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子、孔子遇見海森堡
在跨時空對話中探討量子管理的前世今生
彰顯中國古代哲學在量子管理學實踐中的博大精深與現代價值
量子管理理論奠基人、管理思想家、后德魯克時代管理大師
全新力作
內容簡介
擁有正確的哲學觀和更強的目標感是領導力藝術的必要基礎,而且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原則和思想與當今量子科學的基本原則和發現之間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在本書中,作者巧妙地將老子、孔子的東方哲學智慧與海森堡的量子力學理念相融合,既有東方哲學智慧對西方量子力學、量子管理學的啟示,也有若干我國企業應用量子管理學進行管理的實戰案例。在本書中,她提出了以下觀點:
·量子管理不僅僅是一種革命性的新型管理模式,它是一種新的哲學,蘊含在一種新的世界觀中,是一種體驗生活、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新方式;
·中國早期思想、量子思維和量子管理之間既有諸多共性,也有我們不能忽視的很多非常重要的差異;
·量子管理可以被視為現代化的中國式管理;
·了解中國的道家思想和一些新儒家思想,并將其與量子物理學更科學的語言結合起來,是在為真正的全球現代化奠定基礎。
作者簡介
丹娜·左哈爾,量子管理理論奠基人,融合東西方智慧的當代思想家,被英國《金融時報》譽為當今世界偉大的管理思想家。
她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和哲學學位,哈佛大學的哲學、宗教及心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并將量子物理學引入人類意識、心理學和組織領域。
早在20世紀90年代,她就為量子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她的量子管理思想被很多世界著名的大企業踐行,她經常被各大企業邀請進行培訓和演講。
目錄
第一部分 量子式/中國式世界
第1章 企業運營的宇宙
宇宙的起源
隱與顯,潛力與現實
由能量構成的宇宙
一個多變的、不確定的宇宙
由關系構成的宇宙
整體論:宇宙是一個系統
動態極性:所有轉變的過程
第2章 企業是生機勃勃的世界的一部分
天、地、人和社會構成和諧平衡的系統
所有生命系統都是復雜適應系統
量子企業的自然特征
量子企業如何作為復雜適應系統運作
自組織
混沌邊緣
靈活性/適應性
整體性
目的性
第3章 領導力與企業的更高境界
共感合一
參與式宇宙
企業也是有意識的介質
我們創造了自己和他人
對世界負責
第4章 領導者的思維
心靈、大腦和思維的聯系
三種思維
串行思維
聯想、連接思維
創造性的“量子”思維
培養量子思維
大腦能給我們“宇宙意識”嗎
第二部分 量子領導者
第5章 量子領導者:“圣王”
企業領導力危機
成為量子領導者的意義
“圣王”與量子領導者
第6章 量子領導力的12個原則
原則1:自我意識
原則2:愿景和價值引領
原則3:自發性/適應性
原則4:整體性/語境主義
原則5:場獨立
原則6:刨根問底
原則7:重構
原則8:擁抱多樣性
原則9:積極利用逆境
原則10:謙遜
原則11:同理心
原則12:使命感/目的感
第三部分 中國的量子領導者
第7章 張瑞敏:海爾的哲學家CEO
永恒的活火
海爾是海
知行合一
海爾是道
第8章 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始于哲學的管理革命
“人單合一”模式
顛覆牛頓式/泰勒式結構
去除官僚主義、中層管理和邊界
自組織、自驅動、自激勵
獨立但統一
客戶/用戶是老板
關系造就組織
開放式創新
從恐懼到實驗和創新
生態系統:可能性的疊加
第9章 朱海濱:拯救世界上的蜜蜂
“白馬湖老怪物”
萬色智能蜂箱
第10章 李玲:學校的量子管理
學校的量子管理
學生的祈禱
一所以兒童為中心的學校
量子管理在教育領域的基本原則
第11章 劉慶:邁向中國的知識與創新經濟
從科研工作者到創業者
長三角國創中心
結論
致謝
精彩樣章
前言 新型領導力范式的兩條路徑
很多讀者可能會對這本書的名字感到好奇,為什么要想象生活在公元前5世紀、可能是最偉大的兩位中國古代哲學之父——老子和孔子,與20世紀量子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相遇呢?這三位有什么共同點呢?他們可以對彼此說些什么呢?閱讀完本書,你可能會有答案。其實像老子、孔子這樣的中國哲學家與海森堡這樣的現代量子科學家和哲學家之間有很多共同之處。如果我們能聆聽他們之間的對話,我相信我們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了解21世紀的領導者應如何應對他們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和令人興奮的機遇。想象這樣的對話是我創作本書的初衷之一。
我創作本書的另一個目的是從這樣的對話中總結出21世紀新的領導力愿景和哲學的基本輪廓。哲學不是一種抽象的學術追求,而是一種全面的、包羅萬象的理解框架和實踐指南,它能讓領導者了解他們所處的世界、他們的行動和決策在其所處世界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如何使這些行動和決策最有效、最有益。
中國古代另一位思想家孫子在其著作《孫子兵法》中首次闡述了領導者遵循領導力哲學的重要性。孫子提出了成功領導力的五項基本原則,其中包括“知己的哲學”和“給予你的手下更強的目標感”。孫子認為,領導者的哲學思維決定了他的領導風格和原則,他的目標感會提高他的領導力,并激勵他所領導的所有人。
在我撰寫的許多關于量子管理和量子領導力的書籍中,我始終認為,擁有正確的哲學觀和更強的目標感是領導力藝術的必要基礎,而且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原則和思想與當今量子科學的基本原則和發現之間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這種相似性是我在第一次來訪中國時發現的。
2014年,海爾集團創始人、時任CEO的張瑞敏先生給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信中提到,在他設計企業領導力和管理轉型模式(即海爾革命性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的過程中,我關于量子哲學和量子管理的書籍對他產生了重要啟發。張先生邀請我去青島海爾總部與他會面,并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探討“人單合一”。在參觀完海爾之后,我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巡回演講之旅,足跡遍布中國許多城市。每到一處,聽我演講的人都會驚呼:“你講的以及你寫的書都極具中國色彩,太‘中國’了!”起初,這讓我感到非常困惑,因為除了在大學上過一門關于東方哲學的課程外,我以前對中國的思想或文化一無所知。但隨著我多次訪問中國,這樣的評論變得越來越多,自然而然的好奇心促使我開始了對中國文化的長期研究,這也為本書的誕生奠定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由于《易經》與奠定中國文化基礎的道家、儒家和禪宗的偉大著作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因此閱讀它也讓我對量子科學和量子哲學本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認為本書的讀者也會從中受益。量子物理學看起來非常抽象,似乎讓常人難以接近。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即使是量子物理學家自己也堅持認為,想要徹底理解量子物理學幾乎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中國哲學則非常具體和樸實,它能夠通俗易懂地描述我們所處的宇宙、人類日常生活與更廣闊宇宙的關系、人類在這一更大的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人類存在于此的目的。這些中國經典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告訴我們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如何做一個好人、如何做一個好領導、為什么要以及如何為他人服務,等等。從量子物理學中衍生出來的哲學,以其雖顯晦澀的表達方式,提供了這些同樣有價值的見解。但是,通過將量子科學與中國哲學放在一起,通過讓老子、孔子和海森堡等人進行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對話,這兩種截然不同卻在很多方面驚人相似的傳統可以相互促進。這種并置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它們的理解,而且能夠讓我們從兩者中汲取寶貴的經驗。
事實上,量子物理學的早期發現與中國哲學思想之間的對話在量子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20世紀30年代初,西方科學家首次向中國經典尋求幫助。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是最早試圖模擬和理解他們在原子內部發現的量子微觀世界的“奇特行為”的一小群先驅之一。與他的同行愛因斯坦、狄拉克、薛定諤和海森堡一樣,玻爾也無法理解一些實驗結果,這些實驗結果表明,光有時表現為粒子流,但在其他情況下似乎是一系列波。西方哲學的邏輯和直覺是,光要么是粒子,要么是波,任何事物不可能處于亦此亦彼的狀態。事物總是非黑即白、非真即假、非好即壞,等等。而光似乎既是粒子又是波,而且是同時存在的。玻爾對此十分迷惑,西方科學家發現了量子物理學,但他們從未真正理解它。面對他們發現的新量子科學的類似邏輯謎團,愛因斯坦稱其為“愛麗絲夢游仙境物理學”和“精神分裂物理學”。直到生命的盡頭,他都無法完全接受它。但玻爾決定跳脫西方傳統思維的束縛去尋找一些理解。
與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Pauli)一樣,玻爾也對中國古代哲學產生了興趣,并熟讀了《易經》。通過研究《易經》的內在結構以及后來貫穿于中國思想中的陰陽動態和“互補對立”的概念,波爾觀察到了量子波粒二象性的可能模型,以及一種可以同時涵蓋“亦此亦彼”明顯對立面的不同邏輯。
波爾推斷,正如陰和陽一樣,光的波狀與粒子狀性質可能是一個動態運動、循環往復過程的兩個方面,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互補原理,這是新量子物理學的基石之一。海森堡迅速跟進并深入研究,他認為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理解其他看似互補的神秘對立面,如位置和動量、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與玻爾一樣,他得出的結論是,雖然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只能觀察到這些互補對立面中的一個面,但要理解相關量子現象的內在本質,這兩個面就都是必要的。這就是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它是新物理學的另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通過對玻爾和海森堡等思想的持續影響,中國古代哲學對20世紀革命性的量子物理學做出了第一個貢獻。為表認可和感激,玻爾將著名的道家陰陽符號刻在了他的私人紋章上。后來,中國思想極大地推動了戴維·玻姆(David Bohm)開創性理論的形成。玻姆是飲譽當代的量子物理學家和科學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固體物理學方面的基礎科學研究,觀察到了量子非定域性存在的第一個證據,即阿哈羅洛夫–波姆效應(the Aharonov-Bohn Effect),并且提出了量子理論中觀察者效應(Observer Effect)的主要解釋之一。玻姆的思想深受斯賓諾莎(Spinoza)和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哲學的影響,而這兩位哲學家都深受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影響。因此,玻姆對量子物理學的許多思考都非常中國化,同時他對我畢生對量子物理學的興趣以及我試圖從量子物理學中梳理出更廣泛的哲學內涵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我15歲時通過閱讀他的經典教科書《量子理論》(Quantum Theory)第一次接觸到了量子物理學。在玻姆生命的最后10年里,我與他有了更緊密的接觸,他成了我的朋友、我的導師。
盡管西方科學家早在20世紀就進行了現代量子物理學的第一個實驗,并確定了使進一步實驗和技術應用成為可能的方程,但大多數科學家甚至直到今天仍堅持認為不可能理解量子物理學。他們聲稱量子物理學是不合邏輯的、反直覺的、不合理的。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說:“如果你認為你懂量子物理學,那你就是不懂。”我想借本書說明,中國人的量子世界觀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根植于中國古代哲學,其中以道家哲學和幾百年后深受道家影響的新儒家哲學為核心,而且直到今日,中國人在許多方面仍十分自然地以量子的方式思考,對量子邏輯和量子現實有直觀的把握。相比之下,現代西方科學只是剛剛趕上中國古人的步伐。因此,我希望閱讀本書能幫助更多西方人理解量子物理學。
我們會發現,《易經》以及老子、莊子、張載、王陽明等諸多思想家基于對宇宙的直觀認識,最早提出的許多哲學見解和領導力教誨,都是對后來探索量子物理學和量子場理論的科學家通過實驗而發現的科學事實,以及構成我自己的量子管理理論基礎的領導力教誨的不可思議的預言。我認為,量子物理學和復雜性科學只是簡單地對中國傳統思想中的重要部分進行了實驗驗證,并以方程式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在某些重要方面,中國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宣稱自己“發明”了量子思維,要深入了解中國人的思想就必須了解量子物理學。我也相信,在某些重要方面,將量子思維應用于商業實踐就是以具有中國特色的方式經營企業。我甚至想建議將量子管理稱為現代化的中國式管理。如今許多中國公司自稱為量子公司。
但是,在提出這一點以及描述中國早期思想、量子思維和量子管理之間的諸多共性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很多非常重要的差異。中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社會,其文化極其復雜。中國思想是多元的。與老子著名的無為哲學(即不控制、不干涉的“放手”哲學),以及王陽明的良知哲學(即相信每個人都擁有明辨是非的道德直覺,因此每個人都擁有不可侵犯的個人權威)并列的是主流儒家傳統思想(即相信君權和父權毋庸置疑,以及社會禮儀和禮節在控制人們的基礎本能和確保其道德修養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傳統管理一直強調集權、家長式領導、中央控制和等級制度,而這些都是量子管理所反對的。但與此同時,孔子本人也主張多問,尊重能干的工匠或下級官員的獨立權威,并主張統治者應認真傾聽與他意見相左的人的意見以博采眾長。
除了對權威和控制的非量子化偏好外,中國傳統管理還強調戰略靈活性、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自發性的重要性,而這些都是量子管理所倡導的。儒家傳統管理和量子管理都強調美德、智慧和學習是領導者的必備素質,都強調關系、信任和共同價值觀的力量和重要性。盡管有一些儒家價值觀非常背離量子化管理思想,與其相去甚遠,但儒家思想本身也是動態變化的,可以有多種解釋。我認為,我們可以從兩者的異同中汲取重要的領導經驗,因此孔子與海森堡之間的對話和海森堡與老子、莊子或王陽明之間的對話同樣具有啟發性。我相信中國人對量子思維的深刻理解,以及量子思維在中國文化很多方面的豐富表達,甚至直到今天,都能引導西方科學家更好地理解他們的研究和發現,而中國人提出的非常具象且類量子的領導智慧也能為西方領導者踐行量子管理原則提供更堅實的基礎。量子物理學和中國的許多思想都讓西方人正視自己、質疑自己、懷疑自己,這種自我質疑和自我懷疑可以是創造性的,可以開啟新的思維方式。譯者兼作家戴維·辛頓(David Hinton)寫道:“中國模式與我們當代所面臨的處境和挑戰尤為相關,在這方面,中國領先西方近三千年。中國人的創新為我們文化的傳統假設提供了一個徹底的替代方案。”
如果西方能夠擁有這種洞察力,并隨之獲得文化上的謙遜,那么這對于世界范圍的溝通與和平將大有裨益。這必定會讓人們對當今中國的許多特點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東西方開展更積極的對話,從而使所有人受益。同時,我們在當今諸多重大的科學發現、思維和語言中都能夠找到中國傳統元素,這可能會讓許多中國人確信,他們不必總是采用西方的方式來實現現代化。事實上,新的量子思維(也就是理解量子物理學的能力)與許多中國人一貫的思維方式之間的協同作用可能會為中國帶來巨大的技術優勢。許多中國科學家對量子物理學早已“駕輕就熟”,理解其技術意義也是自然而然的。最后,通過這種西方量子物理學與中國傳統思想元素之間的對話,我們甚至可能會達成一個全新的東西方愿景,以實現全球合作以及振奮人心的、革命性的全球共創。了解中國的道家思想和一些新儒家思想,并將其與量子物理學更科學的語言結合起來,就是為真正的全球現代化奠定基礎。
我希望本書關于中國傳統世界觀與量子世界觀之間相似之處的主題能夠迎合大眾興趣,但在下文中,我將集中介紹產生于兩者的共同領導精神、原則和哲學,并主要針對商界的領袖。我相信本書會對管理學和商界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將在寫作過程中盡力讓讀者關注到這些影響。因此,本書可以看作是對我早期關于量子領導力和量子管理理論相關書籍更深層次的哲學共鳴。
本書也可以看作對我之前出版的關于量子領導力和量子管理理論的書籍在哲學和歷史方面更深層次的補充。本書提供了一些深層次的東西,掌握了這些東西,偉大的領導者就會有別于優秀的管理者。量子管理原則的實際踐行要求企業結束自上而下的控制,擺脫官僚主義,建立一個由聯系緊密、共同創造、自我組織的自治團隊組成的網絡,并作為一個整體生態系統發揮作用。這些實用的原則都蘊含在一個更廣泛的、全新的哲學框架中,這個框架既啟發又促進了這些原則的更新和完善,并賦予量子管理更高的,甚至是精神的維度。量子管理的哲學維度,就像中國哲學本身一樣,要求我們(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們)重新思考人類生活和領導力的本質和目的、我們和我們的公司在社會和自然界以及更廣闊的宇宙中的位置、意識的本質和人類思維的能力、我們思想的本質等深層次的問題。我們將看到,所有這些都與偉大領袖所應具備的品質息息相關。
本書第三部分的結論是,量子管理可以被視為現代化的中國式管理。為了證明這一點,本書介紹了當代中國商界和教育界的多位領袖,并對他們進行了采訪,他們的領導哲學和實踐都受到了中國傳統哲學和量子科學思想的啟發。海爾集團創始人及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是受訪領袖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我認為,他提出并踐行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是第一個在日常組織和實踐中貫徹量子管理原則的有效商業模式,也是最有效的模式之一,其他中國企業所宣稱的量子管理實踐幾乎都是“人單合一”模式的變體。在本書中,我將把“人單合一”作為企業實施量子管理的通用指南。海爾是最早提出“人單合一”模式的企業,但正如張瑞敏自己所說,這種模式現在屬于所有人。海爾有自己的“人單合一”的實踐方式,其他企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
最后,我想向讀者和那些可能會批評本書中所有關于量子內容的人做一個重要的解釋和提醒。量子物理學本身對人生的意義、優秀領導者的品質、管理公司的方式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任何論述,它是一門用正式的數學方程式表達的嚴謹科學,最初描述的是原子中極小粒子的行為,這些方程式讓物理學家能夠做出預測,這些預測在實驗室和量子技術設計中都有實際應用,如計算機、智能機器、互聯網、激光、核磁共振掃描、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所有這些都在定義21世紀的生活。量子場論作為量子力學最復雜、最徹底的延伸,讓科學家們對宇宙的起源和本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量子場論的見解也是以更加晦澀難懂的形式化方程來表達的,其本身并沒有告訴我們關于人類在宇宙中的角色或地位的相關信息。
量子物理作為一門科學,其局限性所帶來的更深層次、更廣泛的哲學甚至科學影響,已經被量子物理學家自己、像我這樣有物理學背景的哲學專業人士,以及在復雜性科學、量子生物學、材料科學、認知科學等其他領域工作的科學家所探索。量子物理學的定義原則和發現不僅提供了一種新的科學范式,而且為我們重新思考和理解日常生活和活動各個方面闡明了一種新的范式。過去幾十年中,我出版了11本書,在這些書中,我一直在探索這種新的量子范式,探索量子科學對量子心智、量子思維、人類心理學、社會理論、管理理論的性質和潛力的新思維,以及一種新的人生哲學的廣泛影響。因此,本書所介紹的量子哲學,雖然與許多人的觀點相同,卻是來自我個人的理解,以及戴維·玻姆的著作對我思想的強烈影響,而且事實證明,它們在很多方面是非常中國化的!基于量子物理學基本原理的更廣泛、更持續的發現和應用,將繼續徹底改變我們的觀點和日常生活的物理條件。正如牛津大學的弗拉特科·文德拉爾(Vlatko Vendral)教授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志上寫道:“我們生活在一個量子世界里。”如果老子還活著,他可能會補充說:“我早就告訴你們了!”
關于本書中文翻譯和古文解讀的重要說明
我的學術專長領域是量子科學和量子哲學。我不懂中文,無論是古漢語還是現代漢語,因此我沒有研究過本書中許多中文引文的原始出處。我不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學術專家,本書也不自詡為中國哲學學術著作。我并不熟悉中國哲學的所有流派,也不熟悉它們在解釋原始文獻時的微妙差異。我讀過的中國偉大經典的譯本以及漢學家撰寫的有關這些經典的專家研究報告,也都出自西方專家之手。由于中文,尤其是古代文言文的模糊性,因此學者和譯者對原始古代文獻的解釋可能存在很大差異。不可避免的是,西方的翻譯和解釋可能往往與中國推崇的有所不同。
基于上述原因,我所選擇的中國古代最偉大哲學家的引文,以及不同譯者的不同解釋和我個人對這些譯文的解釋,可能會讓中國讀者覺得“錯誤”或“粗糙”。盡管如此,我還是從我所“認識”的孔子、老子、王陽明等人身上找到了巨大的靈感,找到了他們的理論與量子哲學的共鳴。希望企業領導者和其他非專業讀者也能在本書中找到類似的靈感,獲得有益的啟示。
期待你的蛻變
讓我們一起攜手,彼此見證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