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多名網友爆料稱,近日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校一名學生因家人危重,凌晨請假回家,但宿管稱必須6時30分才能開宿舍門,不允許其離開,最終該學生沒有趕上回家的飛機,事件引發網友關注討論。
多個網帖發布的宿舍群聊天記錄顯示,凌晨5時許,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校一名學生在群內稱,深夜臨時接到家人危重消息,家里告知輔導員請假后,買了最早一班早晨7時30分的機票回家。但凌晨5時,她來到宿管值班室請求宿管開門時,宿管不予開門,“就坐在椅子上,啥也不說,問有沒有學工部電話,直接說沒有”。該學生還表示,前一晚加了宿管的微信,但一直沒有通過。
宿管稱,根據校規,晚上11時至次日早上6時30分鎖宿舍大門,除了身體疾病,其他事情一律不能外出,如果執意要外出,必須要有學工部的批文。
上午8時許,該學生在群內表示,其在二樓(宿管值班室)從5時待到6時30分,宿管就是不給開門,“飛機沒趕上,最后一面沒見上”。
很多網友將憤怒撒在那個宿管身上,學校也只是處理了宿管作為回應。網友們這樣的反應,也體現了很多人的思維天花板,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這種行為,只怪那些執行者的道德問題。
這種思維恐怕是僵化管理模式的始作俑者最樂于看到的——反正出了事你們只會怪那些底層執行者,那我們就更加肆無忌憚地去加碼控制。
有人“頂鍋”的情況下,我為什么要主動松綁?這是人性。
這種事兒,還需要憤怒么?其實不用,因為太常見了。
在那特殊的三年,類似的事情幾乎每一天都在無數次地發生。只不過人們普遍認為那是特殊時期,但特殊時期的管理色彩,背后的影子卻是常態時期的管理思維。一刀切,從來都沒有遠離我們。
為什么會反反復復產生一刀切?這個社會究竟怎么了?我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首先,是來自領導意志的不可違背。
管理規定代表的其實不是規定本身,執行者真正畏懼的是領導。這就造成了我們看到的許多僵化現象——只要領導沒有發話,一項規定就是絕對不可能被打破的。
許多執行者對這種領導意志的畏懼和迷信,到了癡狂的地步,以至于看到有人在面前受難甚至死去,也無動于衷。這就是體制對人的異化,這不能怪執行者個人,應該怪的是扭曲了人性的體制。
然而,這種領導意志的問題恰恰又在于,領導是底層執行者根本聯系不到的。底層執行者最多只能向上級請示,但上級往往也是小官,沒有權力做決定。所以要打破這個規則,只能是最高級的領導點頭,這里面的溝通成本巨大,沒有人會去做。
在新聞的案例中,宿管之所以不敢破例,是因為破例的潛在成本太高。假如說選擇善心和人性,帶來的卻有可能是非常嚴重的懲罰,孰輕孰重?
宿管如果真的想破例,至少要反映到學工部領導那兒,但也未必能得到允許,因為學工部領導可能還得再向上請示。
“向上請示”這個行為,在僵化的體制下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危險,因為僵化的體制天然要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此所有這些,都不如一刀切來得容易。
在新聞中,明明有政策說學工部批文的話就可以破例,但宿管就是不愿意給學生電話。
這種“有了上級證明才給開口子”的循環怪圈,其實也再常見不過。我以前就總遇到“你去找上面領導開條子”這種解決方式,但實際上并不可能真的操作——因為這個規定本身就是讓你不要試圖打破規則的。
我不禁想起那三年歐美管理的細則,當時邊境雖然關閉,但有幾種豁免情況,輕則家人團聚——因為這是天然的倫理和權利,重則奔喪——這更是重要的人倫。
家人團聚就不說了,奔喪可以說是全人類最基本的人性和權利。
當時的情況大家可以自行聯想,我寫多了會過于敏感。
除了以上僵化的體制原因,還有個重要原因是社會集體的人性墮落。
其實基本的人倫總是不會消失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基本的共情力,但它會隨著體制的僵化而逐漸淡薄,這兩個因素相輔相成。
在長期的“管一管”思維下,會將被管理者看作圈養的對象,從而逐漸失去一種感覺——那些被管理者也是人,他們不是工具而是人。
那種嚴酷而冰冷的管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碼,也會隨著責任的下移而層層加碼。在這種雙重加碼之下,最底層的執行會經常出現極度荒誕的現象。
在這種高壓的管理模式下,何止被管理者,連管理者自己也成了工具。他們不再將自己看作是人,于是也就在潛意識中屏蔽了自己的人性。他們冷漠地看著那些苦苦哀求的人,卻無動于衷,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基本的共情力。
這就是體制對人的異化。
有時候,在此類事件當中人們會抱怨管理者的道德問題,或者覺得那些人是在故意利用權力去刁難別人。
其實未必。在大多數情況下,那些人只是冷漠罷了。苦苦哀求的人,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個“學生”這樣的被管理身份,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所以在很多此類事件的視頻中,我們所看到的管理者眼神都是麻木和冷漠。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個社會變成了一個“怕擔責任社會”,每個人存在的至高目的都是減輕自己身上的責任。于是,一刀切也就成了一種常態,因為一刀切是撇清責任的最好方法。
其實,看似怕擔責任,其背后又恰恰是“渴望權力”。正因為管理者對權力的無限渴望,才要讓下面的執行者無限度貫徹某種高度的意志。而這個意志又是注定無法完成的,于是,一刀切就成了最好的“升官籌碼”。
給社會松綁、將人性注入體制,讓愛與善意去滋養社會,才是可持續的發展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