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中的靖王是個爭議性較強的人物。有人說他智商脫線缺心眼,沒有遺傳到靜妃的優(yōu)良基因,有人又說他其實很聰明很有才,要不然也不可能于多次危難之中全身而退,即便有梅長蘇等人相幫,也不可能從一個不受寵的皇子一路開掛,最后登上皇位。
的確,靖王并非一個頭腦簡單的人物,無論領兵打仗軍事才華或治理朝堂或者舌戰(zhàn)夏江等人時的口才,我們都是見識過的,說他笨實在是太冤了,但說他聰明吧,在有些事情上他又實在顯得蠢。
其中靖王表現(xiàn)得最蠢的一件事,就是與林殊頻繁接觸卻認不出他來,可以說,前面明明至少有6次機會可以認出林殊(一次戳衣角,一次喊水牛、一次糧草供應,一次翔地記、一次九安山對山路的了解,一次囈語),可最終靖王卻花了49集才認出他來,而且還是因為“公布了答案”。比起靜妃、霓凰等人,靖王表現(xiàn)實在是太笨了。
為什么智商并不低的靖王,會一直認不出林殊呢?
其實這既有內(nèi)部的因素,又有外部的因素。
1、對謀士的偏見、固執(zhí)
首先這跟靖王的個性有很大的關系。
從麒麟擇主,梅長蘇第一次與靖王的單獨交談中,就能看出,靖王對謀士是懷有偏見的。他心性光明坦蕩,向來不喜歡甚至是有些鄙視背地里玩弄陰心機的謀士,而梅長蘇恰恰是以這樣一個謀士的身份出現(xiàn)的,這讓他沒有辦法往那個陽光少年林殊身上想,也不敢這樣想,尤其是這個少年還是自己那么要好的朋友。
另外從開端情絲繞事件,霓凰郡主遇難一事,他認為這是梅長蘇使用的計謀,為了達到對付太子的目的,不惜置霓凰郡主于險境,這樣的做法觸碰了靖王的底線。
所以從一開始,梅長蘇給靖王的印象就不好,應該說這些事情其實已經(jīng)在靖王的腦海中“奠定了基礎”。而他又是個軸脾氣,不容易轉(zhuǎn)過彎來的人,所以,踹著這樣的印象,與他心目中的林殊根本就是不在同一層面上的人,即使自己心有感覺到他哪里像林殊,也會一次次被自己推翻。因為怕侮辱了他自己心里的林殊。
2、靖王雖然聰明,但心不夠細
靖王雖然也聰明,但終歸是軍中鐵血男兒,心思不夠細膩敏感,粗枝大條,所以即便好幾次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也沒有足夠重視,而是直接忽略掉了,沒有把這些細節(jié)仔細推敲清楚。
3、梅長蘇的掩飾和大家的刻意隱瞞
靖王是最不能知道梅長蘇就是林殊的人。要不然,衛(wèi)錚一案以及后面梁帝起疑靖王在朝堂與夏江的對峙,恐怕都不能順利脫身。所以,從一開始梅長蘇就極力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而大家也很配合梅長蘇,尤其是靜妃,他們深知這件事的必要性,都攔著不讓靖王知道實情。
梅長蘇病危囈語喊景炎的那件事,若不是靜妃說出的故人名字與梅長蘇說的一模一樣,靖王恐怕也已經(jīng)認定了梅長蘇就是林殊的事實。但巧的卻是,兩人給出的答案卻是一樣的。所以靖王的懷疑再一次被推翻。
一個人如果心中的疑點被事實證據(jù)推翻,那么不是有鐵證出現(xiàn),他再去懷疑這個事情的可能性就會變小,所以其實那一次,靖王本是徹底打消了這個懷疑的。
直到夏江指控梅長蘇就是林殊,知道了火寒毒,靖王才真正地恍然大悟。
他認出林殊后跑到靜妃膝下痛哭涕流,懊惱不已。
只能說,這才像靖王,那個偏執(zhí)坦蕩的靖王,不是不聰明,而是不愿耍心機城府,不是認不出故友,而是個性太直,也不愿相信林殊變成了梅長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