生服務機構迅速采納,并分發到公立學校、美國軍隊、大學和工業企業。
?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在這種背景下,官員們都引入了強制性的體態檢查,這成為一種基本的監測技術,用于區分健康與不健康、殘疾與非殘疾。一個有輕微駝背的人很容易被歸入不健康組,這會對他們的未來產生負面影響。
歷史記錄提供了許多例子,有脊椎偏差的移民被拒絕入境,有脊柱側彎的求職者未能找到工作,甚至有明顯脊柱彎曲的兒童不允許接受正規教育。體態監測成為20世紀長期殘疾歧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當時是一種合法的舉措,直到1973年《康復法》(Rehabilitation Act)第504條通過,該法禁止聯邦資助的項目和活動針對殘疾的歧視。
直立的姿勢被認為是高智商的標志。在那個時期,身體特征與同性戀、精神錯亂和智力等一切都有關。? Square One Active Recovery
因此你就可以理解,在20世紀前二三十年,姿勢矯正市場為何如此蓬勃發展。如果你想被認為是非殘疾人并獲得教育和就業的機會,你就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那些未能接受良好姿勢教育或無法負擔時間和金錢來改善姿勢的人進一步被邊緣化。同時,20世紀背部和頸部疼痛的發病率上升被歸咎于個人未能采取足夠措施來預防這些問題。
盡管美國姿態聯盟于1944年解散,但通過姿勢維護預防背痛的觀念被當作顯而易見的真理,至今仍影響深遠。因此,為了控制背痛,公共衛生官員和臨床醫生更加關注健康項目和個人生活方式選擇,而不是解決更復雜的結構性原因,例如不健康的工作條件和社會不平等。
? Deutsche Biographie
這種歷史并非美國獨有。到20世紀早期,姿勢科學已在全球范圍內被采納,通常被用作國家建設、軍事化和按照種族主義及能力主義劃分公民資格的工具。在其自傳《天生有罪》(Born a Crime,2016年)中,喜劇演員和政治評論員特雷弗·諾亞(Trevor Noah)談到在南非種族隔離社會中,黑人男性在姿勢上需要格外小心。他寫道:“幾個世紀以來,有色人種被告知:黑人是猴子。不要像他們一樣從樹上蕩下來。要學會像白人一樣直立行走。”
在納粹德國,警察通過姿勢測試來判斷犯罪行為,這是基于科學家的種族主義主張,例如人類學家漢斯·F·K·岡瑟(Hans FK Günther)認為,“北歐人的美德體現在其男性體型中,即挺直的姿勢、突出的胸部和小腹部。”岡瑟聲稱,直立的姿勢對猶太人和“東方人”來說是陌生的,其“外貌否定了西方的美學理想”。
同樣,以發展和保持直立姿勢為重點的健身體系也在全球傳播。例如,德國出生的約瑟夫·普拉提斯(Joseph Pilates)在美國完善并推廣了他的健身體系;烏克蘭出生的莫舍·費爾登奎斯(Moshé Feldenkrais)開發了一個以姿勢為中心的鍛煉項目,并被以色列第一任總理大衛·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所采納;還有印度的B·K·S·艾揚格(B.K.S. Iyengar)在20世紀中期創立了一種獨特的瑜伽風格,他在所有動作中都強調姿勢的精準性。
上世紀70年代愛爾蘭政府競選活動海報。? NLM
盡管如今在大多數國家,強制性的姿勢篩查已經成為過去式(除了仍在進行脊柱側彎篩查的少數國家,如美國、日本和中國部分地區),但姿勢矯正市場以及對這類技術預防作用的錯誤信念仍然存在。如今,谷歌、臉書等知名在線組織的企業高管也接受了這一理念,姿勢增強設備——從與智能手機連接的生物識別姿勢“訓練器”,到椅子甚至特制胸罩——每年在全球的市場規模約為12.5億美元。
這個市場在輕信媒體報道的推波助瀾下,仍然主要依賴于一個多世紀前美國姿態聯盟首次提出的簡化“鉛錘姿勢”標準,將其視為理想人體形態和健康生活的標志,并聲稱可以預防未來的疼痛問題。
然而,科學證據表明,人類脊柱在不同人群之間有顯著差異,并且極具動態性和韌性,這使得“通用鉛錘標準”的概念受到質疑。此外,幾乎沒有證據表明,人體姿勢是一個有意義的健康指標。2019年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中[4],來自卡塔爾、澳大利亞、愛爾蘭和英國的物理治療師們呼吁,有必要打破“糟糕姿勢導致健康問題”這一醫學神話了。
作者們堅持認為,要求人們“站直”的指令在科學上站不住腳,它是由長期存在的刻板印象以及主流媒體中引發恐慌的信息所強化的。他們指出,“人類有著不同的體型和尺寸,自然的脊柱曲度也存在變異。”
? The New Yorker
表面上看,姿勢改善運動——無論是為了職場成功,還是為了身體和心理健康——似乎都無傷大雅。參加姿勢鍛煉課程、購買有助于站直的椅子、鞋子和設備,這些有什么壞處呢?
從個人層面來看,參加瑜伽課程或購買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確實可能帶來健康感的提升。但回顧姿勢改善健康的漫長歷史可以發現,這些運動背后往往是錯誤的價值觀和不科學的依據。它們不僅未能提升全民健康,還助長了歧視、指責以及新自由主義醫療方式——即一種只有具備一定經濟能力的人才能享受的預防醫學。
我們需要的是對“好姿勢”更加細致入微的理解——它適用于哪些人,而不是基于優生學理想的簡化“鉛錘標準”。我們還需要意識到身體多樣性和變異的現實——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按照“站直”的要求做到,這種信息反而強化了對那些未能符合“正常”人體標準者的“他者化”。
有關作者:貝絲·林克爾(Beth Linker)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史與社會學系塞繆爾·普雷斯頓 (Samuel H. Preston) 終身教授。曾擔任物理治療師。最新著作是《駝背:現代美國的姿勢恐慌》(Slouch: Posture Panic in Modern America,2024)。
參考文獻:
[1]bfpt.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43161-021-00052-w
[2]www.cochranelibrary.com/cdsr/doi/10.1002/14651858.CD009790.pub2/full
[3]pubmed.ncbi.nlm.nih.gov/33444448/
[4]www.jospt.org/doi/10.2519/jospt.2019.0610
文/Beth Linker
譯/gross
校對/tim
原文/psyche.co/ideas/in-defence-of-slouching-the-bad-science-behind-good-posture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gross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