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良品鋪子的兩款產品被打假人打假,并舉報到市場監管局,檢測出藕粉里摻了木薯粉、酸辣粉里沒有配料表上說的紅薯粉,甚至又檢測了更便宜的木薯粉、馬鈴薯粉,也沒有。不禁讓人擔心酸辣粉里到底用了什么科技、狠活?
更讓人擔心的是,其他零食大品牌居然都不出聲表明態度,那是不是原料以次充好早已成了各大零食品牌的慣例?
為此,央視新聞發了報道,還被《人民日報》轉了,很快良品鋪子被立案調查。
昨天夜里,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市監局發布了《情況通報》,說經過抽檢良品鋪子的藕粉里沒有檢出木薯粉、酸辣粉里有紅薯粉,舉報不屬實。而且經過安徽、河南的市監局協查,兩家代工廠所有生產過程完全合規,良品鋪子當然更是啥事沒有!
驚喜?還是意外?為什么選擇半夜大家都睡覺了才發出來?
目錄
《情況通告》疑點重重!
真是這樣,會罰多少?
花爸征集樣品檢測!
為什么花爸有傾向性?
《情況通報》疑點重重!
公告中的疑點!
仔細閱讀這篇《通告》,很多東西都沒有解釋清楚,讓人不禁聯浮想聯翩···
1、檢查投料記錄?
說對代工廠的投料記錄進行檢查,沒有發現“木薯淀粉或類似木薯物質”。
如果廠家真的違規使用了其他成分,會乖乖地記錄嗎?事件爆發了那么久,就算真有投料記錄,也有充足的時間篡改吧?
這符合邏輯嗎?按照這個邏輯,不做任何記錄,不就更加沒有問題了嗎?
2、檢測樣品是“廠家留樣”?
兩個地方的市場監管局,都給出了相關產品的檢測報告,均顯示沒有問題。但花爸看來這里問題可大了,那就是:
這些樣品從何而來?
是市場監管局從市場上買回來的?還是讓廠家提供?如果由廠家提供,那可操作性就太高了呀!
《情況通報》里有一處說,檢測樣品是廠家涉案批次的留樣,那這是否真是當時的留樣呢?有沒有可能在新生產的產品上,噴上當時的日期充當留樣呢?
作為經驗豐富的市監局人員,這些都是應該要想到的情況吧?
三地市監局都留了退路!
發公告的武漢市東西湖區市監局,并沒有親自下場調查,而是發函讓安徽、河南兩地的地方市監局協助調查。就算后續結論被推翻,也可以置身事外、毫無責任。
而安徽、河南代工廠所在地的市監局,言詞里也處處都透露著小心,不敢說得太滿,“未查出”、“未發現”,意思就是:也可能有問題,只是我們暫時沒查出來。
一旦事件反轉,馬上就可以變成:“經過艱苦卓絕地查證,又發現了問題……”。
這是最終結論嗎?
這份《情況通報》一經發出,網絡上輿論嘩然,眾多網民紛紛表示:
“不再相信官方的澄清”
“資本戰勝了真相
“對食品安全完全喪失信心”
等等……
大家先別急喪失信心!這只是區一級的市監局給出的初步結論,后續完全有可能出現反轉!
之前江西“鼠頭鴨脖”事件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吧,出事后當地市監局的說法是“異物是鴨脖”,直到后來江西省市監局下場調查,才推翻原來的結論,還大眾一個真相大白。
《情況通告》發布之后,打假人表示,他們還存了幾百盒樣品,有待進一步送檢。我們還是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吧!
真是這樣,會罰多少!
如果最后,真的是藕粉里摻木薯粉、標著紅薯粉卻沒有,那就是妥妥的配料表造假,將面臨上不封頂的處罰。
當然,如果真是這樣,品牌還有最后一招:說自己完全不知情,甩鍋給代工廠。這就要看調查部門的力度,能不能逼出真相了。
具體會罰多少?這和造假產品的銷售額、事件的傳播度、企業的影響力、公關能力,都有關系。
我們回顧一下2022年麥趣爾純牛奶的配料表造假事件,純牛奶配料里只能有生牛乳,但麥趣爾純牛奶里檢測出了丙二醇,丙二醇是添加香精時使用的溶劑。花爸當時還檢測了另外5個品牌的新疆牛奶和1款水牛奶,有5個品牌也檢出了丙二醇。
點擊查看測評文章:《花Y、西Y春、天R、百F酪等,檢測結果來了!》
這說明廠家們為了讓牛奶喝起來更香濃,偷加香精并不是個例。
當時花爸還接到了自稱新疆自治區某部門的電話,說影響當地經濟發展,要求刪除文章和視頻,花爸沒有理睬。最后,監管部門定性為“超范圍使用香精”,罰了麥趣爾7300多萬,其他品牌就沒有下文了。
花爸征集樣品檢測!
花爸決定,趟一趟渾水!
說實話,花爸這兩年可以說非常困難。花爸打假過N多欺騙消費者的產品,包括弄虛作假的某良心評測。
可能真的和某些資本作戰很艱難,很容易被針對,搞得自己流量很差,都快養活不了團隊了。因為流量差,再加上微信改版,很多粉絲都看不到小紅花發的內容。
▲小紅花商城的評價頁面
雖然花爸商城里測評推薦的產品,粉絲們滿意度、復購率都非常高,但就是沒流量,很多好產品銷量差,檢測費都賣不回來,都快養不活團隊了。
但我不后悔,為了探究真相,花爸還是決定花錢檢測良品鋪子這兩款產品:
桂香堅果藕粉7月前生產
酸辣粉(138g裝)8月13日前
因為市場上已經沒有當時的產品了,希望大家多多轉發,手上還有這兩款產品的朋友,請留言或私信給我們。
為什么花爸有傾向性?
有人會說,花爸的觀點似乎更偏向于打假人啊?有什么依據嗎?
切實的證據,花爸暫時沒有,但根據以下三點,花爸認為目前的調查結果和真相出入比較大:
打假人一般不會無的放矢
花爸看了職業打假人最近曝光的相關視頻,態度十分堅決,而且從買樣到送檢、留樣都保留有充分的證據,某些樣品還做了公證。
檢測的樣品不過手,直接從良品鋪子的旗艦店購買,發貨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還是很嚴謹的。
而且作為職業打假人,如果通過弄虛作假,敗壞了一個上市公司的聲譽,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被查出來后不僅褲衩要賠光,還要進去吃牢飯,這點錯誤應該不會犯吧?
良品鋪子之前的回應軟弱
打假人視頻剛發出來的時候,良品鋪子發聲明中說:檢測都合格。
酸辣粉的常規檢測,一般只會檢測微生物、重金屬、酸價等等安全性指標,沒有特殊要求,不會檢測究竟用的是什么粉。
良品鋪子品牌方既沒公布檢測了哪些指標,又不直接回應有沒有摻假,只拿合格來說事兒,這么含糊其辭,你覺得他們底氣足嗎?是不是明知故犯呢?
這個事兒,一定有一方作假!如果良品鋪子心里沒鬼,就應該起訴打假人,而且雙方都別庭外和解,別慫!
倒不是花爸看熱鬧不嫌事兒大,而是花爸認為:事兒越大、輿論越關注,才越有希望看到公平、公正!
代工廠的 “酸辣粉全套解決方案”
花爸在查詢資料時,在食品商務網上看到了河南品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良品鋪子酸辣粉代工廠)發布的招商廣告,給出了酸辣粉全套解決方案,以嗨吃家酸辣粉為案例,展示了用便宜的玉米淀粉做原料,產品信息卻標注紅薯粉(嗨吃家目前已經不是該廠代工)。
這個代工廠還是挺誠信的嘛,用的是便宜的玉米淀粉,在招商方案里直接說了,他們向品牌方提供的就是這種代工方案,而且有實際案例。
當然,這不能證明良品鋪子的酸辣粉,就一定用便宜的玉米淀粉冒充紅薯粉,但至少說明這套方案是代工廠推薦的方案,而且對品牌方并不隱瞞(品牌方知情)。
總結
這里面有太多的不合理的地方,可能需要更高一級的國家監管部門繼續進行調查,才能還消費者一個真相。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
花爸盡管很困難,還是決定死磕真相,花錢檢測良品鋪子這兩款產品。
但現在已經買不到了,只能通過粉絲征集,如果手上還有這兩款產品的朋友,可以給花爸留言或后臺私信。
2024年7月前生產的桂香堅果藕粉
2024年8月13日以前的酸辣粉(138g裝)
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這篇文章,也能參與,嚴懲、杜絕配料表造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