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 覽
- 谷歌可能被要求強制拆分Chrome瀏覽器
- 星艦第六次試飛,當選總統特朗普親臨現場
- 2024高被引科學家榜單發布
- 世界知名數學家汪徐家全職加盟西湖大學
- 氣候模型的重要參數有誤?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了31%
產經新聞
1.谷歌可能被要求強制拆分Chrome瀏覽器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司法部將對谷歌發起新的反壟斷訴訟,并提出了幾項措施來改變這種現狀,其中之一是要求法院強制谷歌出售Chrome瀏覽器。這次新的起訴是建立在今年8月的一項重要法律裁定的基礎上的:美國華盛頓特區地區法官阿米特·梅塔 (Amit Mehta) 判決認為谷歌違反了反壟斷法,花費數十億美元建立非法的壟斷地位并成為全球大量平臺的默認搜索引擎。
目前谷歌控制著大約90%的在線搜索市場和95%的智能手機市場,僅在2021年,谷歌就支付了263億美元,確保蘋果等合作伙伴將Chrome設置為默認搜索引擎。法官認為即便新的搜索工具在技術上能夠達到同等水平,也無法說服潛在的合作方放棄數十億美元的合約而轉向新的合作方。因此新的訴訟就針對這種用天價合同堵死競爭者的方式,要求終止這種壟斷協議,為此甚至不排除強制剝離搜索業務。谷歌公司認為很這不合理,并表示將一直上訴。業內人士認為相關的法律戰爭可能持續七八年以上。
參考來源: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google-prosecutors-propose-cure-search-monopoly-2024-11-20/
2.星艦第六次試飛,當選總統特朗普親臨現場
圖源:wallstreetcn.com
美國中部時間周二下午4點,SpaceX進行了第六次星艦的測試飛行。超重推進器這次未能實現“筷子回收”,原因返回時有發動機出現了故障,最終選擇濺落在墨西哥灣。而星艦本體則完成了測試目標——在真空飛行中途重新啟動發動機,并以更加陡峭的線路返回了大氣層,測試了新的隔熱材料,同時選擇在白天濺落在印度洋,以便獲取更多影像細節。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親臨現場觀摩了測試,預計他在重返白宮后會給這位強力盟友以更多的支持和回報。
參考來源:
https://www.spacex.com/launches/mission/?missionId=starship-flight-6
學界動態
3.2024高被引科學家榜單發布
2024年11月19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來自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1200多家機構的6636名科學家入選2024年度名單。美國仍是“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入選人次最多的國家,共 2507 人次入選,占總人次的 36.4%,中國內地入選總數今年繼續排名第二,入選人次數再次大幅增加,共1405人次入選,占比為20.4%。從國內高校來看,清華大學以92位高被引科學家獨占鰲頭,特別是在碳中和、工程、新能源技術等領域,實力強勁,穩居世界前列。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緊隨其后,均以52位科學家并列第二。
參考來源:
https://clarivate.com.cn/2024/11/19/highly-cited-researchers-2024/
https://www.msn.cn/zh-cn/news/other
(延伸閱讀:引用量第一卻無緣引文桂冠獎? 德日學者稱中國論文引用更偏好“內循環”)
4.世界知名數學家汪徐家全職加盟西湖大學
汪徐家
汪徐家1979年9月進入浙大數學系學習一直到1990年獲得博士學位,并繼續留校任教。1995年9月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聘任為研究員(Research Fellow),2005年升為教授,并于2007年獲得晨興數學金獎,2009年當選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2013年獲得澳大利亞桂冠學者(Laureate Fellowship)稱號。2024年9月入職西湖大學,任數學講席教授。
汪徐家主要從事非線性橢圓拋物方程理論及其在幾何與物理中的應用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和他人合作):建立了Hessian 方程的位勢理論,證明了Monge-Ampere方程自由邊界的正則性,并把Monge-Ampere方程邊值問題的正則性推進到最優。解決了陳省身的仿射Bernstein問題猜想,并對平均曲率流的奇性刻畫做出突破性工作。解決了Monge在1781年提出的最優傳輸問題解的存在性問題,并獲得了一般成本函數的最優傳輸問題的正則性,解決了Villani提出的正則性問題。
參考來源: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1/534359.shtm
前沿研究
5.氣候模型的重要參數有誤?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了31%
一座觀景塔俯瞰著巴拿馬雨林,收集用于分析熱帶森林碳循環的地面測量數據。
圖源:Jeffrey Warren/ORNL, U.S. Dept. of Energy
陸地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從大氣中去除的二氧化碳量被稱為陸地總初級生產力(GPP)。它代表了地球上陸地與大氣之間最大的碳交換。GPP 通常以每年千萬億克碳為單位。這項數據對于估算氣候變化和溫室效應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利用新的模型和測量方法評估了陸地上的GPP為每年157千兆克碳,高于40年前確定的120千兆克的估計值,多出了31%。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綜合模型,用于追蹤化合物羰基硫化物(OCS)從空氣進入葉綠體(植物細胞內進行光合作用的工廠)的過程。研究證實泛熱帶雨林是之前估計值與新數據之間差異最大的因素,熱帶雨林是一個比之前使用衛星數據估計的更重要的天然碳匯。
參考來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05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