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昆明市自規局發布了《昆明市軌道交通地下預留空間控詳規(新編)》,公開了昆明計劃圍繞部分地鐵站建設地下商業的規劃藍圖,其中在市中心以東風廣場為核心,連通4條地鐵線,兩大換乘站,南北延伸超過700米,總建筑面積達5萬平方米的龐大地下地鐵商業街備受各界關注。
其中,東風廣場站及東塘區間北臨東風東路、南至拓東路,地下控規編制范圍28682平方米,規劃范圍共包含四個地塊, DFGC-01含地下2層、DFGC-02含地下1層、DTQJ-01含地下1層、 DTQJ-02含地下4層。
塘子巷站地下預留空間位于盤龍區和官渡區,地處拓東路道路下方,地下控規編制范圍約4588平方米,包含地下2層。
五一路站地下預留空間地處景星公園下方,地下控規編制范圍約2057平方米。
火車北站地下預留空間西臨云南鐵路博物館,地下控規編制范圍約3383平方米。
石咀站地下預留空間位于春雨路道路下方,東鄰昆明西客站,地下控規編制范圍約3234平方米。
金蘭路站地下預留空間地處滇池路道路下方,地下控規編制范圍約1828平方米。
迎海路站地下預留空間同樣位于滇池路道路下方,地下控規編制范圍約4415平方米。
一時間,昆明的“地下”成為了全城最亮的部分,尤其是整個東風廣場片區,建成后將成為一個巨大的立體商業網絡,讓昆明市中心的商業形成名副其實的串聯起來。
對此,有人看到了昆明商業發展的未來,但也有人認為,昆明商業地產發展已經嚴重過量,導致近年不少大型購物中心接連倒閉,存活的大部分也都在艱難前行,那么,新修的地下商城運營得起來嗎?如果運營得好,又會不會對現有本就雪上加霜的各大購物中心形成沖擊?
放眼全國,2012年6月底,距離“千人瘋搶地鐵商鋪”不到兩年時間,成都地鐵1號線16個站點共54家地鐵商鋪中,僅剩下17個還在苦苦支撐。備受追捧的地鐵商業,如今卻敗走蓉城,“地鐵一響,黃金萬兩”成為現實版的謊言。
2015年,武漢未來城地鐵商城就人去樓空。武漢未來城負一樓的一家商鋪老板近日坦承,未來城最好的時候有300多家商戶,現在的地下商鋪幾乎都已經清空了。
2019年,地處武漢王家灣商圈核心區地下負二層,與地鐵無縫對接,3/4號線雙地鐵交匯,可謂實至名歸的中心鋪,售價曾高達6萬/平。然而,時隔4年后,近481間小商鋪連片的商鋪閑置中,大門緊閉,沒有人氣,招不來商家,整個地下商業空間僅有數幾家做美甲的,賣服裝的零散商戶,在做著最后的堅守。
2023年,長沙五一廣場站,這個長沙最繁忙的地鐵站地下商場,店鋪幾乎全部倒閉,捲簾門緊閉,掛著U型鎖,與一路之隔的繁華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當然,在上海、在深圳,仍然有做得風生水起的地鐵商城,但確實是鳳毛菱角。就像今天的大型商超,總有人做得好,不也總有人在倒閉。那么,對于人口800萬,人均商業體量趕超香港,地鐵本身還在巨虧的昆明而言,地鐵商城真的做得起來嗎?
其實,對昆明了解多的人會明白,昆明當年其實是有地下商場的,而且做得還不錯。南屏街地下、東方廣場地下、小西門地下……更出現過現象級的網紅地下城——女人街。然而,因為城市發展,這些曾經的地下商場早已不復存在,而誰也沒想到時至今日,“它們”又會以地鐵商城的形式重新回歸。
那么,如何做好地下商場呢?看了不少省外的失敗案例后不難發現,“心比天高”是不少地下商城走向陌路的首要原因,本身是一個接地氣的場合,偏偏要比高大上還高的租金,那么結果可想而知。此外,人流量當然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畢竟我們的地鐵還在血虧呢,沒人坐地鐵,誰來逛地鐵商城呢?還有,現如今大家都有車了,再不濟也是電動車出行,那么,如何讓人們走進地下呢?這就需要差異化,且更富吸引力的業態,這一塊恰恰是昆明最弱的。畢竟到目前為止,也很難看到昆明有多少個性鮮明的商圈。
最后,對于不少老昆明而言,大家真的不求昆明有多高大上,只求昆明接點地氣,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來百姓喜歡的、消費得起的商業,而不是那些光鮮亮麗,里面空無幾人的“盒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