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個復雜的物種,復雜到我們自己都無法真正了解自己。
所以,我們不斷去學習、去發現、去經歷;我們學歷史、學商業、學哲學、學營銷、學鍛煉、學寫作……
我們希望通過去學習各種知識來認識自己;希望通過觀察周遭的事物來了解自己;希望通過親身體驗來感知自己……
也許,你會認為經歷過這些就對自己有了全面的了解,其實并沒有。
唐僧有九九八十一難,你也有;孫悟空受緊箍咒之困,你也會受;王陽明龍場悟道,才能知行合一;悉達多歷經一切,最終才能放下一切。
人沒有走到絕境,何談了解自己?
王維,是唐朝的天才詩人,在四大詩人中,號稱“詩佛”。
我怎么理解“佛”這個字呢?是平衡。他不似李白那般極致的豪爽;沒有杜甫那般無盡的悲憫;也沒有白居易那般刻苦癡狂;
我覺得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因為人生不是只有歡喜、只有幸福、只有愛;還有苦難、絕望、痛和恨;
我們不可能凡事都像李白那樣豪爽;我們也無法承受杜甫那樣無休無止的悲痛;更沒法像白居易癡迷瘋狂的創作到老;但我們可以學王維,學習他的平衡、他的轉念,從而更好的面對人生的順境和逆境。
王維的人生經歷堪稱傳奇。
他出生在開元年間,見證了繁華的盛世,也經歷了王朝的衰敗;
他才華橫溢,能寫詩作畫、能吹拉彈唱;他的才華也理所當然的得到了認可,考取了狀元并成為唐朝官吏;可卻因音樂表演觸犯皇權而被貶濟州;
從濟州回來之后,遭遇喪妻失子,母親年邁病倒,加上生活拮據,使王維內心悲痛、精神萎靡。
這時遇到了賞識他的宰相張九齡,因此得到了工作上的提攜;可沒多久,恩師遭奸臣陷害,被罷官下獄;自己也因牽連而流放至大漠。
從大漠回到長安之后,爆發了安史之亂,皇帝李隆基逃離長安;王維也被叛軍俘獲,在做俘虜的日子里,他生不如死,叛軍用家人同事威脅他,逼迫他譜曲奏樂,利用他的聲譽籠絡民眾。
安史之亂平息后,王維重歸職場,因朝中混亂不堪,奸臣當道,自己的抱負得不到施展;他不想同流合污、不想隨波逐流,可自己也無力改變,最終選擇辭官歸隱。
他寫: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他不是消極到什么事都不關心,而是他看透了一切,看清了自己,知道什么是自己竭盡所能都觸不到的邊界,也知道什么是自己觸手可得的東西;
他選擇不關心、選擇接納所有、選擇寄愁心于明月、選擇寄忠心于山水。
大風大浪也好、波折坎坷也罷;朝盛朝衰也好、貪官污吏也罷,任由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淘洗!
他寫: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人只有走到水源的盡頭,才能找到答案、發現自己;人只有經歷無路可走的絕境,才能安靜的坐下來從容的看云起云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