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養元飲品(603156.SH)發布2024年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29億元,同比下降7.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9億元,同比下降4.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9.67億元,同比下降9.32%。
公開資料顯示,養元飲品成立于1997年,主營以核桃仁為原料的植物蛋白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六個核桃系列和植物奶產品,其中六個核桃系列分為精品系列、養生系列、五星系列、六個核桃 2430,以及針對細分人群推出的高鈣產品和兒童型產品。2018年2月,養元飲品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
產品單一,行業競爭加劇
在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中,養元飲品作為國內知名的植物蛋白飲料企業,其發展態勢一直備受關注。
據2023年年報顯示,養元飲品的核桃乳(主要代表品牌是六個核桃)營業收入約為57.08億元,占據了養元飲品90%以上的業績,這一數據凸顯了養元飲品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
據了解,養元飲品也有過高光時刻。在2015年,養元飲品營收高達91億元,凈利潤約26億元。成為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那時,“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的廣告語深入人心,六個核桃憑借其獨特的產品定位和強大的營銷攻勢,迅速占領了市場,成為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必備佳品。
然隨著市場環境變化,其自2017年開始便營收增長乏力。2016年至2017年,養元飲品的營收分別為89億元、7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8%、-13.03%,業績增速明顯放緩。到了2019年,養元飲品陷入營收凈利雙降的困境,2022年,養元飲品的營收為59億元,距離頂峰時期已收縮了三分之一,而凈利潤則為14億元,利潤直接為2018年的一半。
另一方面,植物蛋白飲料核桃乳等因為具有營養健康的特點,已逐漸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偏好和關注,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因而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廠商進入該行業,養元飲品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對此,養元飲品在半年報中也表示,越來越多廠商的進入,使公司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養元飲品面臨著市場份額被擠壓、消費者被分流的風險。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預測到2026年我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規模超過1400億元,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各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將愈發白熱化。
曾遭質疑虛假宣傳
“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這是養元飲品核桃露的廣告語,但自其上市以來,市場上對于“六個核桃”的質疑卻不曾停止過。
六個核桃里面是否真的有六個核桃?雖然核桃乳市場普遍炒作“補腦”概念,但“核桃補腦”效果尚未得到科學界承認。據媒體報道,在2015年,就有民間打假人士認為“六個核桃”涉嫌虛假宣傳。
對此,養元飲品曾回復稱,“六個核桃”的廣告,不存在虛假宣傳和誤導性陳述,“六個核桃”是“商品名稱和商標”。
此外,在2015年,就有北京市市民盧某在某超市購買了一箱六個核桃牌飲料,該飲料的宣傳語為“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后經查詢發現,核桃仁對大腦并沒有治療和保健的功能。盧某遂將超市及生產商訴至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請求判令其退還貨款、賠償損失并公開向盧某賠禮道歉。認為其“虛假宣傳”,不過后來卻不了了之。
關于“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的廣告詞,而根據養元智匯的招股書中,“六個核桃”飲品的核桃含量其實不足5%。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廣告語沒有直白地說六個核桃能補腦,但“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這種表述,結合大眾對核桃“以形補形”的傳統認知,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該產品具有補腦功效的聯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構成了誤導性暗示,使消費者可能將其當作具有特殊補腦功能的飲品來購買。
總之,養元飲品曾經憑借六個核桃創造了輝煌的業績,但在市場變化的浪潮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未來,養元飲品能否成功實現轉型與升級,重現昔日的輝煌,值得市場進一步關注。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養元飲品能否成功破局,重拾增長動力,擺脫產品單一、競爭加劇等困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將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