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促進中國氣候變化教育自主實踐體系和知識體系的建立,助力氣候適應社會的建立,助力教育綜合改革,2024年11月25日,第三屆學校家庭社會協同開展氣候變化教育研討會在上海市金山區前京小學舉辦。
本次研討會由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上海市氣象學會氣象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組、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創新工作室、上海市金山區教育局、上海市金山區經濟委員會、上海市金山區生態環境局、上海市金山區氣象局、全國氣候變化教育研究聯盟、華東師范大學氣候變化教育實驗室共同主辦,金山區前京小學承辦。
本次研討會邀請到光明日報《教育家》雜志副總編輯王湘蓉、金山區副局長李松皓、金山區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顧琰棟、金山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徐進、金山區氣象局副局長朱超、金山區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邵文斌、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李家成、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授王保星、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寧本濤,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環境科學系主任張勇、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鞠玉翠、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周立旻,金山區教育局德育發展中心、綜合教育科、職終教科相關負責人,金山區教育學院分管領導、家庭教育德研員,導師聯盟優秀企業代表等專家、領導。
此外,錢歡欣市“雙名”工程工作室及名校長工作室成員,金山區家校社協同育人項目學校項目負責人及核心成員,金山區社區學院、老年大學校長,金山區各街鎮(高新區)社區學校校長,外省市參會代表,前京小學家委會代表等兩百余人共同參會。
海棠小學教育集團校企聯盟展
前京小學校園里,與會嘉賓自由參觀體驗海棠小學教育集團校企聯盟項目。“鹽文化”文創產品、綠色發電實驗展示、“核小五”項目介紹等都讓與會嘉賓多維度、沉浸式地感受到校企合作開展氣候變化教育的階段性成效,一起為孩子播下綠色的種子。
大會集中交流
大會在《Living Green》英語環保秀中拉開了帷幕。研討活動由上海金山區教育局綜合教育科副科長姚美琴主持。
李松皓致歡迎辭,并高度肯定了校企合作在氣候變化教育中的育人成效。同時,他向華師大專家團隊等相關人員表示感謝,希望所有力量繼續為氣候變化教育攜手前行。
金山區前京小學書記、校長錢歡欣以《共建校企合作之橋 齊探氣候變化教育之路》為題做專題交流,分享了前京小學在氣候變化教育方面的實踐經驗。隨后,金山區前京小學副校長蔣丹妍主持圓桌對話,前京小學小記者鐘媛與艾錄包裝、中國核五、泰勝藍鳥、山陽田園、鳳凰集團5家企業代表參與,共同回顧了前期工作,并對未來的合作展開了暢想。
在校際對話環節,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實驗小學顧惠芬,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文華小學何粵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學校朱麗娜,上海市七寶中學附屬鑫都實驗中學趙磊,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鎮社區(老年)學校戴娟娟,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王瑩,金山區海棠小學陳沈葉,7位學校代表分享了他們在校企合作中開展氣候變化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王湘蓉、王保星、寧本濤、張勇、周立旻、鞠玉翠6位專家對本次會議進行點評。他們高度贊賞了各方在氣候變化教育校企合作領域所展現出的創新思維與積極實踐,并從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政策導向、專業導向四個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最后,李家成主持《氣候變化教育的中國行動》(英漢雙語)發布儀式,并正式啟動第二輯的相關工作;公布“學校家庭社會協同開展氣候變化教育”的立項課題。顧惠芬發布《學校與企業合作開展氣候變化教育指導綱要》。這一系列重要成果的推出,將有力地推動氣候變化教育邁向新高度。
本次會議以“學校與企業合作”為獨特切入點,成功探索出氣候變化教育的諸多可行路徑。這些寶貴經驗在中小學、職業院校、社區教育乃至普通高校的實踐檢驗中初顯成效,為家校社協同教育開拓新策略、新方法奠定了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