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繹達
編輯|鄭懷舟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快手在11月20日披露了2024Q3財報,財報顯示:快手在2024Q3實現收入311.31億元,同比增長11.4%,收入增速略超市場一致預期;利潤方面,快手同期經調整凈利潤錄得39.5億元,同比增長24.4%,經調整凈利潤水平也是小超市場預期。
然而,在業績超預期的情況下,快手股票在業績披露后的11月21和11月22日連續2個交易日均出現了大跌,兩日跌幅合計超過15%。即便從短期來看,快手股票自今年10月后就一直處于震蕩調整中,以快手的基本面而言,目前股價具備相當的安全邊際,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的理由似乎并不充分。
圖:快手港股近期走勢;資料來源:wind,36氪
那么,快手2024Q3財報的成色究竟如何?是什么原因導致快手在業績披露后出現大跌?快手目前的估值水平是否公允的反映了其基本面呢?
廣告穿越周期,電商淡季不淡
從近年來快手的財務表現可以看到,業績模式已經趨于成熟,廣告、電商、直播三大核心業務的收入占比保持穩定,廣告與電商共同驅動公司收入增長。其中,廣告業務在2024Q3為公司貢獻了約57%的收入,直播同期的收入占比約30%,其他業務(主要是電商)則承包了剩余的13%。
圖:快手近年來單季收入與2024Q3收入結構
快手實現收入的基礎是對內容與用戶生態的持續建設,從運營數據來看,快手在2024Q3的DUA突破4億,達到了4.08億,同比增長5.4%,同期MAU錄得7.14億,同比增長4.3%。在互聯網紅利見頂后,快手流量數據之所以能夠保持穩健增長:一方面是受益于快手國內第三大應用程序的江湖地位,正所謂強者恒強;另一方面,則是內容/社區生態建設之功。
廣告業務目前是快手收入的基石,2024Q3廣告業務實現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20%,相比于國內廣告大盤,快手的廣告業務實現了穿越周期式的增長。從內生來看,外循環廣告是驅動廣告業務收入增長的核心動能,外循環廣告在本季度的經營亮點主要有兩個:
1.跑通了IAA短劇模式。所謂IAA,即應用內廣告,在該模式下C端用戶可以通過觀看激勵廣告和信息流廣告來解鎖更多劇集,快手則通過賺取一定比例的投流費分成以實現收入。IAA短劇模式的跑通一方面拓寬了快手的收入來源,并在為廣告客戶轉化增量用戶的同時,強化了短劇變現的長尾效應;
2.UAX全自動投放解決方案占外循環客戶營銷消耗占比提升至50%。UAX全自動解決方案,主要針對不同行業與場景,突出智能化與差異化,核心目的是通過智能化加持下的高效系統運轉從而提升營銷投放的穩定性與營銷轉化率,外循環客戶中UAX自動解決方案消耗占比的快速提升,表明外循環廣告主對該模式的認可。
同時,內循環在本季度保持穩健增長。在運營上,除了政策牽引、產品迭代、算法優化等傳統打法外,智能化投放亦是內循環廣告的一大核心增長動力。2024Q3,全站營銷解決方案及智能托管產品占內循環客戶營銷消耗占比也達到了50%。
電商業務作為快手的另一只增長飛輪,其他服務(主要是電商)在本季度實現收入42億元,同比增長17.5%。快手電商業務收入在本季度出現了明顯降速,一方面在于三季度是傳統的電商淡季,缺乏大的購物節庇佑,另一方面是受制于逆周期之于大消費的負面影響。
電商業務在本季度也不乏亮點,主要是在基建方面。比如,在戰略性新商扶持計劃的驅動下,2024Q3的新入駐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30%,平臺的商品生態亦因此而得以進一步豐富;持續強化電商內容運營,具體措施包括現金激勵、流量傾斜、用戶補貼等,促進對應細分領域的GMV強勁增長;泛貨架電商GMV在本季度繼續實現超大盤增長,其對應的GMV占比已經提升至27%,已成為內容電商的重要補充。
快手直播業務繼續保持自身基礎設施的定位,在2024Q3實現收入93億元,同比減少3.9%,從中期的趨勢來看,快手直播收入降幅持續環比收窄。直播業務的收入彈性遜于廣告和電商,一方面是與其定位有關,同時也有逆周期的影響。
海外業務方面,快手在2024Q3實現海外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104%。目前,快手的海外業務主要在巴西,通過國際版Kwai來展業。快手本季度海外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線上營銷的收入增長所驅動。現階段,快手在商品、內容、服務和成交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初步進展,為未來出海業務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投資策略
快手的商業化路徑目前已經十分清晰,即以廣告+電商的雙輪驅動,從近兩年的財務表現來看,凈利潤的增長相當喜人,即表明了目前快手商業化模式已經跑通。而快手在本季度凈利潤增速有所收窄,主要受到了基數走高、核心業務遭遇逆周期、期間費用有一定的增長等多個方面的影響。
在快手公布業績后出現了連續兩天的大跌,則主要是投資者看到了廣告和電商兩大核心業務的收入增速雙雙出現收窄,特別是電商收入增長降速比較明顯,同時港股科技板塊在924行情之后目前整體弱勢,企業基本面與港股大盤之間形成了負向共振。然而,要理解快手2024Q3業績的成色,重點是要結合對應的宏觀背景,并理解快手自身具備的科技屬性。
就拿廣告業務來說,本身是個典型的順周期行業,經濟好的時候,廣告主的投放意愿更強,逆周期的情況則是相反。快手的廣告業務之所以能夠實現遠超行業大盤的增長,甚至表現出一定的逆周期屬性,一方面是受益于快手app在移動端的國民級地位,天然的渠道優勢是快手廣告業績保持強勁增長的基石;另一方面,是快手廣告業務具備強勁的內生增長能力,這其中既有探索新業務模式帶來的增量收入,亦有科技加成下的高質量增長。
快手作為國內消費科技的龍頭企業,目前擁有行業領先的AI矩陣,包括快意大語言模型、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AI、推廣大模型等具體產品。上述AI工具不僅能夠賦能內容創作,助力內容生態建設,同樣也是廣告營銷的趁手工具。
從業務層面來看,AI工具可以幫助廣告主實現廣告內容創作,視覺生成大模型經過持續的迭代升級后,目前的視頻呈現效果做到了行業領先,有助于視頻廣告用戶黏性的提升與新用戶的轉化。同時,再結合智能化自動投放平臺、推廣大模型,以更好的幫助廣告主進行營銷決策,從而讓營銷策略更好的落地。
上述AI工具在內容生成與互動方面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在這一趨勢下,未來快手的變現效率將會有進一步的提升,因此AI工具也將成為助力快手廣告收入增長非常重要的邊際力量。反映在數據上,2024年前三個季度,快手AI廣告日均消耗超過2000萬元;可靈AI的用戶數已經超過500萬,商單月流水超過千萬。
估值方面,截至發稿(11月25日),快手的PE-TTM僅有12倍,這一估值水平對快手的科技屬性和逆周期屬性均未能給出相對公允的定價,也僅是與電商股相當,甚至不如一些強勢的制造業企業。因此,從看多快手科技屬性的觀點出發,目前的快手明顯被市場低估。
展望未來,隨著已宣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地,目前的經濟在邊際上已出現一定好轉,那么在未來經濟強勁復蘇的情景里,之于快手廣告和電商兩大核心業務來自宏觀層面的負面影響將會逐步褪去,快手的核心業務因此將擁有更強的增長勢能。同時,在AI工具、智能化投放平臺等高科技的幫助下,快手的經營效率亦將有所提升,近年來快手毛利率的持續提升已證實了這一觀點。
因此,快手的基本面在未來將擁有更好的預期,當成長空間被打開,以當下的估值水平,快手的估值彈性巨大,科技驅動業績持續增長的強預期與國民級應用的江湖地位是快手長期投資價值的基礎。即便從短期來看,以快手目前被明顯低估的狀態,依然擁有不錯的安全邊際。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